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厌氧消化技术(Anaerobic digestion, AD)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各种有机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的过程。与好氧生物法相比较,厌氧消化在有机物的处理与利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仅能降解有机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回收生物气、获得洁净能源。厨余和牛粪是国内两类主要的有机固体废物,产量大、污染危害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到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采用单独厌氧消化处理厨余或者牛粪,容易出现酸化、pH值低、产气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旨在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同时处理两种废物,并获得了较高的生物气产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分析了厨余组成及其性质的差异,并研究了“三餐”厨余批式厌氧消化的产气性能。研究发现,“三餐”厨余组成及性质差别较大,特别是早餐厨余,VS/TS比例、脂肪含量远低于午餐和晚餐厨余,但是Na+、Cl-等无机盐离子含量偏高,累积甲烷产量仅为212.2ml/g VS,比午餐/晚餐厨余低36~41%。因此,午餐和晚餐厨余性质相近,可以混合进行处理,而早餐厨余可消化性能较低,不要掺杂进行厌氧消化。2、其次,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牛粪性质上的差异,并研究了不同构型反应器如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ompletely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和推流式反应器(Plug flow reactor, PFR)厌氧消化牛粪的产气性能。结果发现,在进料浓度为40,80和128g/L时,CSTR的VS去除率比PFR分别提高17.4~21.5%,3.9~21.5%和0.5~5.3%。3、通过批式厌氧发酵试验,研究了厨余(Kitchen waste, KW)和牛粪(Cattle manure, CM)混合消化的产气性能。结果发现,混合消化能够明显提高甲烷产量,而且混合消化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为了探讨KW和CM混合消化的协同作用,进一步研究了混合消化中CM所含碱度、氨氮以及KW酸化对产甲烷的影响。结果发现,CM中的碱度是提高KW消化产气的主要的原因,尤其在酸化阶段,提高碱度可以降低酸化过程对甲烷菌的抑制,有利于甲烷菌的生存和繁殖。而KW的加入也使得CM的水解效率提高了近2倍,从而为后续甲烷化提供了更多的基质,提高了甲烷产量。因此,在KW和CM的混合消化中,KW和CM相互影响,协同作用,共同提高了甲烷产量。4、利用两相消化系统对KW和CM混合消化的工艺参数如混合比例、负荷率和水力停留时间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1)在混合比例的试验研究中,研究了3种KW和CM混合比例(1:1,2:1和3:1)对甲烷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KW和CM比例为3:1时混合消化产气效果最佳,单位VS产甲烷量分别是CM和KW单独消化时的3.8和1.6倍。(2)在负荷率的试验研究中,在1.2~6.1g VS/Ld范围内对KW和CM混合消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在所研究负荷率范围内,容积产气率随着厨余比例增高而增高,但是单位VS产气量从0.70L/g VS下降到0.58L/gVS。综合考虑容积产气率、VS产气量、出水VFA浓度和VFA/TA比值等指标,认为在负荷率2.2g VS/L-d时消化效果最好,KW和CM混合比例为1:1。在KW含量较高时(KW和CM混合比例为3:1和6:1),丙酸浓度在酸化相和甲烷相中较高,可能是潜在的抑制因素。(3)通过两相混合消化系统,试验研究了13d总HRT下酸化和甲烷化HRT的不同分配(1d+12d,2d+11d和3d+10d)对甲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HRT相同的情况下,越容易降解的有机物所需酸化HRT越短,反之则越长。TS和VS去除量和容积产气率之间有着显著的线性关系。(4)通过两相混合消化系统,试验研究了2d酸化HRT下不同甲烷化HRT (2d+8d,2d+lld,2d+14d)下的产气情况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结果发现,在相同酸化HRT下,甲烷化HRT越长,容积产气率则越高。5、通过简化两相模型,研究了厨余和牛粪两相混合消化的动力学过程,得出了4种不同物料的动力学参数。水解速率常数ki介于0.43~0.83/d之间,随着厨余比例提高,水解速率常数也增大;此外,最大生长速率常数μm的范围是0.8~5.0/d,半饱和浓度Ks的范围为0.11--0.19g C/L。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虚拟样机的厨余车提升机构优化设计[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6(06)
- [2].探访都市“零厨余”家庭[J]. 园林 2016(11)
- [3].东江源头区典型村庄厨余废水水质分析[J]. 环境保护科学 2015(02)
- [4].智慧生活 酷酷新品秀[J]. 科学大众(小学版) 2017(04)
- [5].潮品[J]. 支点 2017(03)
- [6].Zera厨余处理器将厨余变成肥料[J]. 情感读本 2017(07)
- [7].指尖上的环保,藏在厨余里的绿色生活[J]. 分忧 2017(06)
- [8].为什么会有垃圾[J]. 中华环境 2017(08)
- [9].厨余变燃油[J]. 儿童故事画报 2020(04)
- [10].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厨余物的初步研究[J]. 饲料工业 2014(11)
- [11].厨余原料变废为宝[J]. 纺织装饰科技 2016(03)
- [12].太阳能堆肥模式下单独收集果蔬生厨余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6(19)
- [13].混菌发酵厨余物产蛋白质饲料研究[J]. 中国饲料 2013(23)
- [14].上海市餐厨垃圾理化特性研究[J]. 上海环境科学 2020(02)
- [15].无机盐对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厨余物产蛋白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14(15)
- [16].多粘芽孢杆菌发酵厨余物的初步研究[J]. 饲料工业 2014(15)
- [17].中式餐饮企业厨余问题及对策探析[J]. 江苏商论 2012(08)
- [18].10种厨余“垃圾”大变身[J]. 安全与健康 2013(05)
- [19].新型厨余垃圾处理机[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0(05)
- [20].国内厨余垃圾处理现状及主体工艺论证[J]. 广东化工 2020(12)
- [21].厨余垃圾堆肥培植及其效益分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 [22].易利用碳的添加对厨余堆肥水溶性碳氮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9)
- [23].用厨余食物生物发酵饲料饲养肉鸡试验报告[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24].浅谈厨余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建议——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 环境教育 2020(05)
- [25].北京地区厨余垃圾处理机全成本分析[J].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7(06)
- [26].果皮做酵素,养鸡吃厨余:一个北京家庭的极致环保路[J].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 2020(05)
- [27].家用小型厨余垃圾处理机的研制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32)
- [28].基于IOT思维的家庭厨余堆肥桶设计研究[J].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8(01)
- [29].养蚯蚓 灭厨余[J]. 南腔北调 2016(06)
- [30].厨余堆肥对土壤典型肥力指标的影响初探[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