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信息化城市的空间问题作为传统实体空间的延伸和异化,是当今城市规划与建筑学学科的不可回避的研究对象。论文借鉴哲学、美学、信息技术科学、社会学、文化学、地理学与建筑学等等多领域多学科的思想观点,力图建立信息化城市的空间观念、预测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城市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由传统的物质空间扩展到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随着城市空间信息化程度的加大,出现了城市图像媒体空间、虚拟空间等全新的空间形态。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的新发展极核进一步形成了信息化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异。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创新体系、城市网络体系、全球互动观念以及流动空间观念共同作用,构成了信息化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在信息化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方面,出现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全球城市、网络式布局的城市群与大都市带、边缘城市与城市中心的复兴等全新的城市空间现象;城市实体空间结构演变呈现出城市空间的扩散与聚集并存、城市与地区边缘界限的模糊以及城市区域结构网络化的特征。信息化城市景观构成要素的多元化,反映工业时代和工业化景观的符号正在被一种电子化的反映信息时代的图解表达所取代。大量高科技材料的发展创新带来的新的景观形态。信息化城市功能分区概念的弱化,城市生产的分散、工作与生活界线的模糊,导致城市居住与工作、生产与商业、商业娱乐、文化、交通等功能的兼容化。同时虚拟信息功能植入城市中,使实体的与虚拟化的场所相互融合。建筑空间的形体生成开始由传统的“空间塑造”,发展出“空间诱导”的观念。建筑的审美体验开始注重交流、交互与大众参与;注重数字图像冲击与瞬时审美;注重沉浸式的体验与虚实反转。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绪论0.1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0.2 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述评0.3 研究原则和基本方法0.4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框架第一章 信息社会与信息化城市相关概念1.1 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的概念1.1.1 信息化的涵义1.1.2 信息社会概念的提出及辨析1.1.3 信息社会特征1.2 信息化城市的涵义1.2.1 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1.2.1.1 农业化城市1.2.1.2 工业化城市1.2.1.3 信息化城市1.2.2 信息化城市理论的提出1.3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转变1.3.1 信息建筑与信息城市美学概念1.3.2 信息技术下人机共生思维程序的建立1.3.3 信息传媒影响下的城市审美文化变迁1.3.3.1 信息化复制手段带来艺术品价值的颠覆1.3.3.2 信息网络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冲击1.3.3.3 信息多媒体艺术在城市中的运用1.3.4 信息技术带来的虚拟实在哲学观本章小结第二章 信息化城市空间观念的建构2.1 信息化城市的时空观念2.1.1 技术发展对城市空间的影响2.1.2 信息技术对空间观念的影响2.1.2.1 信息时代空间范围的拓展2.1.2.2 信息时代城市与建筑空间观念的转变2.1.2.3 建筑空间的形式演化进程2.1.3 信息时空观的建立2.1.3.1 网络信息空间的概念2.1.3.2 网络信息空间的特征2.2 信息化城市的物质空间2.2.1 技术进步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2.2.2 城市物质空间的信息化2.2.3 城市信息化空间的功能模式2.2.4 信息化城市的图像媒体空间2.2.4.1 图像媒体空间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2.2.4.2 图像媒体空间的构成2.3 信息化城市的社会空间2.3.1 信息城市中的社会活动与文化构成2.3.2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社会空间分异2.4 信息化城市的自然空间2.4.1 技术与自然相互关系追溯2.4.2 信息化建筑中对自然空间的引入2.4.3 信息技术对城市环境的影响2.4.3.1 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对城市环境的正面影响2.4.3.2 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2.5 信息化城市的虚拟空间2.5.1 城市虚拟空间研究范围2.5.2 城市虚拟空间的构建2.6 信息化城市空间理论的发展2.6.1 信息化空间的哲学理论2.6.1.1 信息化空间对传统哲学观的挑战2.6.1.2 虚拟存在与现实存在的关系2.6.1.3 人的思维方式的变革2.6.2 信息化城市地理学理论2.6.2.1 全球层次2.6.2.2 国家层次2.6.2.3 城市内部2.6.3 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城市的实施2.6.4 信息化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理论2.6.4.1 信息技术为动力的增长极2.6.4.2 信息产业集聚学说本章小结第三章 信息化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3.1 信息经济发展对城市空间的影响3.1.1 信息经济与城市发展3.1.2 信息经济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3.1.2.1 