3G时代手机银行商业模式探索

3G时代手机银行商业模式探索

论文摘要

现代社会,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满足了人们对信息进行随时随地的沟通需求。同时因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亲自到金融机构办理电子商务与个人理财业务,人们更需要一种实时、高效、便捷的服务方式进行交易、理财等金融业务。手机银行业务应市而生,它是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满足了人们“足不出户,自主理财,随时交易”的需要,而且丰富创新了银行服务的内涵,使银行能为客户提供更便利、高效的服务。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通讯技术及移动终端处理能力等诸多的限制,相当多的金融服务都只能处于设想阶段及实验室里,大规模的实现产业化发展遇到了瓶颈。随着3G时代的到来,3G业务和智能手机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解决了金融业务处理终端和技术瓶颈问题。3G以其带宽高、网速快、应用多等优势,加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对移动行业应用的需求日益高涨。加之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普及,实现了金融领域从桌面到掌上的变革,使移动金融更加的随时随地,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3G在带动移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将为手机支付产业链各方带来经济效益、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空间,一场从掌上到桌面的金融业务模式的大变革已拉开序幕。经过近10年的成长,我国的手机银行支付业务已初具规模。目前,我国手机银行支付的环境已形成。手机支付虽然前景美好,但由于横跨电信与支付两个行业,产业链比较长,且目前处于三国逐鹿的状态,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或短板的存在,都会影响业务开展。手机支付业务要实现跨越、可持续发展,如同任何供应链一样,需要对手机支付价值链进行研究,找到影响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利用移动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和商家等各自拥有不同的资源优势,理解各方在产业关系中的运作流程和获利能力,彼此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合理而清晰的商业模式,才能推动手机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各个环节的共赢。本文在研究我国手机银行支付产业发展的背景因素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手机银行支付产业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及我国手机银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的定义、分类、技术实现方式,分析探讨了手机银行支付产业链和中国手机支付用户消费行为趋势,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构建适合中国的手机支付业的商业模型。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泰莫斯(Paul Timmers,1998)采用系统方法提出的商业模式构建体系,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价值链主要参与者进行分析,采用实证及案例对商业模式加以说明,并对商业模式进行评价。最后,本文对我国手机银行支付业务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手机银行的背景及基本概念
  • 2.1 发展背景
  • 2.1.1 3G的概念
  • 2.1.2 2010年中国3G手机业务发展现状
  • 2.1.3 移动互联网用户发展及市场规模状况
  • 2.2. 手机银行的概念、特点及业务分类
  • 2.2.1.手机银行的概念
  • 2.2.2 手机银行的特点
  • 2.2.3 手机银行业务分类
  • 2.3 手机银行支付的概念及其与手机银行的关系
  • 2.3.1 手机银行支付的相关概念及其与手机银行的关系
  • 2.3.2 手机银行支付的分类
  • 2.3.3 手机银行支付的技术接入方式
  • 第3章 手机银行支付的发展概况
  • 3.1 国外手机银行支付发展概况及商业模式
  • 3.1.1 日本
  • 3.1.2 韩国
  • 3.1.3 欧美
  • 3.2 我国手机银行支付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4章 手机银行支付商业模式设计
  • 4.1 手机银行支付商业模式综述
  • 4.2 手机银行支付产业价值链的构成、现状及分析
  • 4.2.1 手机银行支付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 4.2.2 产业链现状
  • 4.2.3 中国手机银行支付产业主要参与者SWOT价值链分析
  • 4.3 目前几种主要商业模式
  • 4.3.1 以运营商为主体的商业模式
  • 4.3.2 以银行为主体的商业模式
  • 4.3.3 以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为主体的模式
  • 4.3.4 银行与运营商合作模式
  • 4.4 手机银行支付商业模式对比分析
  • 4.4.1 手机支付商业模式的评判标准
  • 4.4.2 用评判标准对目前4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 4.4.3 从我国当前国情上分析
  • 4.5 我国的手机银行支付商业模式设计
  • 4.5.1 3G时代不同厂商在手机银行支付产业价值链中的定位
  • 4.5.2 盈利模式
  • 4.5.3 营销模式
  • 4.5.4 用评判标准对新的商业模式进行评价
  • 第5章 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建议
  • 5.1 当前存在的问题
  • 5.2 策略建议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难点与对策研究[J]. 华北金融 2017(03)
    • [2].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模式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时代金融 2015(35)
    • [3].数字热词[J]. 金融世界 2017(01)
    • [4].谨防“无现金社会”中的“数据寡头”[J]. 金融世界 2017(09)
    • [5].《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J]. 中国信用卡 2020(11)
    • [6].非银行支付机构垄断风险及治理[J]. 河北金融 2018(12)
    • [7].浅析第三方支付对传统银行支付的影响[J]. 河北企业 2017(09)
    • [8].非银行支付机构准入监管的探讨[J]. 华北金融 2017(07)
    • [9].非银行支付机构技术风险成因分析与防范思考[J]. 信息化建设 2016(07)
    • [10].让手机银行支付“点”出好感觉[J]. 中国农村金融 2016(21)
    • [11].从非银行支付机构发展的角度看支付账户的定位与趋势[J]. 浙江金融 2016(10)
    • [12].网上银行支付安全注意事项[J]. 标准生活 2016(04)
    • [13].网络银行支付面临的安全问题研究[J]. 大众科技 2008(03)
    • [14].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新路径[J]. 金融电子化 2018(08)
    • [15].非银行支付机构整治:停发支付牌照,备付金问题银行责无旁贷[J]. 金卡工程 2016(04)
    • [16].非银行支付机构“本代本”交易及其风险研究[J]. 金融发展研究 2020(09)
    • [17].非银行支付机构垄断趋势及监管[J]. 河北金融 2019(10)
    • [18].非银行支付机构市场退出相关问题研究[J]. 时代金融 2016(33)
    • [19].央行从严治理非银行支付机构 三大业务游离于牌照之外[J]. 金卡工程 2015(08)
    • [20].中央银行支付政策:目标、路径及实施效应——兼析我国中央银行支付政策运用[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10)
    • [21].乘风破浪 从无到有——广西非银行支付产业迈上新台阶[J]. 区域金融研究 2018(S1)
    • [22].自贸区非银行支付机构跨境支付问题及其对策[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3].新兴支付方式对传统银行支付冲击[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24)
    • [24].数字货币对人民银行支付创新的借鉴意义[J]. 中国信用卡 2017(08)
    • [25].构建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分类监管机制的思考[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6(01)
    • [26].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全球跨境支付市场异军突起[J]. 金融科技时代 2015(05)
    • [27].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及建议[J]. 金融会计 2019(01)
    • [28].《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述评[J]. 吉林金融研究 2016(02)
    • [29].运用现代支付思维 引领银行支付跨越成长——基于16家上市银行2012-2015年年报解读[J]. 中国银行业 2016(05)
    • [30].房贷如何少付息[J]. 乡音 2010(01)

    标签:;  ;  ;  ;  ;  

    3G时代手机银行商业模式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