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形态论文-陈新燕,史雯,马东建,范兆田,吴卫

竹节形态论文-陈新燕,史雯,马东建,范兆田,吴卫

导读:本文包含了竹节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荒漠竹节虫,生物学,准噶尔盆地,绢蒿

竹节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陈新燕,史雯,马东建,范兆田,吴卫[1](2015)在《荒漠竹节虫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荒漠竹节虫Sceptrophasma bituberculatum(Redtenbacher)是一种珍稀的典型内陆荒漠拟态昆虫,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干旱荒漠地区。因其种群数量较少且很难被发现而鲜有报道。通过四年的室内和室外观察结果表明:与该目其它已报道种类相比,该物种无翅,其外形、体壁结构、体色等较于内陆干旱荒漠环境均发生了适应性变化;生活史也明显不同:一年一代,当年产出的卵不经滞育即可进行个体发育,7月初孵化,以4龄若虫越冬,蜕皮5次后,成虫于次年5月中旬羽化,5月中旬开始产卵,没有发现雄性个体。本文还报道了其卵的外部形态结构、附肢再生及生存现状等。对其生物学及荒漠适应性的了解有助于荒漠昆虫起源和进化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廖丽,白昌军,郭晓磊,王志勇[2](2011)在《竹节草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外部形态指标,对28份竹节草种质的外部形态进行初步评定,以明确竹节草种质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竹节草种内形态变异很大,其中,穗长变异系数最大,可高达80.80%,叶宽变异系数最小为12.36%,所有指标变异系数平均为39.41%且达到极显着差异(p<0.01);竹节草草层越高,生殖枝越高大;花序密度越高,生殖枝愈高且分支数越多,结实率越高;匍匐茎叶片越长,节间越细且越短,直立枝越小;在欧氏距离10.1处,竹节草种质被分为无花序型、花序密度和植株高度介于前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植株高大且花序密度高类型。(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吴卫,范兆田[3](2010)在《荒漠竹节虫卵的超微形态结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体视显微镜,首次对仅分布于中国新疆及毗邻中亚细亚地区的、稀见荒漠拟态昆虫——荒漠竹节虫Sceptrophasma bituberculatum(Redtenbacher)卵的外部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探讨其对干旱荒漠环境的适应性结构特征。(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鲍淑芬[4](2010)在《竹节状CNTs/CdS核壳纳米线的制备与形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竹节状碳纳米管(CNTs)为模板,采用常温化学还原路线制备了CNTs/CdS核壳纳米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产物的微观形貌,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产物的物相,证实所得产物由CNTs与六方格子的CdS纳米晶体构成,具有核壳纳米线结构.研究发现CNTs竹节状的形态特点影响了得到的核壳结构的纳米线的微观形貌.在反应物浓度较低时,CdS晶体不像在侧壁平直的CNTs表面生长那样均匀包覆在CNTs表面,而是呈现根瘤状形貌;当反应物浓度升高时,CdS晶体均匀包覆在CNTs表面.当把还原反应时间缩短(如15m in),观察到CNTs环绕在CdS纳米晶体表面的新形态,推测这与CNTs的竹节状特殊形态有关.这些结果对于阐明CNTs/化合物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控制原理和开发新材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孔佳斌,汪军[5](2009)在《转杯竹节纱竹节形态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转杯纺的凝聚和并合机理出发,对叁次喂给罗拉速度变化情况下转杯竹节纱竹节形态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了竹节纱竹节段线密度分布的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下竹节形态是普通转杯竹节纱的简单组合,竹节形态与喂给罗拉速度变化两次的情况一致;另一种情况下竹节形态较为复杂,并研究了其线密度的分布规律.(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孔庆山[6](1994)在《小竹节螺纹钢致伤形态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88年本市一家个体小卖部姐妹两人被杀。第一具尸体(17岁)在颞部皮肤有两行规整平行的,中括号状皮肤出血花纹见照片1,切开皮肤见左颞部皮下组织广泛出血,颅骨呈粉碎性凹陷性骨折。第二具尸体(19岁)左面颊有一行现整的梯子形皮下出血花纹见照片2经实验比对证(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医学杂志》期刊1994年04期)

张晓艳,杜冰群,刘启宏[7](1991)在《竹节参根和根状茎形态发育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ger)是五加科人参属中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为多年生宿根草本,以根状茎、肉质根入药。具有止血疗伤、除劳补虚之功效。由于竹节参与另一种人参属植物珠子参(Panax transitiorius Hoo)在形态上较接近,因(本文来源于《武汉植物学研究》期刊1991年03期)

竹节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外部形态指标,对28份竹节草种质的外部形态进行初步评定,以明确竹节草种质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竹节草种内形态变异很大,其中,穗长变异系数最大,可高达80.80%,叶宽变异系数最小为12.36%,所有指标变异系数平均为39.41%且达到极显着差异(p<0.01);竹节草草层越高,生殖枝越高大;花序密度越高,生殖枝愈高且分支数越多,结实率越高;匍匐茎叶片越长,节间越细且越短,直立枝越小;在欧氏距离10.1处,竹节草种质被分为无花序型、花序密度和植株高度介于前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植株高大且花序密度高类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竹节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陈新燕,史雯,马东建,范兆田,吴卫.荒漠竹节虫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5

[2].廖丽,白昌军,郭晓磊,王志勇.竹节草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1

[3].吴卫,范兆田.荒漠竹节虫卵的超微形态结构观察[J].动物分类学报.2010

[4].鲍淑芬.竹节状CNTs/CdS核壳纳米线的制备与形态特征[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5].孔佳斌,汪军.转杯竹节纱竹节形态的理论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6].孔庆山.小竹节螺纹钢致伤形态浅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4

[7].张晓艳,杜冰群,刘启宏.竹节参根和根状茎形态发育的初步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1

标签:;  ;  ;  ;  

竹节形态论文-陈新燕,史雯,马东建,范兆田,吴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