影响信息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因素(1) 技术成为影响信息城市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2) 传统工业区位因素影响的新变化3.1.2.2 信息经济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3.1.2.3 信息经济对高科技工业园区布局的影响3.2 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城市创新体系3.2.1 信息化城市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界定3.2.1.1 信息化城市创新系统的基本含义(1) 信息时代思维模式的新亮点:创新思维的突显(2) 信息化城市创新系统的基本含义和结构3.2.1.2 信息化城市创新系统的组成(1) 城市基础创新系统(2) 城市信息创新系统(3) 城市组织创新系统(4) 城市文化创新系统3.2.2 信息化城市区域创新网络的建立3.2.2.1 信息化城市区域创新网络的含义3.2.2.2 信息化城市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1) 开放性(2) 动态性(3) 多元互补性(4) 非中心性3.2.2.3 创新网络与信息化城市空间的相关研究3.2.3 区域、市域创新系统与全球创新网络的关系3.3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网络体系空间3.3.1 信息网络与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3.3.2 信息时代世界城市网络的基本概念3.3.2.1 世界城市网络的基本含义3.3.2.2 从城市体系向城市信息化网络转变3.3.3 信息时代世界城市网络的基本特征3.3.3.1 信息化城市网络等级的分布3.3.3.2 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布局3.4 信息时代的全球互动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3.4.1 信息技术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关系3.4.2 信息时代全球发展战略3.4.3 信息时代全球城市的概念及现状3.4.3.1 全球性城市概念的演化3.4.3.2 信息时代全球性城市形成机制3.4.4 信息化全球城市的空间与功能特征3.4.4.1 信息时代全球城市空间尺度3.4.4.2 信息时代全球性城市结构变化(1) 信息化城市圈层结构(2) 信息化城市的区域化3.5 信息化流动空间与城市空间发展3.5.1 城市信息化与流动空间的提出3.5.2 流动空间的特征3.5.2.1 即时全球流动的特征3.5.2.2 空间结构的柔性化3.5.2.3 虚拟、易变、无限扩张的属性3.5.3 信息化城市流动空间的结构模式3.5.3.1 信息化城市流动空间的多层化3.5.3.2 世界城市网络化的流动空间模式本章小结第四章 信息化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演变4.1 信息技术作用下城市空间发展趋势4.1.1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全球城市4.1.2 网络式布局的城市群与大都市带4.1.2.1 信息化的城市群4.1.2.2 网络式布局的大都市带4.1.3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边缘城市与城市中心复兴4.2 信息城市实体空间的结构演化4.2.1 城市空间的扩散与聚集4.2.2 城市与地区边缘界限的模糊4.2.3 城市结构从圈层式向网络化转变4.2.4 信息网络影响下的城市区域空间演变4.2.4.1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向国际网络化结构演变4.2.4.2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变化4.3 城市虚拟空间的发展变化4.3.1 城市活动在虚拟空间的展开4.3.1.1 城市商业活动向虚拟空间转化4.3.1.2 城市生产活动向虚拟空间转化4.3.1.3 生活与工作向虚拟空间转化4.3.2 城市建设的数字化4.3.3 网络对城市体系的影响本章小结第五章 信息化城市的景观形态与发展趋势5.1 西方城市景观美学思想回溯5.1.1 城市景观5.1.2 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5.1.2.1 自然因素5.1.2.2 经济与技术因素5.1.2.3 工艺与艺术因素5.1.2.4 建筑学因素5.1.2.5 规划控制因素5.2 信息时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5.2.1 以人为本的趋势5.2.2 尊重自然的生态趋势5.2.3 继承和保护历史的趋势5.2.4 审美情趣的多元化、个性化趋势5.2.5 向高科技、高情感发展的趋势5.3 新材料和新技术影响下的城市景观形态5.3.1 信息时代城市景观内容的扩展5.2.3.1 信息技术影响下交通设施的景观特性5.2.3.2 数字化广告图像及其对城市景观的影响5.2.3.3 多样化等感官信息的介入5.3.2 信息时代城市景观形态发展倾向5.3.2.1 材料的发展创新带来的新的景观形态5.3.2.2 依赖计算机数理逻辑的倾向5.3.2.3 多媒体艺术与城市景观结合的倾向本章小结第六章 信息化城市功能模式的兼容化6.1 信息化城市功能结构体系与集成6.1.1 城市功能概念解读6.1.2 信息化城市功能的解构与重构6.1.2.1 经济功能的解构与重构6.1.2.2 管理功能的解构与重构6.1.2.3 创新功能的解构与重构6.1.2.4 生态功能的解构与重构6.1.3 信息时代城市主导功能集成系统6.2 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对城市功能布局的冲击6.2.1 经济活动组成与用地构成比例的变化6.2.2 城市功能布局由集聚型向分散化转化6.2.3 经济活动区位特征的变化6.2.4 新型的城市功能聚集体的产生6.3 信息化城市物质功能的兼容化6.3.1 信息化城市居住与工作功能的兼容6.3.2 生产与商业功能的整合6.3.3 商业娱乐文化交通等城市功能的相互混合6.4 信息化城市虚拟功能的出现及其与物质功能的融合6.4.1 智能住宅与虚拟社区6.4.1.1 智能化住宅6.4.1.2 虚拟社区6.4.2 虚拟的社会化服务6.4.2.1 远程医疗6.4.2.2 远程教育6.4.2.3 