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选择与评价研究 ——以重庆为例

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选择与评价研究 ——以重庆为例

论文摘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在省域范围内建设次级区域经济中心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如何科学合理选择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评价已选择的次级区域经济中心是否如期发展,非区域经济中心是否已实现超越发展成新的区域经济中心这些问题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中需要研究的课题。结合国内外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极理论、中心地理论、断裂点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以及区域经济中心评价和实证研究综述,从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概念和特征出发,构建了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选择与评价体系,并以重庆市为实证分析对象,研究了如何在重庆市域范围内选择次级区域经济中心并对其进行评价。同时,研究还选取广东省、湖南省作为对比分析对象,运用提出的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选择和评价体系对广东省和湖南省范围内的次级区域经济中心进行了选择和评价研究,最后从应该紧密结合区域次中心选择和发展考虑,注重区域中心的空间辐射能力,注意区域次中心与主中心、以及与三级中心等在体系上的协调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选择和评价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时的相关建议。研究发现自2001年以来重庆市政府提出建设的六大区域经济中心中万州、黔江、涪陵、合川、永川是如期发展、实至名归的,而长寿则取代江津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这对准确研究判断重庆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为研究视角,并创新性的提出正辐射效应指数方法,以重庆为实证研究对象解决了如何在省域范围内选择和评价次级区域经济中心这一棘手的现实问题,同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区域增长理论,把脉一方经济发展,为诸多省市在选择和评价次级区域经济中心时提供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内涵综述
  • 1.2.2 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研究的理论综述
  • 1.2.3 次级区域经济中心选择与评价的方法综述
  • 1.2.4 次级区域经济中心选择与评价的实证研究综述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基础理论研究
  • 2.1 理论借鉴
  • 2.1.1 增长极理论
  • 2.1.2 中心地理论
  • 2.1.3 断裂点理论
  • 2.1.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 理论指导意义
  • 2.3 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内涵与特征
  • 2.3.1 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内涵
  • 2.3.2 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特征
  • 第3章 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选择与评价体系构建
  • 3.1 构建指标体系
  •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1.2 确定指标
  • 3.1.3 指标值的获取
  • 3.1.4 指标的标准化
  • 3.1.5 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
  • 3.2 选择模型
  • 3.2.1 前提假设
  • 3.2.2 断裂点模型
  • 3.2.3 正辐射效应指数
  • 第4章 重庆市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选择研究
  • 4.1 重庆市概况
  • 4.2 数据处理
  • 4.2.1 标准化处理
  • 4.2.2 主成分分析
  • 4.2.3 综合实力计算
  • 4.3 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选择研究
  • 4.3.1 正辐射效应指数
  • 4.3.2 选择结果分析
  • 第5章 重庆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评价分析
  • 5.1 数据处理
  • 5.2 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评价分析
  • 第6章 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选择与评价印证分析
  • 6.1 广东省次级区域经济中心选择与评价分析
  • 6.1.1 数据处理
  • 6.1.2 选择与评价分析
  • 6.2 湖南省次级区域经济中心选择与评价研究
  • 6.2.1 数据处理
  • 6.2.2 选择与评价分析
  • 6.3 选取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相关论文文献

    • [1].提升洛阳区域经济中心功能问题研究[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重庆市次级区域经济中心选择评价[J]. 商业时代 2012(25)
    • [3].浅谈保定区域经济中心的构建[J]. 商业经济 2011(07)
    • [4].试析近代厦门为闽南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J]. 中国经济问题 2009(01)
    • [5].合肥市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J]. 巢湖学院学报 2018(05)
    • [6].我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区域经济中心的辐射效应[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7)
    • [7].重庆要走金融中心建设“另类”道路[J]. 领导决策信息 2008(47)
    • [8].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建设[J]. 商场现代化 2008(13)
    • [9].浅析九江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人才开发对策[J]. 现代管理科学 2008(03)
    • [10].从唐至五代润州经济的发展与变化看区域经济中心的转移[J]. 江西社会科学 2008(09)
    • [11].交通先行与南昌发展战略的实施[J]. 交通企业管理 2008(10)
    • [12].“吃货”天堂 美食梦想地——西安[J]. 中国商贸 2012(34)
    • [13].信息窗[J]. 中国统一战线 2008(10)
    • [14].粤北韶关:构建广东第二区域经济中心的战略思考[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3)
    • [15].邯郸市科协强化三项服务 筑牢“科技强市”堡垒[J]. 科协论坛 2008(05)
    • [16].关于“邯郸学”的若干思索[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 [17].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产业经济评价——以南通市为例[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4(04)
    • [18].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中心建设[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17)
    • [19].青岛市建设财富管理中心的SWOT分析[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0].加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工作的思考[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S2)
    • [21].邯郸市局构建“八大体系” 提升药品安全科学监管水平[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09(01)
    • [22].付志方在辛集市调研时强调 积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努力打造区域经济中心[J]. 乡音 2014(07)
    • [2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助推转型升级[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2(04)
    • [24].夯实基础 创新载体 不断提升文明城区创建水平[J].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2(10)
    • [25].热点[J]. 新建筑 2016(05)
    • [26].邯郸市商业文化的建设探索[J]. 大家 2010(03)
    • [27].构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人才队伍的几点思考[J].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2(06)
    • [28].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策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15)
    • [29].1840年前云南的经济地理特征[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05)
    • [30].黎平侗乡 沸腾热土[J]. 当代贵州 2011(23)

    标签:;  ;  ;  ;  

    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选择与评价研究 ——以重庆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