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的石构墓葬主要分布于青海东部、甘肃中西部、陕西北部、中部和南部、山西中北部、河南中西部及北部和西南部、河北北部、西部和南部、山东中南部、东部及江苏北部等地区,其延续时间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青铜时代晚期(战国晚期)。石构墓葬作为一种非主流的文化遗存存在于黄河上游地区、中游地区和下游地区,它对于我们了解黄河流域石构墓葬的文化属性、所属族群、渊源关系及与周边相邻地区石构墓葬之间的文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石构墓葬的资料,详细论述了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石构墓葬的文化特征,并通过黄河流域石构墓葬之间及其与相关遗存的比较分析,探讨了黄河流域石构墓葬的文化属性及其与周边相邻地区石构墓葬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下认识:1.黄河流域各个地区不同阶段的石构墓葬差异性大于其共性。从年代关系来看,从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时期,黄河流域不同阶段的石构墓葬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缺环,发展和演变的连续性不强。从石构墓葬数量来看,黄河流域石构墓葬的遗址数量和墓葬数量都很少,而且遗址点数量和石构墓葬数量之间并不完全成正比例关系。从墓葬特征来看,黄河流域不同地区相同阶段或不同阶段的石构墓葬特征差异性大于其共性。2.黄河流域石构墓葬不完全具有族属的标识作用,它可能作为某些具有特殊身份或地位的人群或个人的标识。黄河流域石构墓葬与同遗址或墓地的其它类型墓葬在文化属性上表现出一致性,但在墓葬结构、墓向、葬式、随葬品数量等方面则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突出了石构墓葬作为一种特殊墓葬形式存在的必然性,它可能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某种特殊身份和地位。3.黄河流域不同地区石构墓葬产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其来源和去向也各有不同。黄河上游和中游地区的石构墓葬可能是受到人们某种观念或意识变化的影响,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产生。黄河上游地区石构墓葬与黄河中游地区石构墓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不得而知,而其去向可能影响到西南地区的石构墓葬。黄河下游地区石构墓葬产生的原因,在于本区域的族群在埋葬方式方面可能受到了东北地区使用石构墓葬的族群在石构墓葬构筑技术和方法上的影响,但也不排除其独立产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