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蝶蛹金小蜂和丽蝇蛹集金小蜂毒液的生化特性与生理功能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作者: 张忠
导师: 胡萃,叶恭银
关键词: 蝶蛹金小蜂,丽蝇蛹集金小蜂,毒液,电泳,质谱分析,菜粉蝶,柑桔风蝶,血细胞,延展,存活,包囊反应,非免疫系统组织,非寄主昆虫,昆虫细胞系,表皮蛋白,表皮可溶性蛋白,表皮碳氢化合物,表皮脂类,脂肪体,血淋巴,蛋白质,脂类,氨基酸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针对国内外有关寄生蜂毒液性质与功能研究主要限于姬蜂科和茧蜂科,而有关其它科寄生蜂研究甚少之现状,特对隶属金小蜂科的蝶蛹金小蜂和丽蝇蛹集金小蜂毒液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果概括如下: 1 蝶蛹金小蜂成蜂生殖系统抑制寄主细胞免疫因子的确定 蝶蛹金小蜂卵巢、卵子、输卵管、睾丸和雄性附腺提取物处理其寄主菜粉蝶蛹和柑桔凤蝶蛹血细胞后,其细胞延展率、死亡率及对Sephadex A-50微珠的包囊率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而雌蜂毒液则可显著抑制血细胞延展及对Sephadex A-50微珠的包囊,并引起血细胞的显著死亡。可见,蝶蛹金小蜂毒液是抑制其寄主血细胞免疫的主要因子。此蜂毒液的功能显然不同于具多分DNA病毒(PDV)的茧蜂或姬蜂。 2 两种金小蜂毒器官发育动态及其与卵子发育的关系 饲以蜂蜜的蝶蛹金小蜂和丽蝇蛹集金小蜂雌蜂发育过程中,毒腺长度变化不大,毒囊变化明显,雌蜂刚羽化时,毒囊形态较瘪,随雌蜂的发育毒囊体积迅速膨大,蛋白含量迅速增加,3d后稳定于一定水平,并持续至死亡。未喂食蜂蜜水的蝶蛹金小蜂发育过程中,毒腺长度变化不明显,毒囊发育相对较慢,雌蜂寿命明显缩短。交配和喂食蜂蜜水对蝶蛹金小蜂和丽蝇蛹集金小蜂雌毒腺长度均无显著影响,交配不影响两种金小蜂雌蜂毒囊大小和毒液蛋白含量,但喂食蜂蜜水对此可产生显著正面影响。 喂食蜂蜜水并正常交配的蝶蛹金小蜂毒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发育与其卵巢中成熟卵的数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其卵巢中Ⅰ级卵和Ⅱ级卵的数量成负相关关系。毒器官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发育也呈现相应的线性关系。丽蝇蛹集金小蜂毒囊直径发育与其卵巢中Ⅱ级卵数量存在相关关系,毒器官其它组分与卵巢中各级卵数量均无线性相关关系。毒器官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发育呈线性关系。 3 两种金小蜂毒液的蛋白组成及分子特性 蝶蛹金小蜂毒液蛋白的梯度PAGE电泳结果显示由12条谱带组成,分子量为17.47~879.67kDa,其中7条带大于100kDa,蛋白含量以分子量为558.64kDa、308kDa和178.17kDa的三条蛋白谱带为主。丽蝇蛹集金小蜂毒液蛋白的梯度PAGE图谱由9条带组成,分子量为17.62~809.94kDa,其中以分子量为246.20kDa蛋白含量为最高。SDS-PAGE分析表
论文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寄生蜂毒液蛋白性质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1 寄生蜂毒器官的形态及分泌模式
2 寄生蜂毒液的组分与性质
3 寄生蜂的毒液的生理功能
3.1 抑制寄主免疫
3.2 调控寄主的生长发育
3.3 调节寄主的内分泌
3.4 营养调控
3.5 抑制寄主生殖系统的发育
3.6 麻痹作用及对神经传导的阻断
4 寄生蜂毒液应用前景展望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二章 蝶蛹金小蜂成蜂生殖系统抑制寄主细胞免疫因子的确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寄生蜂成蜂生殖系统各部分的解剖
1.3 对血细胞延展和存活影响的测定
1.4 对血细胞包囊作用影响的测定
1.5 寄生次数对蝶蛹金小蜂卵被包囊率的影响
2 结果
2.1 生殖系统各组成部分对两种寄主血细胞的影响
2.2 寄生次数对蝶蛹金小蜂卵被包囊率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两种金小蜂毒器官发育及其与卵子发育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毒腺及卵发育的测定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毒腺的发育
2.2 毒器官发育及其与卵子发育的关系
3 讨论
第四章 两种金小蜂毒液的蛋白组成及分子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两种金小蜂毒液的蛋白质组成
1.3 蝶蛹金小蜂毒液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中部分蛋白点的质谱鉴定
1.4 蝶蛹金小蜂毒液活性组分的初步确定
2 结果
2.1 两种金小蜂毒液蛋白的组成及蝶蛹金小蜂毒液部分蛋白的质谱鉴定
2.2 蝶蛹金小蜂毒液活性组分的初步确定
3 讨论
第五章 影响两种金小蜂毒液活性的理化因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毒液的处理
1.3 处理后毒液活性的测定
2 结果
2.1 温度
2.2 酸度
2.3 表面活性剂
2.4 蛋白酶
2.5 盐浓度
2.6 有机溶剂
2.7 菜粉蝶4龄幼虫口腔分泌物及中肠液
3 讨论
第六章 两种金小蜂毒液中酶组成与酶活力变化的时间动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酶的测定
