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论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为烷基聚葡糖苷中相微乳液的Winsor型相图研究;第三部分为溴代十二烷基吡啶/正丁醇/正辛烷/2.5%NaCl水溶液微乳液体系鱼状相图的研究;第四部分为溴代十二烷基吡啶溶液的吸附动力学。.一、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进展对常用的微乳液相图——Winsor相图,δ-γ(T-γ)“鱼状”相图和ε-β鱼状相图——的绘制方法、相图特点以及微乳液相关参数的计算等进行了评述。Winsor相图直观简单,但是提供的信息较少。δ-γ(T-γ)“鱼状”相图能得到微乳液组成等参数。ε-β鱼状相图则既能直观地观察到相态的变化,又能更准确地得到平衡界面膜的组成,还可更好地讨论体系的增溶性能。比较了三种相图的优缺点,为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指导。二、烷基聚葡糖苷中相微乳液的Winsor型相图研究研究了5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聚葡糖苷(APG, C8G1.46 , C10G1.46, C12G1.46 , C8/10G1.31和C12/14G1.43)中相微乳液的Winsor型相图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APG/醇/烃/ H2O四组分体系中,随醇的加入,微乳液类型发生Winsor I→III→II的转变。APG的碳链越长,形成中相微乳液所需醇的浓度越小,中相微乳液形成至消失的醇浓度范围越小。APG浓度增大,形成中相微乳液所需醇量增加,但换算成单位质量的APG所需的醇量减少。长碳链的醇、短碳链的烃类和盐效应等有利于Winsor I→III→II的转变,对此也进行了讨论。三、溴代十二烷基吡啶/正丁醇/正辛烷/ 2.5%NaCl水溶液微乳液体系鱼状相图的研究考察了溴代十二烷基吡啶/正丁醇/正辛烷/ 2.5%NaCl水溶液微乳液体系的δ~γ鱼状相图。从该图知,恒定γ值增大δ时,体系从下相微乳液(Winsor I型)和剩余油相的两相平衡,经中相微乳液(Winsor III型)、剩余油相和水相的三相平衡,转变为上相微乳液(Winsor II型)和剩余水相的两相平衡。得到了平衡界面膜的组成和B点(中相消失,水油两相平衡)和E点(三相消失,单相形成)的组成(γB,δB)和(γ-E,δE)。进一步考察了上述体系的ε~β鱼状相图。从该相图能更准确地得到各种物化参数和更好地讨论体系的增溶性能。ε~β鱼状相图集合了Winsor相图和δ~γ“鱼状”相图的优点,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四、溴代十二烷基吡啶溶液的吸附动力学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了溴代十二烷基吡啶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研究了其表面吸附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较大时,在吸附的初始阶段为扩散控制,随后变为势垒控制吸附。并且研究了温度、醇类和盐类对吸附的影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烷基聚葡糖苷液滴在黄瓜叶面的润湿状态及动态铺展行为[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03)
- [2].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ⅩⅩⅥ)——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 日用化学工业 2016(02)
标签:微乳液论文; 鱼状相图论文; 吸附动力学论文; 烷基聚葡糖苷论文; 溴代十二烷基吡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