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徐訏(1908年——1980年)是一位独具特色的现代作家。他一生著作颇丰,涉及小说、诗歌、戏剧、散文诸多领域且在各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50年,徐訏离开大陆远赴香港,直到1980年逝世。离开大陆前后,徐訏的剧作有着明显的区别。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徐訏离开大陆前的剧作上,对于徐訏离开大陆后的剧作,学界的研究相对薄弱且缺乏文本的深度耕犁。可以说,这些研究中存在着对于徐訏剧作认识不请和评价过低的情况。徐訏离开大陆到达香港后生活长达三十年,但是在香港生活的徐訏,始终未融入香港社会。身在异乡的漂泊感、对于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推崇、哲学和宗教的濡染构成了他在香港的基本创作背景。身在异乡的漂泊感使得他以外围的身份冷静地观照这个世界;对于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推崇则使得他始终坚持着独立思考和独立创作的状态,剧作形式丰富多样;哲学的影响贯穿了徐訏的整个创作,而宗教的影响则在其晚年的剧作中较为明显。徐訏离开大陆前的剧作,“拟未来派戏剧”能与意大利的未来派戏剧相媲美,喜剧创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超越了丁西林,是中国现代喜剧的一座高峰。徐訏多幕剧呈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悲剧色彩,其中的悲剧色彩往往又由于穿插的喜剧性段落而被调和,但从创作手法和对现实主义深度的把握上来说,都不能被认为是徐訏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徐訏离开大陆后的剧作以喜剧为主,这些喜剧可分为三类,有对于社会现象的讽刺,有徐訏对于人生哲理的感悟,还有表达了徐訏看透人生后对于美好理想的向往。这些剧作多采用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并不注重于写故事情节,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拓宽了戏剧创作的领域,但是并没有受到学界的重视。应该说,这些剧作在把握徐訏剧作的全貌和重新评价徐訏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上来说不可忽视。只有结合徐訏离开大陆后所创作的剧作,才能获得对于徐訏剧作的整体印象。以往徐訏通常因为其“拟未来派戏剧”而多被认为是一个现代派剧作家,但是“拟未来派戏剧”只是徐訏剧作很小的一个方面,并不能代表徐訏剧作的全貌,而单纯地认为徐訏是现代派剧作家或者浪漫主义剧作家都是有失偏颇的。徐訏剧作样式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徐訏并不能被武断地归为某一流派,其剧作中对于生活的富有哲理的思考在中国戏剧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是极为可贵的。徐訏应该是中国现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