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特许权价值和稳健性的关系研究 ——基于中美上市银行的实证检验

银行特许权价值和稳健性的关系研究 ——基于中美上市银行的实证检验

论文摘要

银行特许权价值是国家通过对银行业的市场准入、利率定价等方面设置的限制,为银行创造了垄断竞争市场,银行在这种垄断竞争的市场上通过自身的经营而获取的超额垄断利润的净现值。200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推出,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已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时期。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后与国内银行展开全面竞争,它们通过“摘樱桃”效应吸引优质客户,导致国内银行特许权价值的降低,不利于银行体系稳健性。与国外的商业银行监管政策不同的是,中国的商业银行长期处于国家的隐性保护之下,这种保护不可避免地会增加银行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激励,导致商业银行长期被不良资产问题所困扰。如果忽视了强化稳健经营的动机,那么银行的竞争力与银行体系的安全性,乃至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的安全将受到严重挑战。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对比中美两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自律效应的不同,特别是吸取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的教训,对于提高银行特许权价值,增加银行稳健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围绕这个主题,根据研究目的以及独特的研究视角,本文将以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的关系为主线,重点研究以下主要内容:(一)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的度量。银行特许权价值一般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政府的特许所获得市场相关的垄断收益;另一部分是由于银行自己的经营效率所获得的收益。托宾Q值不仅包含了因自身优势而导致的竞争优势租金,而且还包含了政府特许而产生的租金,可以用来度量特许权价值。影响银行稳健性的因素很多,既有制度与体制因素,又有经营环境因素,同时还有银行客户的心理与行为因素,因此衡量银行稳健性的指标应该全面反映这些因素。但是考虑指标的可得性和可行性,以及风险监管是我国银行业稳健经营的核心问题,本文从稳定性指标中选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率、不良贷款率,从健康类指标中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银行稳健性的指标。(二)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关系的理论基础及形成机理分析。在对金融约束理论、租金激励理论、内生激励的监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效应的原理。同时还介绍了苑素静的“价值—危机’模型,Keeley的状态偏好模型和Park两阶段模型的内容。然后对Park两阶段模型进行改进,推导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的多阶段模型,得出特许权价值长期能够促进银行稳健经营的结论。(三)中美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与稳健性的实证检验。通过运用14家中国上市银行2000—2009年的以及美国44家上市银行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以贷款损失准备金比率、不良贷款率、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的银行稳健性为被解释变量,用基于托宾Q值计算各上市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及资产规模、财务杠杆、资本杠杆等为解释变量,对中国上市银行以政府监管、隐性保险为虚拟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美两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自律作用都存在,特许权价值能够促进银行的稳健经营;中美两国的银行规模与银行稳健性存在正相关关系;中国的隐性保险制度削弱了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美国商业银行比较善于利用资本杠杆和经营杠杆,提高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四)基于特许权价值影响因素的银行稳健性预警。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银行的特许权价值越高,银行的稳健性越好。因此,根据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市场相关硬因素和银行自身相关的软因素选取16个指标,构建商业银行稳健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建立商业银行稳健性预警模式。选取美国商业银行2003—2009年的数据(2003-2007年的指标数据,2009年银行稳健性的状态)作为训练样本进行模拟,然后用中国商业银行2005—2009年的数据作为检验样本进行检验,发现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稳健性较好。但是由于中国商业银行受到国家“隐性保险”照顾,稳健性较好是国家帮助的结果,而要真正做到稳健经营,必须依靠自身的经营。因此中国商业银行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特许权价值,增加银行稳健性。(五)提高特许权价值,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对策建议。银行要提高自身的特许权价值,增加银行稳健性,既要注重“银行相关部分”(银行核心竞争力)各个因素的提高,又要注重“市场相关部分”(政府对银行设置的监管政策)各个因素的提高。因此应该从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拓展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完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等方面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通过实行“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加强对银行的有效监管;建立显性保险制度;建立以特许权价值为核心的银行稳健性预警机制来完善现有的监管制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1)在Park两阶段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推导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的多阶段模型,得出特许权价值长期能够促进银行稳健经营的结论。(2)构建中国银行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的计量经济模型,然后用2000-2009年14个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的相关关系。(3)构建美国银行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的计量经济模型,用2003-2009年44家美国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把结果跟中国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发现两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的不同,为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增加银行稳健性提供对策建议。(4)以特许权价值的影响因素作为预警指标,构建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银行稳健性预警模式。本文最终希望达到一个目的:通过对影响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因素的分析和思考,采取各种措施提高银行特许权价值以抑制其风险动机,实现银行的稳健经营,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保护储户的切身利益,有效配置银行的各类资源,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积极应对金融全球化和次贷危机的对于银行业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的度量
  • 2.1 特许权价值及其度量
  • 2.1.1 特许权价值的涵义
  • 2.1.2 特许权价值的基本特征
  • 2.1.3 特许权价值的来源
  • 2.1.4 特许权价值的影响因素
  • 2.1.5 特许权价值的度量方法
  • 2.2 银行稳健性及其度量
  • 2.2.1 银行稳健经营的含义
  • 2.2.2 银行业的立命之本—稳健经营
  • 2.2.3 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因素
