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L-肉毒碱(L-Camitine,CN)又叫L-肉碱、维生素BT、左卡尼汀,化学名称为L-β-羟基-γ-三甲胺丁酸。L-肉碱是一种基本的细胞成分.主要位于线粒体内膜上,是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的运输载体。自从1973年Engel报告第一例人类CN缺乏症(CD)以来,有关L-肉碱的生理生化,CD的病理和临床报告日渐增多,成为临床医学和营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L-肉碱作为药物治疗由CD引起的各种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生产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对于L-肉碱的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生产L-肉碱的方法中,酶转化法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产品安全性高等特点,是较有吸引力的方法。在酶转化法中,L-肉碱脱氢酶(EC 1.1.1.108)是所需要的一个重要的酶,因此它的性质对该方法的使用和推广非常重要。虽然已有少量文献对此类酶进行了报道,但在这些已报道的酶中,大多数都存在着酶活和专一性不高的问题。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产L-肉碱脱氢酶菌株L-3,对其进行了系统地分类学鉴定,并研究了该菌株产L-肉碱脱氢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该酶的纯化和对酶性质研究。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菌株的筛选分离及鉴定经过富集培养划线分离纯化后,得到了一株能够生产L-肉碱脱氢酶的菌株,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学研究,生理生化测定,16SrD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菌株L-3属于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2、菌株产酶发酵研究对菌株L-3产酶发酵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摇瓶培养试验,以测定菌体生长量、酶活性为指标,确定了该菌株产酶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培养基组成:0.5%L-肉碱,0.2%葡萄糖,0.2%K2HPO4·3H2O,0.05%KH2PO4,0.05%MgSO4·7H2O,1.0%(v/v)微量元素(包括5.2%ZnSO4,5.0%FeSO4·7H2O,5.0%CuSO4·7H2O和0.05%MnSO4·H2O),pH 6.5。培养温度30℃,装液量为100 mL三角瓶装20 mL培养基,于120 rpm转速下培养24 h。在上述培养条件下发酵,发酵液的酶活可达1.46U/ml。3.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在发酵罐中培养10L菌液,离心收集,沉淀经超声波破壁后得到粗酶液。粗酶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层析、Toyopearl Hw一65C疏水层析、Sephadex G一75分子筛层析后,纯度提高约51倍,比活达到2.55U/mg。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57kD。研究L一肉碱脱氢酶的特性得知:该酶反应的最适pH为9.5;最适作用温度为50C:在pH6.011.0、55℃以下稳定;对L-肉碱的Km值为5.9mmol/L,转化系数Kcat为3.4/s:Hg2’,pb2+等几乎使该酶完全失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甾体微生物转化反应关键酶3-甾酮-Δ~1-脱氢酶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7)
- [2].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研究进展[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8(01)
- [3].乳酸细菌甘露醇脱氢酶研究进展[J]. 科技传播 2010(19)
- [4].短链脱氢酶超家族介导植物次级代谢研究进展[J]. 南方林业科学 2020(05)
- [5].微生物源苯丙氨酸脱氢酶的研究进展[J]. 科技通报 2009(03)
- [6].耻垢分枝杆菌中3-甾酮-Δ~1-脱氢酶对植物甾醇转化积累9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04)
- [7].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5(10)
- [8].3β和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 2011(08)
- [9].亮氨酸脱氢酶研究进展及其工业应用[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2(02)
- [10].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β-类固醇脱氢酶2活性变化[J]. 实用医药杂志 2020(04)
- [11].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病的临床诊断并文献复习[J].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5(04)
- [12].川崎病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J]. 儿科药学杂志 2016(08)
- [13].川崎病患儿血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变化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05)
- [14].胺脱氢酶催化合成手性胺的机遇与挑战[J]. 生物加工过程 2020(01)
- [15].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5(04)
- [16].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6)
- [17].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3(25)
- [18].△12-脂肪酸脱氢酶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J]. 草业学报 2011(03)
- [19].基于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脱氢酶传感器研究进展[J]. 分析化学 2014(05)
- [20].植物中γ-亚麻酸合成关键酶——Δ~6-脂肪酸脱氢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04)
- [21].Δ~6-脂肪酸脱氢酶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02)
- [22].粘质沙雷氏菌膜结合葡萄糖酸脱氢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特性[J]. 食品科学 2019(24)
- [23].来源于P.bacterium 1109的甘露醇脱氢酶的重组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9)
- [24].雷公藤多苷对狼疮鼠肝肾组织中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影响[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05)
- [25].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在炎症调控中的作用[J]. 医学综述 2011(10)
- [26].人类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功能[J]. 海南医学 2008(01)
- [27].酿酒酵母脂酰-△9脱氢酶亚细胞定位表达及其对烟草脂肪酸合成的影响[J]. 生物工程学报 2013(05)
- [28].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与心肌肥大关系的初步探索[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05)
- [29].关于11β-类固醇脱氢酶的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 2020(04)
- [30].NADPH依赖的甘露醇脱氢酶的重组表达及甘露醇的转化条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