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清混合发酵饮料加工工艺及风味物质的研究

乳清混合发酵饮料加工工艺及风味物质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中的乳清饮料是利用干酪的副产物—乳清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而成的一种新型营养保健饮料。首先对生产乳清发酵饮料的菌株进行筛选和鉴定,其次对乳清混合发酵饮料的加工艺进行优化,最后对乳清饮料的香气成分做了初步研究。具体结论如下:1、本课题对实验室4株单一菌株和4种混合菌株的发酵特性进行了试验和对比,筛选出适合乳清发酵饮料的两株菌:J4乳酸乳球菌和H4(干酪乳杆菌:乳酸乳球菌=1:2)。2、利用26SrDNAD1/D2分析法,对从新疆民族奶酪和特色饮品格瓦斯中分离得到5株酵母菌,对起酵时间较短的菌株进行26SrDNA鉴定,鉴定结果为:JM1和JM9同属于东方伊萨酵母菌株;JM2和JM7同属于酿酒酵母属,JM4属于毕赤氏酵母属。最终确定发酵效果最好的菌株是JM2。3、对于稳定剂和乳化剂对乳清饮料稳定性的影响也做了研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经过正交实验设计,最佳配方因素为:CMC-Na的添加量为0.22%,黄原胶添加量为0.08%,蔗糖酯的添加量是0.12%,蔗糖添加量为6%。4、研究获得的乳清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温度30℃-37℃,酵母菌的添加量是4%,乳酸菌添加量为2.5%,发酵时间为52小时。5、首先利用溶剂萃取法对乳清发酵饮料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分析。根据GC-MS的测定结果,最终选择发酵方式以乳酸菌加入8h后再加入酵母菌的香气成分最佳。经过NIST2002谱库检索对比,在乳清发酵饮料中共鉴定出34种化合物,并利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乳清的生产情况
  • 1.2 乳清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营养保健功能
  • 1.3 乳清产品的种类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乳清产品的种类
  • 1.3.2 乳清产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乳清饮料
  • 1.3.4 调配型饮料
  • 1.3.5 发酵型乳清饮料
  • 1.4 发酵型乳制品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
  • 1.4.1 乳酸菌
  • 1.4.2 酵母菌
  • 1.5 食品风味在食品中的重要地位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乳清发酵饮料乳酸菌的筛选
  •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种的活化
  • 2.2.2 乳清培养基的制备
  • 2.2.3 发酵乳清PH值的测定
  • 2.2.4 滴定酸度的测定
  • 2.2.5 剪应力的测定
  • 2.2.6 粘度的测定
  • 2.2.7 双乙酰的测定
  • 2.2.8 混合菌株不同比例的确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各菌株发酵液PH值随时间的变化
  • 2.3.2 各菌株发酵液滴定酸度随时间的变化
  • 2.3.3 各菌株发酵液剪应力随时间的变化
  • 2.3.4 各菌株产黏能力的测定
  • 2.3.5 各菌株双乙酰值的测定
  • 2.4 混合乳酸菌中菌种比例的确定
  • 2.4.1 不同配比的菌株发酵液PH值的变化
  • 2.4.2 不同配比的菌株发酵液滴定酸度的变化
  • 2.4.3 不同配比发酵液剪应力随时间的变化
  • 2.4.4 不同配比发酵液的产黏能力
  • 2.4.5 不同配比发酵液的产双乙酰能力
  • 2.4.6 不同配比菌株发酵结果评定
  • 2.5 结论
  • 第三章 酵母菌的筛选和鉴定
  • 3.1 材料
  • 3.1.1 原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培养基
  • 3.2 试验方法
  • 3.2.1 酵母菌种分离、纯化、保存
  • 3.2.2 酵母菌株的初次筛选
  • 3.2.3 26SrDNA酵母菌的鉴定
  • 3.2.4 酵母菌的二次筛选
  • 3.2.5 发酵液乙醇含量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酵母菌株的初次筛选
  • 3.3.2 酵母菌26SrDNA鉴定
  • 3.3.3 酵母菌发酵能力的测定
  • 3.3.4 滴定酸度酸度的变化
  • 3.3.5 发酵液乙醇含量的测定
  • 3.3.6 不同酵母发酵液乙醇含量的测定
  • 3.4 结论
  • 第四章 乳清发酵饮料工艺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 方法
  • 4.2.1 乳清发酵饮料中氨基酸含量测定
  • 4.2.2 乳清发酵饮料中总酸的测定
  • 4.2.3 乳清发酵饮料中乙醇含量的测定
  • 4.2.4 乳清饮料感官品质评价
  • 4.3 稳定剂的选择
  • 4.3.1 海藻酸钠对乳清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4.3.2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对乳清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4.3.3 卡拉胶对乳清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4.3.4 果胶对乳清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4.3.5 黄原胶对乳清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4.3.6 乳化剂中单甘酯和蔗糖酯对乳清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4.3.7 稳定剂的优化
  • 4.4 乳清发酵的单因素试验
  • 4.4.1 乳酸菌发酵剂的添加量对饮料总酸的影响
  • 4.4.2 乳酸菌接种量对饮料乙醇含量的影响
  • 4.4.3 乳酸菌接种量对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
  • 4.4.4 酵母菌接种量对总酸含量的影响
  • 4.4.5 酵母菌接种量对饮料乙醇含量影响