  • 2.2.4 银行稳健性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关系的理论基础及形成机理分析
  • 3.1 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关系的理论基础
  • 3.1.1 金融约束理论
  • 3.1.2 租金的激励理论
  • 3.1.3 内生的激励监管理论
  • 3.2 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关系的形成机理分析
  • 3.2.1 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关系模型的介绍
  • 3.2.2 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关系多阶段模型的推导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银行特许权价值与稳健性的实证检验
  • 4.1 变量的确定
  • 4.1.1 特许权价值的度量
  • 4.1.2 银行稳健性的度量
  • 4.1.3 其他变量的选取
  • 4.2 变量说明及统计性描述
  • 4.2.1 数据的来源
  • 4.2.2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 4.2.3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 模型的建立和研究方法
  • 4.3.1 模型的构建
  • 4.3.2 研究方法的说明
  • 4.4 回归的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银行特许权价值与稳健性的实证检验
  • 5.1 变量的确定和样本数据的选取
  • 5.1.1 变量的确定
  • 5.1.2 样本数据的选取
  • 5.2 变量统计性描述和相关性分析
  • 5.2.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5.2.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3 模型的建立和研究方法
  • 5.3.1 模型的构建
  • 5.3.2 研究方法的说明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5.5 中美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
  • 5.5.1 变量统计性描述的比较分析
  • 5.5.2 回归结果的比较分析
  • 5.5.3 研究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特许权价值影响因素的银行稳健性预警
  • 6.1 银行稳健性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
  • 6.1.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6.1.2 稳健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 基于BP神经网络银行稳健性预警模式的构建
  • 6.2.1 商业银行稳健性评价模型构建的原则
  • 6.2.2 商业银行稳健性评价模型流程图
  • 6.2.3 商业银行稳健性评价方法介绍
  • 6.3 基于BP神经网络银行稳健性预警实例分析
  • 6.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3.2 商业银行稳健性评价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提高特许权价值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对策建议
  • 7.1 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 7.1.1 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 7.1.2 拓展商业银行业务范围
  • 7.1.3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 7.2 完善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制度
  • 7.2.1 实行"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政策
  • 7.2.2 加强对银行的有效监管
  • 7.2.3 建立显性保险制度
  • 7.2.4 建立以特许权价值为核心的银行稳健性纠偏机制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不足
  • 8.3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独董监督、成本粘性与盈余稳健性[J]. 财会通讯 2020(14)
    • [2].成本粘性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研究[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9(03)
    • [3].稳健性会计政策产生信息偏误的原因探析[J]. 现代商业 2017(05)
    • [4].稳健性视角下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 考试周刊 2017(74)
    • [5].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问题探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21)
    • [6].基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探讨[J]. 时代金融 2015(32)
    • [7].成本粘性和盈余稳健性的衡量[J]. 会计研究 2016(01)
    • [8].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与企业投资效率的机理分析[J]. 中国市场 2016(18)
    • [9].市场势力、收入多元化与上市银行稳健性[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6(05)
    • [10].宏观经济环境、政府监管与银行稳健性——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检验[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4(06)
    • [11].产权性质、会计—税收差异与盈余稳健性[J]. 会计之友 2015(02)
    • [12].中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公司治理机制和稳健性的实证检验[J]. 武汉金融 2013(06)
    • [13].终极控制人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J]. 现代管理科学 2012(02)
    • [14].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看条件稳健性与无条件稳健性[J]. 财务与会计 2012(12)
    • [15].资源约束项目计划内在稳健性影响因素分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6].会计信息稳健性和公司债务成本关系初探[J]. 财会通讯 2009(10)
    • [17].稳健性设计思想在超越离合器设计中的应用[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9(08)
    • [18].条件稳健性与无条件稳健性之辨析[J]. 财会月刊 2008(10)
    • [19].对稳健性质量特征实务应用问题的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9)
    • [20].一种基于多响应优化技术的稳健性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8(05)
    • [21].企业政治关系对会计信息稳健性影响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08)
    • [22].会计准则变迁对盈余稳健性影响研究综述[J]. 现代商贸工业 2016(02)
    • [23].项目计划内在稳健性与其影响因素关系分析[J].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5(01)
    • [24].市场约束对银行稳健性影响的实证检验[J]. 商业经济 2015(05)
    • [25].我国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信息稳健性研究[J]. 当代会计评论 2012(02)
    • [26].公司治理与盈余稳健性——基于沪深A股的经验证据[J]. 现代商业 2013(17)
    • [27].会计稳健性与公司融资约束——基于两类稳健性视角的研究[J]. 会计研究 2013(09)
    • [28].特许权价值、公司治理和银行稳健性——基于特许权价值和公司治理交互作用的视角[J]. 财贸研究 2013(05)
    • [29].盈余稳健性:内涵、影响因素、使用度和政策建议[J]. 华东经济管理 2012(04)
    • [30].公司治理对盈余稳健性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商业时代 2012(23)

    标签:;  ;  ;  ;  ;  

    银行特许权价值和稳健性的关系研究 ——基于中美上市银行的实证检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