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草原兴发)是曾经名噪一时的上市公司,也曾是全国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企业。然而2006年爆发的禽流感使草原兴发的主营鸡产品销售受阻,再加之一系列财务造假丑闻被暴光,各家商业银行不再继续为其发放贷款,企业资金链条断裂,企业经营难以为继。尽管由政府促成了其与当地煤业集团的成功重组,该集团同意为草原兴发承担60%的银行贷款,但最终各家银行仍总共有近七亿元贷款没有着落,更可悲的是有些商业银行为营销这一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客户,为其提供的竟然是信用贷款或由其控股子公司保证担保的贷款,毫无保障可言,最终只能计入不良或损失。即使是抵押贷款,由于抵押物多是位于偏远地区的厂房和机器,变现的难度很大,且变现的金额也与评估价值相去很远,给商业银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本文从商业银行内控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草原兴发的财务和经营,主要针对草原兴发财务舞弊暴光前两年(2004年,2005年)财务情况,阐述我国商业银行在分析集团公司财务数据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识别集团企业常用的财务粉饰方法。同时揭示我国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信贷监管及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中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草原兴发的历史沿革、规模等基本情况,并着重针对草原兴发的贷款情况及其贷款所反映出的商业银行某些监管问题给予说明;第三部分是处于草原兴发的财务造假问题被揭穿前的时空范围以2004年及2005年为基准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及现金流量等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对某些数据提出财务质疑阐述商业银行对其财务数据分析时不应照本宣科,听之信之而应深入分析找出疑点,从而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主要包括对现金、流动资产主营业务收入、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指标提出质疑并对相应的财务比率进行分析用以判断企业的经营现状,还对企业支付给职工工资及支付的各项税费的不合理提出质疑。第四部分介绍了类似于草原兴发这样的集团客户存在的信贷风险,并介绍了国外对于控制集团客户的信贷风险的先进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对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启示。第五部分着重探讨草原兴发所暴露出的问题对商业银行集团类客户信贷监管的几点启示,主要从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及如何统一信用测评体系和建立银行间的信息共享制,以及规范抵押物的评估体系和加强对集团客户经理的财务知识培训等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