  • 4.4.6 酵母菌接种量对乳清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
  • 4.4.7 不同发酵时间对总酸含量的影响
  • 4.4.8 不同发酵时间对乙醇含量的影响
  • 4.4.9 不同发酵时间对乳清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
  • 4.4.10 不同发酵温度对饮料总酸含量的影响
  • 4.4.11 不同发酵温度对乙醇含量的影响
  • 4.4.12 不同发酵温度对乳清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
  • 4.5 正交试验
  • 4.6 发酵饮料中的氨基酸含量
  • 4.7 结论
  • 第五章 乳清发酵饮料香气成分的测定
  •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 方法
  • 5.2.1 不同发酵方式
  • 5.2.2 不同发酵时段
  • 5.2.3 乳清发酵饮料浓缩液的制备
  • 5.2.4 色谱条件
  • 5.2.5 质谱鉴定
  • 5.3 结果分析
  • 5.3.1 发酵方式1乳清饮料的香气成分分析
  • 5.3.2 发酵方式2乳清饮料的香气成分分析
  • 5.3.3 发酵方式3乳清饮料的香气成分分析
  • 5.4 不同发酵时段乳清发酵饮料的香气成分
  • 5.4.1 发酵12h乳清饮料的香气成分分析
  • 5.4.2 发酵24h乳清饮料的香气成分分析
  • 5.4.3 发酵36h乳清饮料的香气成分分析
  • 5.4.4 发酵48h乳清饮料的香气成分分析
  • 5.5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导师评阅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酸浆豆腐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7)
    • [2].芝麻油凝胶化对其风味物质的控释研究[J]. 粮食与油脂 2020(10)
    • [3].5种蔬菜中风味物质成分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1)
    • [4].发酵香肠风味物质的来源和形成[J]. 食品科技 2015(05)
    • [5].中国科学家发现番茄“美味的秘密”[J]. 中国食品 2017(04)
    • [6].人间酱滋味[J]. 牡丹 2017(13)
    • [7].青海犏牛、牦牛屠宰性能及风味物质比较[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6)
    • [8].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分析反复炖煮过程中鸡肉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9)
    • [9].成熟时间对燕麦羊肉香肠食用品质、脂质氧化及风味物质积累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1)
    • [10].食用菌风味物质及其在美拉德反应中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15)
    • [11].基于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和香气活度值解析及调控鸡蛋干关键风味物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6)
    • [12].肉的风味物质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04)
    • [13].干燥方式对果蔬风味物质影响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18)
    • [14].发酵豆制品中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J]. 轻工科技 2018(09)
    • [15].挤压黑米做辅料啤酒中风味物质组分分析[J]. 食品科技 2017(05)
    • [16].贵州地区不同品种辣椒粉风味物质的比较[J]. 中国调味品 2016(02)
    • [17].甜面酱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调味品 2016(02)
    • [18].啤酒“麦芽香”特征及其风味物质的研究[J].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2015(12)
    • [19].红参水溶性风味物质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 2015(02)
    • [20].发酵肉制品中风味物质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9)
    • [21].食品风味物质的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调味品 2012(06)
    • [22].内源性发酵剂Macrococcus caseolyticus发酵广式腊肠的风味物质成分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07)
    • [23].鲜切果蔬风味物质形成及改善研究进展[J]. 山东食品发酵 2011(03)
    • [24].腌菜风味物质研究进展[J]. 中国调味品 2010(11)
    • [25].发酵乳中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 2008(14)
    • [26].青稞原料与青稞酒风味物质相关性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4)
    • [27].猕猴桃货架期品质及关键风味物质分析[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20(03)
    • [28].1株分离自宋河镇浓香型白酒酒醅的产香细菌鉴定及风味物质分析[J]. 食品科学 2020(18)
    • [29].糌粑中风味物质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05)
    • [30].广式腊肠风味物质调控的研究进展[J]. 轻工科技 2018(04)

    标签:;  ;  ;  ;  

    乳清混合发酵饮料加工工艺及风味物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