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

论文摘要

管理层收购自从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以来,就一直是争论的热点。本文认为管理层收购的核心问题是能否提高目标公司的经营绩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文采用主成分法,对1997至2004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是否改善目标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首先,把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与未实施MBO的可比上市公司进行配对检验,发现实施MBO的目标公司的经营绩效并未优于未实施MBO的可比上市公司。接着,在目标公司实施MBO前一年到实施MBO后第三年这个期间内,把目标公司各年度经营绩效进行配对检验,发现目标公司实施MBO后的经营绩效也未优于其实施MBO以前。因此本文认为:短期内管理层收购没有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特殊性角度,分析了短期内管理层收购没有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的原因。首先,MBO相关法律和体制不完善,导致诸如目标公司无法获得收购借款的利息抵税利益等问题。其次,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有较强的机会主义倾向,套利成为机会主义管理层的一种可能的选择。最后,管理层缺乏整合意识、忽视MBO后的整合。针对这些因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第二章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分析
  • 2.1 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
  • 2.1.1 管理层收购的概念
  • 2.1.2 管理层收购的一般特征
  • 2.2 管理层收购改善绩效的理论分析
  • 2.2.1 解析管理层收购改善绩效的三个视角
  • 2.2.2 管理层收购改善绩效的间接原因
  • 2.2.3 管理层收购改善绩效的直接原因
  • 2.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 3.1 MBO绩效的评价方法
  • 3.1.1 绩效评价方法比较
  • 3.1.2 主成分法的原理
  • 3.2 实施 MBO与未实施 MBO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配对检验
  • 3.2.1 样本选择
  • 3.2.2 选取若干财务指标建立指标体系
  • 3.2.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3.2.4 经营绩效的配对检验
  • 3.3 目标公司实施 MBO前后经营绩效的比较分析
  • 3.3.1 样本选择和财务指标的选择
  • 3.3.2 构建相关年度的综合评价函数
  • 3.3.3 收购后与收购前各年度公司绩效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实证研究结果的定性分析
  • 4.1 管理层收购的相关法律与机制不完善
  • 4.1.1 明晰产权是主要动因,具有较强的补偿性
  • 4.1.2 融资渠道狭窄
  • 4.1.3 目标公司无法获得收购借款的利息抵税利益
  • 4.1.4 小结
  • 4.2 道德风险:管理层有较强的机会主义倾向
  • 4.2.1 通过盈余管理降低收购价格
  • 4.2.2 运用强大的交易能力降低收购价格
  • 4.2.3 出售资产增加可供分配的现金
  • 4.2.4 采用高派现政策套现
  • 4.2.5 溢价转让股权套现
  • 4.2.6 小结
  • 4.3 忽视整合:仅仅 MBO是不够的
  • 4.3.1 内部资源整合
  • 4.3.2 外部资源整合
  • 4.3.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目标公司参与实质对赌效力问题新探[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对赌:如何治理目标公司[J]. 法人 2019(10)
    • [3].投资并购尽职调查操作指引[J]. 中国总会计师 2017(07)
    • [4].对赌协议类型化分析及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5].目标公司特征识别研究及其改进[J]. 华东经济管理 2012(06)
    • [6].论上市公司收购中的中小股东保护——以目标公司为视角[J]. 当代法学 2008(01)
    • [7].中国忠旺拟以46亿元出售忠旺铝材料100%股权[J]. 铝加工 2020(03)
    • [8].探析财务尽职调查方法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J]. 中国商论 2020(15)
    • [9].浅析目标公司反收购行为决策权的分配[J]. 中国证券期货 2012(05)
    • [10].控制权转移、股权结构与目标公司绩效——来自深、沪上市公司2001—2009的经验数据[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8)
    • [11].股市并购中目标公司财富效应实证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09(03)
    • [12].目标公司在对赌协议中提供担保的效力认定[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3].能源投资项目 “尽调”是重中之重[J]. 法人 2019(12)
    • [14].社会责任感、区域市场环境与目标公司绩效——来自企业并购的证据[J]. 财会月刊 2020(18)
    • [15].目标公司股份回购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以反收购策略为视角[J]. 宜宾学院学报 2013(07)
    • [16].公司并购中目标公司绩效问题研究[J]. 经济问题 2011(06)
    • [17].特殊重组中目标公司股东税收待遇及相关问题[J]. 财会月刊 2015(09)
    • [18].反收购强度与公司控制权防御[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0(01)
    • [19].论股东与目标公司约定回购的判定规则[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5)
    • [20].目标公司董事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分歧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1].目标公司反收购决定权归属的模式初探[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12)
    • [22].股东行动主义对财务报告和薪酬影响的回顾综述——以美国目标公司为例[J]. 财经界(学术版) 2013(12)
    • [23].试论公司并购中目标公司少数股东利益的保护——以上市公司收购为研究对象[J]. 法制与社会 2011(07)
    • [24].比较法视角下恶意收购的内涵、兴起原因与正向功能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 2017(07)
    • [25].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研究[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4(06)
    • [26].并购重组实务:法律尽职调查[J]. 首席财务官 2017(10)
    • [27].企业反敌意收购的价值选择[J]. 商场现代化 2016(18)
    • [28].目标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产权性质与并购绩效[J]. 金融研究 2014(07)
    • [29].我国目标公司反收购权的立法完善[J]. 理论界 2008(06)
    • [30].浅析企业并购前的尽职调查[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01)

    标签:;  ;  ;  ;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