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产权改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明晰企业产权,实行多元化产权主体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政策的实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成为必然要求。当前,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不仅是理顺企业内部各产权主体关系的内在要求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实现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的关键因素。然而,作为国有企业内部两大产权主体的物质资本产权和劳动力产权并没有同步、协调发展,物质资本产权凌驾于劳动力产权之上,“资本雇佣劳动”现象存在,劳动力产权残缺问题凸显,引发了大量的社会冲突。从理论层面来看,广大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应当确立劳动力产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应有的地位。需要汲取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并借鉴国外实践过程中蕴含的人力资本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分享制经济理论等为劳动力产权确立提供理论支撑。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进程来看,劳动力产权并没有和物质资本产权同步发展,而是以产权残缺的状态存在,具体表现为:物质资本产权与劳动力产权地位不平等;劳动力产权中的使用权、支配权受物质资本产权侵害;劳动力产权中的剩余索取权缺失;劳动力产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没有话语权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政策对劳动力产权的忽视;劳动者权益“表达”渠道不畅。为解决国有企业劳动力产权残缺问题,一方面应以地位平等、收入公平为原则,在国有企业内部构建联合产权制度,保障物质资本产权与劳动力产权平等、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制定相应的对策。具体对策包括:(1)确立劳动力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平等的思想。(2)完善保护劳动力产权的法律制度。(3)完善现行分配政策,提高劳动者收入。(4)强化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功能,积极推进集体谈判制度建设等。由此使得国有企业改革中劳动力产权得到应有的地位、实现完整发展。国有企业发展是物质资本产权和劳动力产权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相互协调、缺一不可。只有劳动力产权残缺问题得到解决,国有企业才能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一)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二)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三) 研究流程和方法(四) 本文研究重点和可能的创新点一、劳动力产权的相关理论(一) 产权的含义1. 西方产权学派对产权含义的理解2. 马克思对产权含义的认识(二) 劳动力产权1. 劳动力产权的含义2. 劳动力产权的内容3. 劳动力产权的性质4. 劳动力产权的核心5. 劳动力产权的特点二、国有企业中确立劳动力产权的理论依据(一) 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二)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三) 人力资本理论(四) 利益相关者理论(五) 分享制经济理论三、国有企业中劳动力产权残缺的现状(一) 当前国有企业中劳动力产权残缺的表现1. 资本雇佣劳动力,资本产权与劳动力产权地位不平等2. 劳动力产权中的使用权、支配权受资本产权侵害3. 劳动力产权中的剩余索取权缺失4. 劳动力产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没有话语权(二) 国有企业劳动力产权残缺的原因1. 国企产权改革政策对劳动力产权的忽视2. 劳动者权益“表达”渠道不畅3. 收入分配政策倾斜导致劳动力产权收益权受损四、完善劳动力力产权制度设计——构建联合产权制度(一) 构建联合产权制度的原因1. 单一物质资本产权制度的弊端2. 单一劳动力产权制度的局限性(二) 联合产权制度的原则1. 产权地位平等原则2. 分配公平原则(三) 联合产权制度的内容设计1. 联合产权制度下的企业产权关系重构2. 联合产权制度下的企业权力机构(四) 联合产权制度的治理机制(五) 构建联合产权制度的意义1. 有利于维护劳动力产权的完整性2. 有利于缩小企业内部收入差距3. 有利于和谐企业的构建五、完善劳动力产权的对策(一) 确立劳动力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平等的思想(二) 完善保护劳动力产权的法律制度1. 国家运用法律、法规强化对劳动力产权的保障2. 国有企业加强企业内部法制保障3. 劳动者提高个人的维权能力(三) 完善现行分配政策,提高劳动者收入(四) 强化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功能,积极推进集体谈判制度建设1. 平等协商,积极推进集体谈判制度建设2. 民主监督,保障劳动者参与权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国有企业论文; 劳动力产权残缺论文; 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