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贺蕴山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贺蕴山

河源市三禹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以及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等,是每个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属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管理,它关系到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安全、成本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进行项目的施工管理时应采用系统观点、系统方法进行管理,应制定全面的规划,克服施工管理的随意性。管理人员只有做到以上六个环节的控制,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多建精品工程,才能搞好施工技术管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把放心工程交给业主,同时,才能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⑵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⑶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二、采取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的工作

建筑施工从设计到施工、竣工,周期较长,为了工程工序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对每一道工序实施跟踪检查,落实具体技术措施,从而保证工程质量。这些质量保证措施包括:一是要加强领导,必须把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坚决不允许抢进度或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领导必须亲自抓妤这项工作。二是要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工程质量,从工程开始到竣工,有始有终。三是要有具体可行的质量措施。检查的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此只有具体措施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三、提升技术水平

要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要发扬技术民主,鼓励技术革新、创造发明,开展全员TQC活动,通过PDCA循环,解决技术瓶预;要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⑴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这些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有:一是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二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三是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四是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五是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六是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七是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八是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九是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十是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⑵坚持抓好技术管理工作。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这一工作的重点包括:一是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落实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建立定期检查技术管理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三是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

四、如何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⑴建立管理体系,制订规章制度。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要使工程质量满足顾客需求,首先要从上至下建立和健全严密的技术管理体系,使工程从招投标开始至竣工验收各个阶段实施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其次应制订规章制度,如技术管理办法、图纸会审制、技术交底制、技术文件审批制等,使技术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并使各级技术人员各司其责,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技术问题以保证项目的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

⑵必须做好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以保证有组织有计划的施工,在用人的因素方面要具备合格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技术指挥系统;在技术装备方面要有先进和配套的施工机具、设计图纸和说明、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要有明确的技术要求;要注重有关结构、新材料和新的工艺技术的试验,检验工作及成果开发工作,要有一套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岗位责任制度。

⑶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改善了建筑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了建筑业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使行业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但总的来讲,目前建筑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在日本,建筑业在施工管理中一直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即CALS/EC。其特点是:以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提交、接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实现共享、再利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增强建筑业竞争力的目的。在我国应加强企业领导和职工对信息化建设意义的认识,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制定战略计划,予以有效实施。在施工管理全过程广泛应用基于局域网、因特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网上办公系统开发基于因特网的各种应用系统,继续大力推进计算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

⑷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查。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是否齐备,工程质量是否达标,是衡量企业和项目经理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是质检部门评定质量的依据。因此,对于施工中技术资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查就十分必要了。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的效果怎样,技术措施是否可行,分项工程的质量如何,质量评定记录、质量保证资料等是否齐备,这些方面都要通过经常性的检查和修订,从而保证施工顺利展开,质量得到保证。各人自检、班组互检,下道工序检查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的检验模式,与班组长、质检员、项目经理和公司质检员的检验模式相结合,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公司质检员进行全过程跟踪,直到不合格得到纠正。通过有效的检查和奖罚,使操作人员真正懂得“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使管理人员懂得不但工程要按期交付,质量要好,技术资料还要完备,否则也要受到处罚。这种机制从另一方面扭转了传统的意识和价值观,使检查达到目的。

⑸培训相关人员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能力。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研究开发单位不仅要出成果,而且还要采取适当形式和有效措施,积极参与和指导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检验或比较得出有关数据和操作经验,后编制作业指导书,将使用的工具、施工工艺、技术要点、检验与验收标准列入其中,下发相关的部门和操作人员,使管理、操作和检验人员很快熟悉自己的工作要点。在实际操作中,由工艺员和技术员进行指导,以点带面逐步展开,这种做法已被实践证明是快捷而又行之有效的。制定科技人员发展规划及实施办法,对技术质量管理的制定修订提出建设性意见。技术人员已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人才专业结构的合理组合已成为企业人才发展规划的侧重点。就建筑企业而言,施工是重要的一线部门,所要求的技术人员的标准相对较高,专业设置既全面,又要有所侧重;而企业的网络管理和开发则需要相当水平的专业人才,管理层的人员配置又需要管理加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综合素质越高,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就会越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人才发展规划是根据企业规模、实力和发展规划而制定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企业发展的大目标下,需有计划、有侧重地逐步招聘、培养和合理使用人才,并不断地更新知识。实施进程不会是一年两年,而要不断调整、平衡、优化,使企业的人才资源配置合理,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一个项目施工中任务重大,因为建筑工程形式多种多样,对技术要求各有不同,这又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复杂的一面,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还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做好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的优化和控制,最终将能够达到提高施工技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达到国家的施工验收规范和房屋的质量验收标准,进而满足用户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谢兰.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建材与装饰,2017.10.

[2]严毅.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四川建材,2014.7

[3]陈志明.论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包钢科技,2010.5

[4]由淑艳.施工阶段的过程管理方法及实施.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

标签:;  ;  ;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贺蕴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