1.3 两种金小蜂毒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2 结果
2.1 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
2.2 酯酶
2.3 广谱蛋白酶
2.4 磷酸二酯酶
2.5 磷酸酯酶A
3 讨论
第七章 毒液对菜粉蝶蛹血细胞数量、组成、延展、存活与包囊行为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寄生和毒液注射
1.3 血细胞的分类与计数
1.4 血细胞延展率和存活率测定
1.5 血细胞包囊作用的测定
1.6 寄生和注射毒液前后菜粉蝶蛹细胞基因组电泳分析
2 结果
2.1 对菜粉蝶蛹血细胞数量及组成的影响
2.2 对血细胞延展及存活的影响
2.3 寄生和注射毒液前后菜粉蝶蛹血细胞基因组的电泳分析
2.4 对血细胞包囊作用的影响
3 讨论
第八章 毒液对蝶蛹金小蜂两种寄主不同虫态血细胞延展、存活与包囊行为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毒液提取
1.3 毒液对寄主血细胞延展和存活影响的测定
1.4 毒液对血细胞包囊作用影响的测定
2 结果
2.1 菜粉蝶幼虫和蛹活体血细胞
2.2 柑桔凤蝶幼虫和蛹活体血细胞
2.3 菜粉蝶幼虫和蛹离体血细胞
2.4 柑桔凤蝶幼虫和蛹离体血细胞
2.5 菜粉蝶幼虫和蛹血细胞包囊作用
2.6 柑桔凤蝶幼虫和蛹血细胞包囊作用
3 讨论
第九章 蝶蛹金小蜂毒液对两种寄主血细胞酚氧化酶活性及血淋巴黑化作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毒液微注射
1.3 血淋巴的取样
1.4 血细胞的酚氧化酶染色
1.5 血淋巴黑化作用的测定
1.6 菜粉蝶蛹血淋巴离体黑化作用
2 结果
2.1 血细胞酶氧化酶活性
2.2 血淋巴黑化作用
2.3 血淋巴离体黑化作用
3 讨论
第十章 毒液对菜粉蝶非免疫系统组织细胞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菜粉蝶蛹不同组织细胞的分离、培养与观察
2 结果
3 讨论
第十一章 毒液对蝶蛹金小蜂非寄主昆虫血细胞及昆虫细胞系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毒液的提取
1.3 昆虫血细胞的离体培养
1.4 昆虫细胞系的培养
2 结果
2.1 非寄主昆虫血细胞延展
2.2 昆虫细胞系
3 讨论
第十二章 蝶蛹金小蜂毒液对两种寄主蛹表皮主要物质含量与组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寄生及注射毒液
1.3 表皮的制备
1.4 表皮蛋白和可溶性蛋白提取及含量测定
1.5 表皮脂类的测定方法
1.6 表皮碳氢化合物的提取及检测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表皮蛋白和表皮中可溶性蛋白
2.2 表皮脂类
2.3 表皮碳氢化合物
3 讨论
第十三章 蝶蛹金小蜂毒液对寄主蛹血淋巴和脂肪体中蛋白质与脂类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寄生及注射毒液
1.3 蛋白质含量测定
1.4 脂类含量测定
2 结果
2.1 菜粉蝶蛹血淋巴及脂肪体中蛋白质与脂类
2.2 柑桔凤蝶蛹血淋巴及脂肪体中蛋白质与脂类
3 讨论
第十四章 蝶蛹金小蜂毒液对菜粉蝶蛹血淋巴中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取样方法
1.3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总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附录
附录 博士生期间发表文章
发布时间: 2005-07-22
参考文献
- [1].滞育诱导和营养传递对丽蝇蛹集金小蜂耐寒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 李玉艳.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相关论文
- [1].蝶蛹金小蜂毒液蛋白质组与四个毒液蛋白生理功能的分析[D]. 王磊.浙江大学2012
- [2].丽蝇蛹集金小蜂毒液蛋白组分的鉴定及PACIFASTIN类和KAZAL类基因的功能分析[D]. 钱岑.浙江大学2013
- [3].蝶蛹金小蜂寄生对菜粉蝶蛹细胞免疫与生理代谢的影响[D]. 张倩倩.浙江大学2009
- [4].蝶蛹金小蜂毒液分子特性及其调控寄主分子机理的研究[D]. 朱家颖.浙江大学2009
- [5].蝶蛹金小蜂毒液抑制菜粉蝶蛹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研究[D]. 方琦.浙江大学2010
- [6].蝶蛹金小锋卵巢发育和卵黄发生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D]. 吕慧平.浙江大学2002
- [7].菜蛾盘绒茧蜂调控寄主小菜蛾的生理机制研究[D]. 白素芬.浙江大学2003
- [8].颈双缘姬蜂调控寄主小菜蛾的生理机制研究[D]. 郦卫弟.浙江大学2005
- [9].蝶蛹金小蜂卵黄发生与卵子发生的生理与分子基础[D]. 董胜张.浙江大学2007
- [10].蝶蛹金小蜂毒液的生理功能及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的研究[D]. 吴玛莉.浙江大学2008
标签:蝶蛹金小蜂论文; 丽蝇蛹集金小蜂论文; 毒液论文; 电泳论文; 质谱分析论文; 菜粉蝶论文; 柑桔风蝶论文; 血细胞论文; 延展论文; 存活论文; 包囊反应论文; 非免疫系统组织论文; 非寄主昆虫论文; 昆虫细胞系论文; 表皮蛋白论文; 表皮可溶性蛋白论文; 表皮碳氢化合物论文; 表皮脂类论文; 脂肪体论文; 血淋巴论文; 蛋白质论文; 脂类论文; 氨基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