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尼克松总统(1969—1974)的中国观内涵相当丰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主要内容如下:尼克松是一个在冷战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政治家。由于受到冷战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对中国缺乏真正的了解,尼克松曾经对中国存在着偏见,和很多美国政治家一样也曾主张对华实行强硬态度。但是,随着20世纪60、70年代国际形势和美国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尼克松不得不从现实主义出发,开始对中美关系史和中苏关系史进行深刻的反思,虚心地听取国内外战略家特别是戴高乐、阿登纳等人的忠告,并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进行重新的评估,从而对中国逐渐形成了极其富有远见的看法,认为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能够成为美国的朋友。正是基于中国是友而不是敌的准确判断,尼克松才敢于对华采取主动行动,迈出了对华态度转变的关键一步。因此,中国敌友观是尼克松总统中国观的逻辑起点。中国大国地位思想是尼克松总统中国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尼克松的中国大国地位思想萌芽于五六十年代,在就任总统后逐渐趋于成熟。为了改善中美关系,尼克松对二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对中国的历史和综合国力进行了科学分析,逐渐形成了中国大国地位的思想。这一思想成为尼克松总统改变对华政策的重要动因,反映了尼克松的均势战略思想,其根本目的还是要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对中国外交的正确判断,是尼克松总统中国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尼克松总统成功实施对华新战略的关键一步。尼克松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争取中美两国的和平共处,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60年代中国外交陷入困境,中国政府希望实现中美关系突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对美国政府的试探行动反应迅速,使自己更加坚定了实现中美关系突破的信心和决策。尼克松总统中国观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形成体系,对于尼克松政府制定和实施对华新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尼克松总统中国观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当然,我们应该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尼克松总统的中国观基本上构成了尼克松政府对华政策的框架,客观上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加快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进程,加速了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但是,尼克松总统的中国观仍着眼于美国政府的全球战略,维护的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并没有放弃和平演变的图谋。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经济问题政治化损害中美共同利益——中新社记者专访[J]. 全球化 2012(Z1)
- [2].与美国总统“面对面”:走进尼克松总统图书馆[J]. 档案管理 2013(06)
- [3].忆尼克松总统一行访沪[J]. 世纪 2012(02)
- [4].踏寻尼克松访华足迹 传承中美四十载友谊[J]. 友声 2013(03)
- [5].“~gate/~门”语词的产生及其语义的发展演变[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S1)
- [6].欢迎尼克松总统访华的神秘国宴[J]. 党史纵横 2011(01)
- [7].我参与接待尼克松总统访华[J]. 世纪 2012(02)
- [8].尼克松总统访华安保揭秘[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3(12)
- [9].你还记得那些承诺和信任吗? 脸书之殇:与官司同在的扎克伯格[J]. 世界博览 2018(09)
- [10].尼克松总统访华安保揭秘[J]. 世纪 2013(04)
- [11].认赔出场[J]. 意林文汇 2014(08)
- [12].文史快车[J]. 文史天地 2011(02)
- [13].中国重要的十大理由[J]. 北方人(悦读) 2009(01)
- [14].书架[J]. 当代劳模 2015(09)
- [15].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警示篇(续)[J]. 现代养生 2009(04)
- [16].为何丑闻多被称为“某某门”?[J]. 民间传奇故事(A卷) 2019(12)
- [17].回忆尼克松总统访沪时的简报工作[J]. 世纪 2012(02)
- [18].目击历史瞬间——亲历尼克松总统访华的若干细节(下)[J]. 秘书工作 2008(08)
- [19].XX门[J]. 新语文学习(初中版) 2008(03)
- [20].第三届中美妇女领导者交流与对话会:关注妇女与就业[J]. 文明 2016(06)
- [21].尼克松夫人吻了我[J]. 幸福(悦读) 2012(10)
- [22].制度不是筐[J]. 中国医院院长 2013(22)
- [23].习近平副主席出席尼克松总统访华40周年纪念活动[J]. 友声 2012(01)
- [24].“毛泽东想马上见尼克松总统”[J]. 领导文萃 2016(01)
- [25].中国重要的十大理由[J]. 领导文萃 2008(22)
- [26].若登月失败尼克松如何应变——白宫追悼稿曝光[J]. 疯狂英语(中学版) 2009(07)
- [27].大师何其多![J]. 中国宝玉石 2015(05)
- [28].由水门事件看调查性报道[J].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4(04)
- [29].“太平洋世纪”到来[J]. 商周刊 2012(04)
- [30].中美破冰——投石问路尼克松寻思弃旧怨 远虑深谋毛泽东谈笑开新局[J]. 新湘评论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