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对比视角下中国高等广告教育模式研究

中日对比视角下中国高等广告教育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自1979年中国现代第一条商业广告出现后,中国广告人便开始了对广告教育的探索。在1983年至今的28年时间中,中国的广告教育紧密围绕中国广告业的发展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点。反观与中国一衣带水的紧邻日本,在广告教育的发展上存在着较为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带给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广告教育启示,日本广告教育的社会化与企业化的精神也能够为中国广告教育注入活力。本文从中日广告教育的不同模式入手,分析日本广告教育模式中值得中国广告教育学习和借鉴的因素,从确立学生主体意识、推动广告教育社会化、加快课程体制完善和促进资源整合四个方面架构中国新型广告教育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安徽师范大学广告学科教育发展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日广告与广告教育发展溯源
  • 第一节 中国广告教育与广告发展交互的30年
  • 一、1979-1982寂寂无声的哑剧时代
  • 二、1983-1992 高等广告教育初体验
  • 三、1993-1999 广告教育在裹挟中潜行
  • 四、2000 至今眼花缭乱的新局面
  • 第二节 日本广告发展概况
  • 一、日本广告发展历程
  • 二、日本广告的新格局
  • 第二章 中日广告教育的形态
  • 第一节 中国高等广告教育的形态
  • 一、广告教育现有的模式
  • 二、广告教育面临的环境
  • 三、广告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二 节 日本广告教育的形态
  • 一、日本广告教育的形式
  • 二、日本模式出现的原因
  • 三、中日广告教育交流与融合
  • 第三章 日本广告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日本广告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 一、适当开展广告培训
  • 二、引入仿真企业机制
  • 三、重视广告终身教育
  • 第二节 建立生态平衡的新型广告教育模型
  • 一、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 二、推动教育社会化进程
  • 三、加快课程体制的完善
  • 四、促进资源整合的实现
  • 第四章 安徽师范大学广告学科教育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开设精品课程突出特色定位
  • 一、艺术课程——美的文化
  • 二、文学课程——汉字文化
  • 三、外语课程——商业文化
  • 第二节 三条理论轴线汇聚知识能量
  • 一、广告学、经济学、传播学——构建理论框架
  • 二、管理学、心理学、文学——丰富学科背景
  • 三、美术设计、摄影、作品赏析——强化广告执行
  • 第三节 延展教学空间 拓宽专业视野
  • 一、形式上的延伸——转换课堂形态
  • 二、内容上的拓展——广泛参与实践
  • 三、方式上的转换——情景化教学
  • 致谢
  •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中美广告教育比较[J]. 科技资讯 2019(32)
    • [2].智能时代我国广告教育的困境与突围[J]. 青年记者 2020(27)
    • [3].近代广告教育活动中的海外因素及影响[J]. 青年记者 2020(28)
    • [4].从“而立”到“不惑”:中国广告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J]. 中国广告 2018(10)
    • [5].五四时期之前的中国广告教育初探[J]. 兰州学刊 2019(03)
    • [6].日本广告教育带给中国广告教育的启示[J]. 新闻传播 2019(05)
    • [7].新媒体背景下美国广告教育的趋势探讨[J]. 传播力研究 2018(05)
    • [8].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的校园公益广告教育途径探析[J]. 经济师 2017(07)
    • [9].广告教育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市场瞭望(上半月) 2014(09)
    • [10].国外广告教育给我们的反思与启示[J]. 山西教育(教学) 2016(05)
    • [11].广告教育的“学”与“术”——从课程设置角度看我国高校广告教育的“术化”倾向[J]. 新闻界 2013(22)
    • [12].美国高校广告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 教育探索 2013(11)
    • [13].广告教育中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育艺术 2011(02)
    • [14].5G时代广告行业变革与广告教育创新[J]. 青年记者 2020(18)
    • [15].数字化时代的广告教育改革[J]. 中国广告 2020(11)
    • [16].数字时代的广告教育:技能结构、恒久洞察与社区化生存[J]. 中国广告 2020(11)
    • [17].台湾广告教育半世纪的成长与蜕变[J].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8(06)
    • [18].台湾广告教育专业设置特色研究——以文化大学、政治大学、世新大学、辅仁大学、铭传大学广告系为例[J]. 文化与传播 2019(04)
    • [19].广告教育的品牌之路[J]. 教育 2011(20)
    • [20].Vittel矿泉水:有爱的水[J]. 销售与市场(评论版) 2014(08)
    • [21].刍议本科广告教育的教学改革[J]. 美与时代(上) 2012(05)
    • [22].从理论和实践看高等广告教育的内涵建设[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3].高等广告教育的反思与前瞻——2011年中国广告教育第十届学术年会成果述评[J]. 新闻战线 2011(10)
    • [2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介绍[J].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0(02)
    • [25].广告教育的焦虑:2010广告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10)
    • [26].又到新人就业时——对高校广告教育的寄语[J].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08(12)
    • [27].论生态学视角下广告教育的平衡[J].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2008(03)
    • [28].陕西高校广告教育现状研究综述[J]. 新闻知识 2008(10)
    • [29].广告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思路[J]. 青年记者 2020(09)
    • [30].品牌强国背景下如何在广告教育中导入品牌传播理念[J].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4)

    标签:;  ;  ;  

    中日对比视角下中国高等广告教育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