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的3.0T功能磁共振研究

慢性肾脏病的3.0T功能磁共振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技术在诊断慢性肾脏病(CKD)、鉴别CKD不同分期,以及评价肾脏功能和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应用价值,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第二部分为扩散加权成像(DWI),第三部分为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象和方法:搜集2010年3月~201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肾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59例,测量血清肌酐水平(Scr),根据简化肾脏病膳食改善(MDRD)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并根据eGFR确定CKD分期。CKD患者中21例患者接受了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进行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病理评分。同时,搜集2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全部受试者均在3.0 TMR扫描仪(3.0T HD-X, GE healthcare)上行如下检查:①第一部分包括常规MRI及BOLD检查,BOLD采用8回波的mGRE序列,单次屏气扫描,扫描时间为18秒;②第二部分为多b值的DWI检查,b值取0、50 s/mm2,0、100 s/mm2, 0、500 s/mm2,0、1000 s/mm2四组,单次屏气扫描,每次扫描时间为21秒;③第三部分为DTI检查,b值取0、300 s/mm2,扩散敏感梯度脉冲施加方向为6,单次屏气扫描,扫描时间为15秒。分别测量并计算:①第一部分评价三个参数,即对照组及CKD患者的皮质、髓质及髓质/皮质R2*值;②第二部分评价6组参数,即4组b值下的皮髓质ADC值,及根据体素内无规律运动(IVIM)模型进行双指数拟合计算得出的皮髓质纯扩散系数ADCd值及皮髓质灌注分数Fp;③第三部分评价6个参数,即皮质、髓质、髓质/皮质FA值及皮质、髓质、髓质/皮质RA值。对上述指标进行如下分析:①比较对照组肾脏皮质与髓质之间的R2*值差异,比较对照组与不同分期CKD患者之间的皮质、髓质及髓质/皮质R2*值差异,并确定髓质/皮质R2*值用于鉴别对照组及不同分期CKD患者之间的最佳诊断阈值;②分析CKD患者皮质、髓质、髓质/皮质R2*值与Scr、eGFR及CKD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肾脏穿刺活检患者皮质、髓质、髓质/皮质R2*值与小管间质损伤病理评分之间的相关性;③比较对照组肾脏皮质与髓质之间的ADC值、ADCd值及Fp差异,比较对照组与不同分期CKD患者之间的皮髓质ADC值、皮髓质ADCd值及皮髓质Fp差异,并确定DWI参数用于鉴别对照组及不同分期CKD患者之间的最佳诊断阈值;④分析CKD患者皮髓质ADC值、ADCd值及Fp与Scr、eGFR及CKD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肾脏穿刺活检患者皮髓质ADC值、ADCd值及Fp与小管间质损伤病理评分之间的相关性;⑤比较对照组肾脏皮质与髓质之间的FA值、RA值差异,并比较对照组与不同分期CKD患者之间的皮质、髓质、髓质/皮质FA值及皮质、髓质、髓质/皮质RA值差异,绘制ROC曲线,利用曲线下面积比较髓质FA值及髓质RA值鉴别对照组及不同分期CKD患者的诊断效能并确定其最佳阈值;⑥分析CKD患者皮质、髓质、髓质/皮质FA值与Scr、eGFR及CKD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肾脏穿刺活检患者皮质、髓质、髓质/皮质FA值与小管间质损伤病理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图像分析正常对照组27例,CKD轻度损害组(CKD1期和2期)23例,CKD中重度损害组(CKD3期-5期)29例,CKD患者中肾脏穿刺活检患者21例。①对照组髓质R2*值显著大于皮质(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对照组、CKD轻度损害组、中重度损害组之间的皮质、髓质、髓质/皮质R2*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两两比较显示髓质/皮质R2*值在各两组之间的差异最显著(p<0.001)。采用髓质/皮质R2*值鉴别对照组与CKD轻度损害组、CKD轻度损害组与中重度损害组时,所得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1、0.925,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1.858、1.577,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在86%以上;②CKD患者的髓质、髓质/皮质R2*值与Scr、CKD分期均呈负相关(p<0.01),与eGFR呈正相关(p<0.01),以髓质/皮质R2*值的相关强度最高,肾脏穿刺活检患者的髓质、髓质/皮质R2*值与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呈负相关(p<0.05),以髓质/皮质R2*值的相关强度最高;③对照组中,皮髓质ADCso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皮质ADC100、ADC500、ADC1000值均大于髓质(p<0.001),皮质ADCd值大于髓质(p<0.05),而皮质Fp均值大于髓质,但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对照组与不同分期CKD患者之间皮髓质ADC值、皮髓质ADCd值、皮髓质Fp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两两比较显示皮髓质ADC1000值在各两组间的差异最显著(p<0.001)。