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选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实施心理护理前后对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及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及护理干预之后的SAS、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慢性胃炎患者,其焦虑、抑郁症状可以得到显著的改善,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慢性胃炎;效果观察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慢性胃炎既是一种生理疾病,也是一种心理疾病。由于慢性胃炎的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患者极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甚至烦躁不安、失去耐心。精神障碍因素或应激状况往往引起和加重慢性胃炎的症状,消化道应激和感觉异常是应激因素导致消化道症状的主要原因,因此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治疗中尤为重要。本研究选择我院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入选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的慢性胃炎诊断标准。将这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小的23岁,年龄最大的75岁,平均年龄为(45.3±15.8)岁,患者病程最短的5个月,病程最长的16年。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的24岁,年龄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为(47.2±16.4)岁,患者病程最短的8个月,病程最长的17年。选取研究对象时排除合并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慢性肝病及慢性胆囊疾病的患者以及合并慢性心、脑、肾等严重慢性内科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抗酸、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促进胃肠蠕动治疗等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
1.2.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中的首要条件。为了让患者尽快适应和熟悉新的环境,护理人员应当耐心、细致地为病人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等。与病人交谈时,护理人员应当衣着整洁、举止大方、操作娴熟,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让患者主动地说出自己的困惑。
1.2.2耐心倾听:
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护理人员应当耐心、认真地听取患者的意见要求,不要打断患者的谈话,使患者感受到尊重、爱护和照顾,满足患者的谈话要求,使患者的情绪得到宣泄。慢性胃炎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要和家属一起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发现并挖掘患者身上的长处和性格中的积极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分析和心理支持。
1.2.3加强知识宣教
护理人员应当不定期对患者进行访视,加强护患交流,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干预取得成效的关键。护理人员要以和蔼的态度,真诚的语言,温暖的话语关怀患者,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获得患者的信任,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病人家庭的理解与配合是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沟通,争取家属的配合。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评分标准,由调查者向患者解释填写该表的目的、方法,由患者在不受外界和他人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填写。评定方法为,分别计算SAS、SDS标准分(为自评总分×1.25),然后将SAS、SDS标准分之和除以2作为情绪障碍评分。SAS标准分大于50分,肯定有焦虑问题;SDS标准分>大于50分,肯定有抑郁问题。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及护理干预之后的SAS、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传统的护理模式正在向人文—心理模式转变,以往单纯以治愈率为疗效指标逐渐转变为注重以患者的心理状况为评价指标。慢性胃炎属于身心疾病,临床显示其病情变化、治疗效果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当患者有抑郁、焦虑及紧张等不良心情时,常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尤其是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病情加重,影响病程,因此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患者的心理状况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有关研究发现,慢性胃炎患者的人格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表现为顺从、依赖、随和的心理倾向,另一方面又易情绪激动,在行为上有敷衍、保守的人格倾向。
本研究对我院8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来判断护理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及护理干预之后的SAS、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金莲,陈齐凤.慢性胃炎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院,2010,10(4):114-116.
[2]周立红,黄月凤.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122-124.
[3]吕慧娇.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作用[J].大家健康,2013,7(3):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