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西曲是六朝时期民歌的代表,它的主要产地在江汉流域,也有少量产生于九江、邓县及寿阳等地,其总体范围仍在楚国故地。是以其产生,发展及至兴盛衰落都与荆楚文化息息相关。它是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楚地方色彩。西曲在南朝的兴盛大体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及贵族好尚。然作为民歌的西曲其反映生活的面却相当狭窄,造成这种局面有多种原因,但笔者以为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受宗教的影响所致。而以受佛教的影响最大。尽管西曲总的看来有违乐府本义,但其实际内容也算较为丰富。它对荆楚地方的风土人情有所反映,是正史资料的有益补充。从艺术形式上看,西曲使用了较多的技巧如谐音,复沓等使其显得生动活泼,逸趣天成。在西曲的发展过程中,多种外在因素都或多或少对其产生过影响。但这样的影响其实是互动的,在其兴盛的时期,其对当时的诸如社会审美、宫体诗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后世的文人创作都有一定影响。与西曲同时兴起的还有吴歌及北朝民歌,它们之间其实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西曲产地位置的特殊性更加强这种联系。对吴歌有所借鉴,在风格颇多相似之处,同北朝民歌西曲也表现出不少的相似点。总的看来西曲同它们相异之处多于相同之处,在许多方面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个性,对楚文化的承上启下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