采用皮髓质ADC1000值鉴别对照组与CKD轻度损害组、CKD轻度损害组与中重度损害组时,所得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6,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在65%以上;④CKD患者的皮髓质ADC1000值均与Scr、CKD分期均呈负相关(p<0.01),与eGFR呈正相关(p<0.01),肾脏穿刺活检患者的皮髓质ADC1000值均与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呈负相关(p<0.05);⑤对照组髓质的FA值、RA值均大于皮质(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对照组与不同分期CKD患者之间的皮质、髓质、髓质/皮质FA值及皮质、髓质、髓质/皮质RA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两两比较以髓质FA值及髓质RA值在各两组间的差异最显著(p<0.001)。应用ROC曲线分析显示,鉴别对照组与CKD轻度损害组、CKD轻度损害组与中重度损害组时,髓质FA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z值均大于髓质RA值,诊断效能更高,确定髓质FA值的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0.367、0.349,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在56%以上;⑥CKD患者的髓质、髓质/皮质FA值与Scr、KD分期均呈负相关(p<0.01),与eGFR均呈正相关(p<0.001),肾脏穿刺活检患者的髓质、髓质/皮质FA值与小管间质损伤病理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肾脏功能MR成像技术可以从氧合水平、水分子扩散各向同性及各向异性等角度揭示肾脏生理学特征,并能反映CKD的病理生理学改变。①第一部分,肾脏3.0 T BOLD MRI证实正常肾脏皮质的氧合水平高于髓质。髓质/皮质R2*值能够区分正常肾脏与CKD肾脏及不同分期的CKD肾脏,有助于CKD的诊断及分期鉴别,并可作为反映肾脏功能改变程度及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②第二部分,肾脏DWI检查中,应用多b值及IVIM模型能够计算皮髓质的纯扩散系数ADCd值及灌注分数Fp,结果表明正常皮质的水分子扩散程度高于髓质,而皮质的微循环灌注相对丰富,但皮髓质之间无显著差异。ADC值、ADCd值及Fp可反映CKD肾脏水分子扩散程度及微循环灌注不同程度减低,皮髓质ADC1ooo值对CKD的诊断及分期鉴别、反映肾脏功能及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有一定价值;③第三部分,肾脏3.0 T DTI MRI切实可行,正常肾脏髓质的水分子扩散各向异性高于皮质。肾髓质FA值可反映CKD患者髓质内水分子扩散的各向异性不同程度减低,对CKD的诊断及不同分期的鉴别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功能变化的程度及肾脏小管间质损伤的程度,为CKD肾脏病变程度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及其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MRI扫描技术
  • 1.1.3 图像分析
  • 1.1.4 临床生化及肾脏穿刺病理检查
  • 1.1.5 观察项目及分析指标
  • 1.1.6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患者临床生化资料及肾脏穿刺病理结果
  • 1.2.2 形态学分析
  • 2*图、T2*图表现'>1.2.3 正常对照组及CKD患者肾脏的R2*图、T2*图表现
  • 2*值比较'>1.2.4 受试各组双肾皮质与皮质、髓质与髓质、皮质与髓质之间 R2*值比较
  • 2*值及髓质/皮质R2*比值比较'>1.2.5 正常对照组与不同分期CKD患者之间皮髓质R2*值及髓质/皮质R2*比值比较
  • 2*值、髓质/皮质R2*比值与Scr、eGFR、CKD分期之间的相关性'>1.2.6 CKD患者皮髓质R2*值、髓质/皮质R2*比值与Scr、eGFR、CKD分期之间的相关性
  • 2*值、髓质/皮质R2*比值与小管间质损伤评分的相关性'>1.2.7 肾活检患者皮髓质R2*值、髓质/皮质R2*比值与小管间质损伤评分的相关性
  • 2*值测量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分析'>1.2.8 正常人肾脏R2*值测量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分析
  • 1.3 讨论
  • 1.3.1 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原理
  • 1.3.2 肾脏BOLD MRI采集技术
  • 1.3.3 BOLD MRI评价肾脏氧合的有效性及其在肾脏病变中的应用
  • 1.3.4 BOLD MRI在慢性肾脏病氧合状态评估中的价值及与病理相关性分析
  • 1.3.5 肾脏BOLD MRI数据测量的可重复性
  • 1.3.6 常规MRI肾脏皮髓质分界在慢性肾病中的价值
  • 1.4 小结
  • 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及其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MRI扫描技术
  • 2.1.3 图像分析
  • 2.1.4 临床生化及肾脏穿刺病理检查
  • 2.1.5 观察项目及分析指标
  • 2.1.6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患者临床生化资料及肾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
  • 2.2.2 肾脏DWI及ADC图表现
  • 2.2.3 双肾皮质之间、双肾髓质之间、肾皮质与髓质之间ADC值差异
  • 2.2.4 正常对照组与不同分期CKD患者之间皮髓质ADC、ADCd和Fp比较
  • 1000与Scr、eGFR、CKD分期之间的相关性'>2.2.5 CKD患者皮髓质ADC1000与Scr、eGFR、CKD分期之间的相关性
  • 2.2.6 肾穿刺活检患者皮髓质ADC值与小管间质病理评分的相关性
  • 2.3 讨论
  • 2.3.1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原理
  • 2.3.2 肾脏DWI成像技术
  • 2.3.3 DWI在肾脏的应用
  • 2.3.4 DWI在慢性肾脏病的应用
  • 2.4 小结
  • 三、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及其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MRI扫描技术
  • 3.1.3 图像分析
  • 3.1.4 临床生化及肾脏穿刺活检病理检查
  • 3.1.5 观察项目及分析指标
