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3;2洛阳市环保局老城环保分局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思考和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几点对策,可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打开新局面。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已经实行了三十多年,在实践工作开展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主要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通过预防生态环境恶化的对策,来控制污染现象的加剧,对于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行环境影响评价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实际需求,迫切的需要完善和创新。尽管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评价机制不完善、执行体制不健全、评价支撑体系薄弱的问题,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由此看来,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分析
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破坏,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为了谋求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开展环境保护成为各国的共识。就环境保护工作本质来看,应该是在环境质量下降之前就做出合理的保护措施,来控制环境污染加剧的状况,而环境治理则是对已经污染的环境进行改善,先污染后治理。所以说,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但是两者又都需要在充分把握环境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应对措施[1]。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提升环境保护能动性的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能够有效调动人们环境保护积极性,从而自觉参与到控制生存环境活动中来,根据环境保护要求来制定合理的计划方法,服务于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理性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环境情况进行合理评价,从而根据环境发展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应对措施。
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对策
(一)建立污染排放控制指标体系,变被动为主动
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环境监测网络,能够更加实时、全面的收集环境信息,为环境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现状来看,整体成效不高,处于被动地位,开发项目只有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环境评价,所以导致很多环境影响评价更多的是根据治理方案开展的,为了确定项目开发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选择合理的预防措施,这样做法并不能从宏观角度上起到作用。环境可行性研究更多的是在确定项目开发地址后的可行性阶段开展的研究分析工作,同环境影响评价之间联系较少[2]。针对此类情况,政府应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重视程度,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将环境保护落实到实处。
(二)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
国外大量实践表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内容是对项目建设的替代方案分析,不同规模的开发项目对环境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环境影响评价则是寻找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统一的最佳方案。项目替代方案在对一个具体项目实施之前,需要对项目开发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将项目选址、材料、技术、环境等因素均纳入其中进行考虑。但是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对于替代方案重视程度较低,致使很多决策机构没有更多选择机会,做出更加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所以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本质内涵,进一步在立法中完善替代方案环境影响内容。
(三)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度
公众参与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到环境影响评价成效,在此方面,日本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积极性非常高,并且不仅仅局限在当地公众,还包括日本任何地方居住的民众,均可以对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应具体化,能够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的公众,有针对性选择合理的公众参与方法。政府应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论证,规避不切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出现,专家实践论证得出的结果,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确保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准确性[3]。其次,要规范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让建设单位真正作为主体来主持该项工作,并且要对公众参与工作及结果的真实性、可信性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和回访制度,以使公众参与真正落到实处。
(四)建立环评激励责罚机制,落实行政问责制度
严格环评机构的门槛准入,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审批分区管理和差别化管理。建立环境影响评价考核指标,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激励与责罚机制,完善“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制度,推进落实重大环境影响事件的问责制,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在“节能减排”和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战略中的作用。
(五)强化技术支撑能力,提高环评系统的联动性
完善各类导则、规范、标准,优化环评预测和评价方法,研究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制定和完善国家和地方环境准入条件,建立环境影响基础资料数据库。加强环评从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技术评估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发了在环评界限不明确,实际操作较为复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质量偏低,敷衍了事的现象,未能严格遵循审批程序等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环境保护成效。针对此类问题,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环保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华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治机制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14(3):232-236.
[2]童健,李科林,王平等.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7):195-200.
[3]白雁斌;马志成;温玉彪.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10(9):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