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对肺部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18)F-FDG PET/CT对肺部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论文摘要

18F-FDG PET/CT对肺部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前言肺癌在大多数国家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球范围内新增肺癌约66万例,在我国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治疗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此,如何鉴别肺内结节病灶的良恶性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PET/CT是从形态学角度及对细胞代谢水平的诊断方法,并能避免有创检查带来的痛苦与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PET/CT对肺内结节性质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病例资料:临床怀疑或检查发现肺部病变患者74例,进行3-14个月的随访,恶性患者55例,良性患者19例。2.仪器及检查方法:GE公司Discovery TMLS-16 PET/CT一体机,显像剂为18F-FDG,注射剂量为222~555MBq。GE公司MINItrace加速器。患者于检查前禁食4-6小时,静脉注射前常规测量血糖。18F-FDG静脉注射后静卧60min;利用螺旋CT进行透射扫描。PET发射扫描视野范围从颅顶至股骨上段,采用3D扫描,6-7个床位,每个床位采集3~4min。3.PET/CT检查观察:①肺病灶的SUVmax≥2.5,②延迟显像SUVmax升高明显(≥20%~30%)并参考1.25mm薄层CT征象,③根据定位CT图像对病灶进行定位,同时将每个恶性病灶从中心至各胸壁做SUVmax变化曲线,并将其与良性病灶及正常体检者的曲线进行对比观察,综合上述标准的诊断结果为最终的PET/CT诊断结果。4.统计学处理:将恶性、良性及完全正常曲线用目测法比较。评价薄层CT病灶各种征象差别的显著性用x2检验,统计软件为SPSS10.0。结果结合PET图像SUVmax、延迟SUVmax增高情况及薄层CT的典型征象综合最终PET/CT诊断恶性病灶共57例,其中真阳性54例,假阳性3例;良性病灶共17例,其中真阴性16例,假阴性1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84.2%,94.6%,94.7%及94.1%。讨论18F-FDG PET显像可通过观察组织内FDG摄取量而确定其性质,恶性肿瘤FDG摄取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良性病变,故其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其重要作用。以往的大量关于PET/CT肺癌的诊断在上主要是以SUV为半定量标准,但SUV也可以受到其它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良恶性病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叉。因此并不能单纯以SUV作为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唯一标准。以往的PET/CT中的CT主要作用为定位,而本组研究应用16层CT与PET进行同机采集,重建至厚度为1.25mm图像,进一步从解剖形态上增加了PET/CT对肺癌的诊断信息。本研究以曲线的形式间接反映病灶SUV与正常组织相对比,从SUV空间变化的角度反映病灶摄取核素的相对水平,因为肺原发性恶性肿瘤其对病灶周围肺组织都有一定的侵犯,而受侵犯的肺组织代谢功能的改变往往要早于解剖形态的改变,SUV是反映组织代谢水平的定量指标,SUV变化曲线反映了从病灶中心至各胸壁间肺组织的代谢变化情况,曲线下降的幅度和坡度与肿瘤边缘的形态及侵袭程度直接相关,从而更直观的显示了肿瘤周围肺组织的代谢情况,间接提示恶性肿瘤组织侵袭情况。讨论应用PET/CT对肺部病灶鉴别诊断时,利用常规显像的SUVmax、延迟SUVmax及从病灶中心至各胸壁做SUVmax变化曲线来观察其代谢的空间变化情况,更直观的观察肿瘤病灶对周围肺组织的侵袭情况;再利用薄层CT(层厚1.25mm)图像来观察病灶的外形、密度及边缘形态等,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准确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论文目录

  • 一、摘要
  • 中文论著摘要
  • 英文论著摘要
  • 二、英文缩略语
  • 三、论文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五、参考文献
  • 六、附录
  • 综述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18)F-FDG PET/CT对肺部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