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大鼠骨力学生物学模型,探讨活体骨组织对压缩载荷作用下的生物学响应,了解力学环境对骨组织重建的影响。研究方法:将微型电阻应变片粘贴在大鼠右尺骨表面,在体检测载荷—应变关系和大鼠正常行走时尺骨内应变情况,建立大鼠骨力学生物学模型。利用Instron材料试验机模拟体内应变对大鼠右侧尺骨实施不同频率的力学载荷,加载频率分别为5Hz、10Hz和15Hz,压缩应变为2000με和3000με;加载最大振幅为0.1mm的半正弦波,每天加载10min,加载2周。实验结束前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尺骨骨密度值变化;检测骨材料力学性能;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骨基质蛋白分泌情况;盐酸四环素及钙黄绿素双荧光标记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比较加载前后骨生长发育的定量变化。研究结果:成功建立了活体大鼠骨力学生物学模型,在10Hz、15Hz组中,2000με和3000με组促进了骨钙蛋白、Ⅰ型胶原的分泌,表达为强阳性;在对照组和5Hz 2000με组中,其表达为弱阳性;双荧光标记可看到两条明显的黄色和绿色的荧光条带,且实验组骨密度值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但骨材料的力学性能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正常组(P<0.01);在5Hz组中未见骨密度明显增加(P>0.05)。研究结论:骨组织对加载频率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而且这种频率响应的特性与骨组织的性质和部位有很大关联;在一定应变范围内,短期的低幅高频的载荷可促进成骨反应,频率为10Hz和15Hz时促进效应明显;骨形态学上的适应及生物学变化与载荷频率的剂量效应,这种变化不会导致各实验组之间明显的材料力学性能的差异。
论文目录
摘要英文摘要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的目的、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3 课题的提出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5 基本思路与逻辑结构第二章 大鼠骨力学生物学模型的建立及评价2.1 引言2.2 实验材料2.2.1 实验动物2.2.2 实验仪器、器材2.3 骨力学生物学模型的建立方法2.3.1 电阻应变片测量原理2.3.2 动态应变仪工作原理2.3.3 Instron材料试验机工作原理2.3.4 骨力学生物学模型建立基本思路2.4 实验方法2.4.1 大鼠尺骨力学加载模块设计2.4.2 仪器的标定调衡2.4.3 应变片的筛选处理2.4.4 电阻应变片手术植入2.4.5 大鼠骨力学生物学模型的初步鉴定及评价2.5 结果2.5.1 尺骨力学加载模块制作2.5.2 应变片体内植入观察2.5.3 应变传导和稳定性试验2.6 讨论2.7 结论第三章 活体大鼠尺骨应力应变关系研究3.1 引言3.2 实验材料3.2.1 实验动物3.2.2 实验仪器、器材3.3 实验方法3.3.1 离体尺骨载荷应变关系的测量3.3.2 活体尺骨载荷应变关系的测量3.3.3 大鼠正常活动尺骨应变3.4 实验结果3.4.1 离体尺骨的应力应变关系3.4.2 活体尺骨的应力应变关系3.4.3 大鼠正常活动尺骨应变分析3.5 讨论3.6 结论第四章 不同载荷对大鼠尺骨影响的生物学研究4.1 引言4.2 实验材料4.2.1 动物来源4.2.2 实验仪器、器材4.2.3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4.3 实验方法4.3.1 实验分组及加载方式4.3.2 骨荧光标记方法4.3.3 HE染色4.3.4 免疫组化染色4.3.5 激光共聚焦观察4.3.6 Masson-goldner trichrome染色方法4.3.7 von Kossa染色方法4.3.8 图像定量学分析4.3.9 统计学方法4.4 实验结果4.4.1 HE染色4.4.2 免疫组化染色4.4.3 骨组织不脱钙骨切片制备4.4.4 von Kossa染色方法4.4.5 Masson-goldner trichrome染色方法4.4.6 激光共聚焦观察4.4.7 图像定量学分析4.5 讨论4.6 结论第五章 不同载荷对大鼠尺骨影响的力学性能研究5.1 引言5.2 实验材料5.2.1 动物来源5.2.2 实验仪器、器材5.3 实验方法5.3.1 实验分组及加载方式5.3.2 骨密度检测5.3.3 三点弯曲骨材料力学性能检测5.3.4 统计学方法5.4 实验结果5.4.1 骨密度检测5.4.2 三点弯曲骨材料力学性能检测5.5 讨论5.6 结论第六章 全文总结6.1 全文主要结论6.2 后续工作建议参考文献附录综述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力学生物学论文; 尺骨论文; 应变论文; 模型论文; 骨重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