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前语法学界对介词结构“随着X”的研究大都是举例性的,只是在汉语介词研究的过程中,为阐释某种观点的需要而涉及,尚缺乏系统性。本文主要对介词结构“随着X”进行共时平面的考察。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以下四章展开:第一章着眼于整个结构的外在形式。首先考察了该结构的外部特点,把X分为“NP”和“N的V”两种类型。其次,结合进入“随着X”的NP结构特点,归纳出了此处NP的语义特征。最后,借用焦点信息的有关理论,探讨了“随着N的V”结构中“的”的功能。第二章考察了该结构中的“N的V”。首先从结构类型、N的语义角色两个方面,对结构中的“N的V”与非结构中的“N的V”进行了比较。我们认为,结构中“N的V”与非结构中“N的V”相比,共性是主要的,但个性也比较突出,这主要表现在前者V的结构类型和N的语义角色范围呈现出相对缩小的特点。其次,重点分析了该结构中V的选用。首先根据N的语义角色,把介词结构“随着N的V”中的“N的V”分为两种类型:自动结构和使动结构。然后,对这两个结构中V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第三章把视角转向了该结构所在的句子。首先在统计的基础上考察了该结构在句中的分布情况,勾勒出了该结构在句法分布上的倾向性。其次在厘清结构中X与句中事件关系的基础上,对“随着X”与句中事件的语义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独立性象似动因和次序象似动因,探讨了这些语义关系对该结构句法分布的制约机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该结构的两个特殊格式:介词套叠式“随着+‘对N的V’”和介词框架“随着X而Y”。首先,通过对“随着N的V”与“对N的V”的比较,指出了两个结构中V的不同,并具体分析了介词结构“随着X”对“对N的V”的消歧作用。其次,考察了“随着X而Y”中“VP”的结构特点,以及“而”的隐现规律。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绪论0.1 研究范围和选题意义0.1.1 研究范围0.1.2 选题意义0.2 研究现状0.2.1 已取得的成果0.2.2 需要突破的方面0.3 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语料第一章 介词结构“随着 X”的结构特点1.1 介词结构“随着 X”的结构类型划分1.2 介词结构“随着NP”中NP 的语义特征1.2.1 介词结构“随着NP1”中NP 的语义特征1.2.2 介词结构“随着NP2”中NP 的语义特征1.3 介词结构“随着N 的V”中“的”的功能1.3.1 “的”字可以显化“NV”短语的指称性1.3.2 “的”字可以显化该结构中的信息焦点“V”1.4 本章小结第二章 介词结构“随着X”中“N 的V”的考察2.1“N 的 V”的结构类型2.1.1 结构中“N 的V”与非结构中“N 的V”在结构类型上的共性2.1.2 结构中“N 的V”在结构类型上的个性2.2 N 的语义角色比较2.2.1 N的语义角色2.2.2 N 的构成2.3 对介词结构“随着N的V”中V的考察2.3.1 自动结构“N 的V”中的V2.3.2 使动结构“N 的V”中的V2.4 本章小结第三章 介词结构“随着X”在句中的句法分布和语义关系3.1 介词结构“随着 X”句法分布的倾向性3.1.1 句法分布的基本情况3.1.2 句法分布的倾向性3.2 介词结构“随着 X”与句中事件的语义关系3.2.1 “随着”介引句中事件的伴随因素3.2.2 “随着”介引句中事件的伴随对象3.3 介词结构“随着 X”的语义关系对其句法分布的制约3.3.1 伴随条件倾向于出现在句首3.3.2 伴随对象倾向于出现在句中3.3.3 伴随方式和伴随依据句首、句中皆可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与介词结构“随着X”有关的两个特殊格式4.1 套叠式介词结构“随着+对N 的V”考察4.1.1 “对N 的V”与“随着N 的V”的比较4.1.2 介词结构“随着X”中的“对N 的V”4.2 介词框架“随着 X 而 Y”考察4.2.1 “Y”的结构特点4.2.2 “而”的隐现规律4.3 本章小结结语参考文献谢辞附件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介词结构论文; 结构特点论文; 内部考察论文; 句法分布论文; 语义关系论文; 特殊格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