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要求构建完善严谨的社会信用体系。而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尚属起步阶段,当前社会信用缺失现象已十分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对征信服务提出了迫切要求。对于如何重塑社会信用,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在这个法治时代,通过构建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以促进整个社会的个人信用水平的提升己成为社会各届共同的呼声。本文拟对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同时借鉴国外征信法律制度先进的制度规则和观念体系,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重点从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的原则;立法应选择的征信模式;立法明确征信机构的法律地位;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的基本法和配套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全文共分四个部份:第一部份重点交待与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相关的概念及理论知识。如信用及征信的定义、类型、作用;个人信用征信的理论基础;建立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以及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涵义等。第二部份写国外征信法律制度建设的有关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重点介绍国外个人信用征信模式的选择及相应模式代表国家的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建设的立法情况,国外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中对隐私权的保护等。最后提出了对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第三部份介绍了我国个人信用及征信法律制度建设的现状,具体分析了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第四部份论述了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构想。首先交待了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的原则,其次论述了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采用的征信模式及征信机构的法律地位,然后再从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的基本法和配套法两个层面谈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构建。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1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一般分析1.1 信用与征信的含义及作用1.1.1 信用的含义、类型及作用1.1.2 征信的含义、特征及作用1.2 个人信用征信的理论基础1.2.1 不对称信息理论1.2.2 交易成本理论1.3 建立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必要性1.3.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需求1.3.2 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1.4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涵义和主要内容1.4.1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涵义1.4.2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2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建设的国外实践及借鉴2.1 国外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中征信模式的选择2.1.1 市场主导型模式2.1.2 政府主导型模式2.1.3 会员制模式2.2 国外不同征信模式代表国家的征信立法概况2.2.1 市场主导型模式代表国家的立法概况2.2.2 政府主导型模式代表国家的立法概况2.2.3 会员制模式代表国家的立法概况2.3 国外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中对隐私权的保护2.3.1 界定征信服务管理的基本原则2.3.2 规定信用报告包含的信息范围2.3.3 限定信用报告的使用范围2.3.4 加强对数据主体的权利保护2.4 国外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4.1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征信模式2.4.2 明确政府在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建设中的作用2.4.3 加强对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3 我国个人信用及征信法律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3.1 我国个人信用的现状3.1.1 我国个人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3.1.2 个人信用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3.2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3.2.1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建设的历史回顾3.2.2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4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构想4.1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的原则4.1.1 披露原则4.1.2 保密原则4.1.3 客观、公正的原则4.1.4 平等信用机会原则4.2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模式及征信机构的法律地位的确立4.2.1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模式的立法选择4.2.2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机构法律地位的确立4.3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的基本法的构建4.3.1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基本法的涵义4.3.2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基本法的内容4.4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配套法的完善4.4.1 关于个人信用数据开放的法律4.4.2 关于保护隐私权的立法4.4.3 关于对征信监管的立法4.4.4 关于对失信惩罚机制的立法5 结语致谢参考文献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个人信用论文; 征信论文; 隐私权保护论文; 法律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