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当今时代是知识创新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进程。借助科技指标的研究可以准确地把握科技活动及其与社会、经济相互影响的状况,为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管理、决策服务。山东省科技主要指标的比较研究目的在于从山东省科技资源总量和实力出发,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通过省际对比和综合评价,找到山东省的科技相对优势及差距、问题,提出山东省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方略,有助于山东省科技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科技政策的制定。基于这一前提,本文重点聚焦在在科技兴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山东省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揭示山东省科技活动的特征。在进行分析时,主要运用的是《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7》及《山东科技统计年鉴2007》以及《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的数据,选取了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辽宁省、陕西省这九个科技工作优秀的省市同山东省进行比较。首先,本文简单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本文的内容框架。其次建立了科技主要指标的框架体系,阐述了科技主要指标选择的原则,然后根据科技主要指标选择的原则建立了科技主要指标的比较体系,并简单介绍了科技主要指标评价的方法——因子分析法。本文比较了山东省综合科技主要指标,通过十省市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活动产出和科技活动产出效率四个方面35个指标的比较及其科技主要指标的综合排序分析山东省科技的总体情况。最后提出山东省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浙江召开全省三季度科技创新形势分析工作例会 科技支撑明显增强 科技指标稳步回升[J]. 今日科技 2020(10)
- [2].从主要科技指标看云南的创新与发展[J]. 云南科技管理 2016(03)
- [3].《中国科技指标(2003—2010)》选摘[J]. 中国科技论坛 2012(02)
- [4].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优化我省创新生态[J]. 乡音 2020(10)
- [5].从科技指标看韩国科技实力[J].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7)
- [6].海洋领域主要科技指标辨析[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09)
- [7].全球主要国家(地区)研发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分析[J]. 中国科学基金 2018(04)
- [8].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创新成果表现“抢眼”[J]. 产业创新研究 2020(19)
- [9].从主要科技指标看贵州的科技创新能力与面临的挑战[J].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10].“十一五”甘肃科技指标发展变化情况研究[J]. 甘肃科技 2011(19)
- [11].基于XML的科技指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 甘肃科技 2014(20)
- [12].广东省科技产出能力分析研究——兼与长三角地区科技产出能力比较[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06)
- [13].科技指标体系研究与系统实现[J]. 软件产业与工程 2010(06)
- [14].主要科技领域国际权威奖项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 情报学报 2019(09)
- [15].科技支撑转型发展 创新撬动经济升级[J]. 安徽科技 2014(03)
- [16].从主要科技指标看我国自主创新面临的内外部环境[J]. 中国科技论坛 2010(12)
- [17].吉林省科技产出情况分析与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5)
- [18].基于科技指标分析的广东科技竞争力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02)
- [19].征稿简则[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2)
- [20].数语[J]. 中国农村科技 2015(05)
- [2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率先重返全省第一方阵[J]. 安徽科技 2013(07)
- [22].重庆江北区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取得实效[J]. 硅谷 2013(05)
- [23].中国科技活动态势分析[J]. 科学新闻 2011(08)
- [24].我国各地区科技活动水平的因子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09(23)
- [25].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研究报告(2009年度)[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0(12)
- [26].宏观经济领域科技需求及其指标体系[J]. 改革 2008(05)
- [27].外向R&D国际化:提高我国企业创新效率的一种途径[J]. 科学学研究 2008(06)
- [28].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12)
- [29].从《科学与工程指标》看世界科技创新格局[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8(01)
- [30].从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出发 设置“十二五”规划科技核心指标[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