电子商务功能本章小结第七章 信息化城市的建筑形态与美学观念7.1 信息时代的建筑空间形态及其生成理论7.1.1 信息技术为建筑空间形体生成带来的契机7.1.2 数字空间形体生成的相关理论7.1.3 数字建筑空间形体生成案例7.1.3.1 格雷·林的“动态形式”7.1.3.2 艾森曼的“回旋概念”7.1.3.3 NOX 的“偶然形态”7.1.3.4 UN studio 的“流动的力场”7.2 信息化建筑的审美演变与智能化趋势7.2.1 信息技术对建筑功能美学的重构7.2.1.1 当代信息技术开拓艺术新疆界7.2.1.2 交叉科学思维向建筑设计领域的渗透7.2.1.3 信息建筑技术价值观的演化7.2.2 智能建筑的技术美学倾向7.2.2.1 信息时代技术美学的新突破7.2.2.2 信息智能建筑7.2.2.3 信息技术拓展建筑功能审美维度7.2.3 信息时代智能建筑生命化的趋势7.2.3.1 生命建筑概念的产生7.2.3.2 先进科学技术共同孕育建筑的生命7.3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建筑审美体验7.3.1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建筑审美观7.3.1.1 技术事实与虚拟实在的哲学观7.3.1.2 信息技术与建筑审美对象的虚化7.3.2 交流、交互与大众参与的建筑审美体验7.3.2.1 信息技术与交流美学7.3.2.2 人与建筑的交流互动7.3.2.3 虚拟接触与远程互动设计7.3.2.4 建筑与外界环境的交流互动7.3.3 数字图像冲击与瞬时性审美7.3.3.1 追求视觉刺激的审美体验7.3.3.2 建筑审美的视幻表达7.3.4 “沉浸式”体验与虚实的反转7.3.4.1 “沉浸式”的审美体验7.3.4.2 实与虚的反转本章小结结语参考文献硕博连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 现代交际 2016(21)
- [2].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办公室业务 2020(07)
- [3].高校智慧图书馆环境下的智慧服务模式的相关分析[J]. 智库时代 2018(47)
- [4].化工企业信息化的思考[J]. 氮肥技术 2018(06)
- [5].浅析医院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24)
- [6].信息化背景下的微课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04)
- [7].基于气象业务信息化发展的网络安全治理技术[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10)
- [8].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兰台内外 2019(10)
- [9].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问题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15)
- [10].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创建探析[J]. 财会学习 2019(21)
- [11].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思考与探索[J]. 才智 2019(22)
- [12].创新电力抄核收工作的必要性和途径[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9(08)
- [13].加快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 商讯 2019(23)
- [14].大数据时代的会计信息化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 2017(22)
- [15].林业会计信息化推进的困境及解决方法[J]. 绿色科技 2017(23)
- [16].浅谈企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要求[J]. 中国新通信 2017(22)
- [17].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财经界 2018(13)
- [18].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08)
- [19].信息化背景下智慧课堂构建策略[J]. 教育现代化 2018(33)
- [20].浅析图书馆微服务[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16)
- [21].试析信息化时代下财务人员的转型及培养[J]. 中国市场 2018(34)
- [22].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22)
- [23].论加强党校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J]. 兰台世界 2015(35)
- [24].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15)
- [25].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人力资源管理 2015(10)
- [26].高校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29)
- [27].浅析互联网+智能交通发展[J]. 饮食科学 2019(06)
- [28].浅谈新时期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应用[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05)
- [29].幼儿园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和优化策略[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07)
- [30].信息化技术促音乐核心素养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40)
标签:信息化论文; 信息化城市论文; 城市空间论文; 空间观念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