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统筹城乡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大量新生代农民工涌向城市。2010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高度关切。统筹城乡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必将成为该群体社会融合和市民化进程中的工作重心。本研究主要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切入点,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对重庆市182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情感支持网络、物质支持网络和就业支持网络的一般特征。具体分析了这几个网络的网络规模、趋同性、异质性及关系构成。总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规模较小、趋同性较高、异质性较低。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I:新生代农民工情感支持网络的规模为3.51,物质支持网络的规模为3.22,就业支持网络的规模为3.12,各个支持网络的趋同性较高,异质性较低。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关系纽带兼具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双重特性,以血缘、地缘为主,友缘、业缘为重要组成部分。II: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内成员中,群内选择倾向明显。虽然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已经逐渐由封闭型向半开放型转变,关系延伸半径不断增大,但先赋系统依然远远优于后生系统,群体认同趋向内卷化,同时社群结构(小团体)现象普遍存在。III: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中,血缘和地缘依然为主要纽带,但其社会支持网络规模的提高要依赖于友缘和业缘关系的建构。进城之前,新生代农民工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家族成员,以感情为交往基础;但背井离乡的特殊生活境遇使得他们的友缘和业缘关系开始突出,在交往过程中日趋理性,并越来越注重对社会资本的进一步占有和积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回顾
  • 2.1 本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
  • 2.1.1 新生代农民工
  • 2.1.2 社会支持
  • 2.1.3 社会网络
  • 2.1.4 社会支持网络
  • 2.2 相关研究的历史回顾
  • 2.2.1 国外有关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
  • 2.2.2 国内有关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
  • 2.3 国内外有关社会支持网络的测度方法
  • 2.4 既往研究的启示与局限
  • 2.5 本研究的意义
  • 2.5.1 理论意义
  • 2.5.2 实践意义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假设
  • 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3.2.1 研究思路
  • 3.2.2 研究框架
  • 3.3 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 3.3.1 研究方法
  • 3.3.2 问卷设计
  • 4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调查研究
  • 4.1 数据采集
  • 4.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 4.1.2 样本特征
  • 4.1.3 网络分析相关指标的界定
  • 4.2 新生代农民工情感支持网络研究
  • 4.2.1 新生代农民工情感支持网络的结构特征
  • 4.2.2 分析与讨论
  • 4.3 新生代农民工物质支持网络研究
  • 4.3.1 新生代农民工物质支持网络的结构特征
  • 4.3.2 分析与讨论
  • 4.4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支持网络研究
  • 4.4.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支持网络的结构特征
  • 4.4.2 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5.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若干思考
  • 5.2.1 政府向度——消除制度障碍,加强政策支持
  • 5.2.2 社会组织向度——变革组织机制,增加接纳能力
  • 5.2.3 社区向度——完善公共服务,提供社会救助
  • 5.2.4 单位向度——杜绝城乡歧视,建立保障机制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家政服务员外延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研究——基于对长春市住家型家政服务员的研究[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9(11)
    • [2].浅析“三失”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及对策[J]. 社会与公益 2020(02)
    • [3].社会工作理念下高职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对策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28)
    • [4].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温暖失独老人心田[J]. 中国社会工作 2017(15)
    • [5].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的广场舞社会功能分析[J]. 老区建设 2017(08)
    • [6].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现状[J]. 护理研究 2017(32)
    • [7].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J]. 智库时代 2017(10)
    • [8].四川省贫困县农村老年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探讨[J]. 长江丛刊 2016(35)
    • [9].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应用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1(11)
    • [10].高职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现状及问题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11)
    • [11].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浅析[J]. 中国社会工作 2019(30)
    • [12].中小学女教师生育压力应对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研究[J]. 德州学院学报 2018(05)
    • [13].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二代移民犯罪问题研究[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1)
    • [14].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模式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6)
    • [15].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模式探微[J]. 学术交流 2009(05)
    • [16].论高职贫困生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的构建[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17].社会支持网络在妇女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及意义[J]. 企业家天地 2009(05)
    • [18].农村“失依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分析——基于湖北省黄陂、安陆的调查研究[J]. 青年探索 2008(02)
    • [19].失地农民再就业社会支持网络完善的社工介入研究[J]. 荆楚学刊 2018(03)
    • [20].失独老人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对策研究[J]. 青春岁月 2019(01)
    • [21].少数民族女性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以东乡族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1)
    • [22].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创业困境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13(20)
    • [23].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视角下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困境的探讨[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04)
    • [24].构建贫困癌末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浅析[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3)
    • [25].基于社会支持网络视角的大学生返乡创业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8(12)
    • [26].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探究[J]. 社会工作 2014(01)
    • [27].基于社会支持网络视角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以W市M社区为例[J]. 社会与公益 2019(06)
    • [28].地震灾害中的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转变[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29].新时期广州城市居家养老社会支持网络探讨[J]. 广东经济 2018(02)
    • [30].失独老人精神赡养的社会支持网络建构[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标签:;  ;  ;  ;  ;  

    统筹城乡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