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与实践

论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与实践

论文题目: 论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与实践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作者: 蒋书丽

导师: 张弘

关键词: 融会中西,吴宓,学衡派,新文化派

文献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吴宓及其所代表的学衡派是新文化运动遭遇的最大反对势力之一。针对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新文化”方案和文学革命等主张,吴宓给予了一一回应和反驳,并提出了“融会中西”的文化建设主张,而且始终将其贯穿在自己的文化观、文学观、教育观之中,构成了他自己一贯而不同的文化建设思路。 透过吴宓和新文化派的分歧进行深度挖掘,不难发现,之所以双方建设新文化的思路不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同,主要是由于双方对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所致。在吴宓看来,文化是“古今思想言论最精美者”,是经过千百年沉淀,具有永恒性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即如宗教道德,是具有本体性的根本内律,是不应该被抛弃的,更不应该把“新”“旧”作为判断文化优劣的标准。所以他的“融会中西”的思路里包含的是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即西方的古希腊人文传统和基督教精神,以及中国的儒家思想。而在新文化派眼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更多着眼的是风俗制度层面,而这在吴宓的眼里恰是枝叶,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吴宓看到的是贯穿在其中共同的人文主义精神,用他的话语表达就是人的自我完善,因此道德是他的文化思想的核心。而新文化派则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看到的是差异,是中国历来所缺乏的“民主”和“科学”。所以,从文化的共同性出发,吴宓选取的建设新文化思路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新文化派则是从文化的差异性着眼,否定旧有的,输入新近的。吴宓和新文化派产生分歧的另一个领域是儒学。在吴宓眼里,“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而在新文化派眼里,儒家思想被化约为扼杀人性的“礼教”,由于二者的各执一偏,就有了继承和批判之间的对垒。 “融会贯通”的思想贯穿在了吴宓的各种学术活动中。在文学上,他主张要经过模仿、融化,最后达到创造的境界;在教育上,他强调博雅和通识;他不仅通过比较文学的方法例证了《红楼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的伟大和优秀,而且以自己的人生作注脚诠释了他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使命。 本文即围绕着这根“中西融合”的主线展开了论述。第一部分借助吴宓和新文化派之间的分歧,阐述了吴宓建设新文化的思路,即“中西融合”;第二部分具体探讨了吴宓产生这种文化思路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资源;第三部分则是他的文化理想在文学和教育领域里的具体实践;第四部分则是从吴宓的人生选择来看他对自己的文化理想的艰难守护。 不难发现,在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里,蕴含着包容性和多元性,这是在当下面对不同民族文化所提倡的理想态度,也是保持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圈的前提条件。从这点来看,吴宓的文化理想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就不言而喻。而他逆潮流而动的清醒和执著,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文目录:

导论

一 回到问题原点

二 尚待开拓的研究空间

三 一条主线,两个方向

第一章 吴宓构建现代文化的思路和手段

第一节 辩证“新”与“旧”

第二节 继承和批判的二重奏

第三节 “文化保守主义”

第四节 两种思路,一种手段

第五节 文化论争的落脚点——道德

第二章 吴宓构建现代文化的视阈和基点

第一节 融会中西的时空视阈

第二节 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思想资源

第三节 一多并存:吴宓文化观的哲学支点

第三章 吴宓文化理想的实践场域——文学和教育

第一节 宏大的文学视野

第二节 比较视野下的红学研究

第三节 坚守在古典诗歌的王国里

第四节 博雅和通识——吴宓的教育观

第四章 以人生作注脚

第一节 在立功与立言之间的徘徊

第二节 旧道德与新典范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4

相关论文

  • [1].制衡·融合·阻抗[D]. 王雪明.复旦大学2008
  • [2].再生与流变[D]. 白春超.河南大学2003
  • [3].庞德与中国文化[D]. 王文.苏州大学2004
  • [4].现代与反现代张力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 张德明.四川大学2004
  • [5].现代新儒学文化视野中的梁实秋[D]. 刘聪.山东师范大学2005
  • [6].跨文化视野中的欧文·白璧德[D]. 于海冰.北京语言大学2006
  • [7].学术网络、知识传播中的文学译介研究[D]. 刘霁.复旦大学2007
  • [8].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研究[D]. 张高杰.兰州大学2008

标签:;  ;  ;  ;  

论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