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由于其优良的传热性、导电性、表面活性和催化性能,纳米银在光学、催化、微电子、生物传感、抗菌等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传统方法在制备纳米银的过程中使用的强还原性物质容易引起环境污染,并且在加入还原剂的同时还需要加入其他试剂作为分散剂等使用,这使反应过程中参数控制更加复杂。为克服以上不足,改进纳米银的制备方法,使制备过程更加环保、更加简单、成本更低,本文中采用了天然生物高分子同时作为还原剂和分散剂的方法。天然生物高分子是一种环保的试剂,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材料等领域。使用天然生物高分子作为原料一方面使制备过程不会产生对环境的损害,同时只采用一种试剂也减少了反应过程中试剂的用量,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反应过程。本文首先采用富含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的丝胶蛋白(SS)作为还原剂和分散剂合成了尺寸均匀且呈单分散的纳米银颗粒,并进一步研究了利用桑蚕丝加工中用纯碱脱胶后的脱胶溶液作为原料来合成纳米银,并用MIC值(阻碍细菌繁殖的抗菌剂最小浓度)评价了其抗菌性能。由于SS只能制得球形的纳米银,而各向异性的纳米银如片状纳米银具有与球形纳米银不同的性能,最后本文采用透明质酸(HA)这一黏多糖制备了片状的纳米银,通过显微拉曼检测了该片状纳米银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性能。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制备的粒子的形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用SS在75°C、pH=11、SS/Ag+为0.025/1、反应2 h后可以得到粒径在5 nm左右分散性良好的球形纳米银颗粒,该颗粒在室温下放置2个月未见沉淀。SS含量为1%的桑蚕丝脱胶溶液恰好与12.5 mM Ag+完全反应,在反应温度为75°C、pH=11、丝胶蛋白含量为1%的桑蚕丝脱胶溶液与12.5 mM Ag+反应后得到的纳米银颗粒平均粒径为16.3 nm,该颗粒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25 ppm和55 ppm。在反应温度为70°C、pH=11,HA/Ag+为0.05/1下反应2 h制得晶种,然后将晶种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70°C下陈化48 h后得到了片状的纳米银,该片状的纳米银具有优良的SERS性能。综上,本文成功的利用两种天然生物高分子丝胶蛋白和透明质酸既做还原剂又做分散剂合成了球形和片状的纳米银颗粒,并利用丝胶蛋白的实验结果,探索了桑蚕丝脱胶溶液的再利用,同时也发现相对于球形颗粒,片状纳米银颗粒具有优良的SERS性能。本研究为纳米银的环保制备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同时也为纳米材料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对于纳米材料这一新兴产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纳米银颗粒的制备工艺[J]. 广东化工 2014(21)
- [2].液相辐射还原过程中纳米银颗粒的形貌与尺寸控制[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0(01)
- [3].纳米银颗粒的两种制备方法[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09)
- [4].树枝状纳米银颗粒的制备与电活性[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2(04)
- [5].真空镀膜法制备纳米银颗粒膜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的研究[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7(02)
- [6].使用顺势疗法药物商陆的母酊剂从硝酸银中快速绿色合成纳米银颗粒(英文)[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2(05)
- [7].典型环境及生物因子对商品化纳米银颗粒稳定性的影响[J]. 科学通报 2011(01)
- [8].香港大学研究发现纳米银颗粒能抑制乙肝病毒[J]. 大众科技 2008(05)
- [9].纳米银颗粒对游仆虫细胞结构的影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0)
- [10].纳米银的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表征及其测定[J]. 分析化学 2014(11)
- [11].纳米银颗粒掺入的导电聚合物墨水导电性研究[J]. 包装工程 2018(07)
- [12].水热法制备纳米银颗粒的试验研究[J].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18(03)
- [13].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颗粒的研究[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4(06)
- [14].纳米银颗粒体外杀灭铜绿假单胞菌效应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16)
- [15].纳米银颗粒在模拟体液中的表面吸附特性[J]. 无机化学学报 2008(11)
- [16].水热法制备纳米银及其反应时间优选[J]. 广东化工 2020(04)
- [17].纳米银抗菌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0(08)
- [18].黄芪制备纳米银材料的抑菌性能研究[J].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9(04)
- [19].纳米银颗粒包覆氧化铝的制备及其硅胶复合材料热导率[J]. 当代化工 2017(10)
- [20].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银颗粒[J]. 化工新型材料 2012(11)
- [21].纳米银掺杂的液晶/聚合物全息光栅中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4(02)
- [22].纳米银抗菌性能的研究现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02)
- [23].纳米银颗粒表面增强荧光效应与其覆盖率的关联[J]. 光电子.激光 2012(02)
- [24].羟基功能化纳米银的制备及性能[J]. 印染助剂 2016(09)
- [25].糊精做稳定剂的纳米银颗粒的制备及其在不同溶液中的杀菌性研究[J]. 广东化工 2013(10)
- [26].PVP辅助制备单分散纳米银颗粒研究[J].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7(03)
- [27].不同水环境对纳米银颗粒聚集体粒径大小及界面电势的影响(英文)[J]. 无机化学学报 2012(04)
- [28].树莓多糖绿色合成纳米银颗粒的表征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29].纳米银颗粒改性釉质粘结树脂的体外抗菌效果[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04)
- [30].哥斯达黎加研制出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银颗粒[J]. 中国食品学报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