  • 3.1.6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患者临床生化资料及肾脏穿刺病理结果
  • 3.2.2 正常对照组及CKD患者肾脏的FA图、RA图及髓质小管结构图表现
  • 3.2.3 双肾皮质之间、双肾髓质之间、皮质与髓质之间 FA、RA值比较
  • 3.2.4 正常对照组与不同分期CKD患者之间皮髓质FA值、髓质/皮质FA比值比较及皮髓质RA值、髓质/皮质RA比值比较
  • 3.2.5 CKD患者皮髓质FA值、髓质/皮质FA比值与Scr、eGFR、CKD分期之间的相关性
  • 3.2.6 肾穿刺活检患者皮髓质FA值、髓质/皮质FA比值与小管间质损伤评分的相关性
  • 3.2.7 肾脏FA值测量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原理
  • 3.3.2 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
  • 3.3.3 扩散张量成像采集技术
  • 3.3.4 肾脏水分子扩散各向异性的生理基础
  • 3.3.5 DTI在肾脏的应用
  • 3.3.6 DTI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及其与病理损害程度的相关性
  • 3.3.7 肾脏DTI数据测量的可重复性分析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时间-空间标记反转脉冲技术在肾脏皮髓质分离中的应用及时间参数优化[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05)
    • [2].皮髓质静脉征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9(05)
    • [3].冠状位CAIPIRHINA-VIBE序列肾脏皮髓质多期扫描鉴别透明细胞肾癌和非透明细胞肾癌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5(04)
    • [4].多带宽DTI-IVIM技术评估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受损的价值[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0(01)
    • [5].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参数值评价正常儿童肾脏皮髓质差异[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6)
    • [6].肾上腺皮髓质混合性病变19例临床分析[J]. 山东医药 2009(46)
    • [7].慢性肾脏病的皮髓质ADC值与肾脏功能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2(04)
    • [8].3.0T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正常成人肾脏检查中的应用[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10)
    • [9].应用扩散加权成像双指数模型评价慢性肾脏病的初步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2(07)
    • [10].3.0 T磁场强度下水负荷前后人体肾~(23)Na-MR成像的定量和定性研究[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1(06)
    • [11].正常肾脏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3(08)
    • [12].基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分布的淋巴结良恶性鉴别方法研究[J]. 磁共振成像 2011(05)
    • [13].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03)
    • [14].T_1-mapping定量分析肾移植术后早期不同功能移植肾皮髓质T_1值差异的价值[J]. 放射学实践 2017(12)
    • [15].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的颅内钙化CT分析[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3(03)
    • [16].《请您诊断》病例143答案:肾脏软斑病[J]. 放射学实践 2020(03)
    • [17].正常肾脏的常规视野与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分析[J]. 山东医药 2015(17)
    • [18].颈部淋巴结超声图像特征提取的评价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01)
    • [19].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评估男性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J]. 医学研究杂志 2019(02)
    • [20].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和扩散峰度成像在正常肾脏成像中的初步研究[J]. 放射学实践 2016(10)
    • [21].超声诊断小儿输尿管狭窄伴多发泌尿系统结石1例[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2(01)
    • [22].肾脏嫌色细胞癌的CT诊断[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3(06)
    • [23].脑弥漫性轴索损伤34例诊治体会[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05)
    • [24].7TMR人体肾脏体内~(23)Na成像:初步的研究结果[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4(02)
    • [25].特发性肾上腺出血5例围术期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02)
    • [26].发现髓质海绵肾1例[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08)
    • [27].经皮肾穿刺获取肾组织中无肾小球的原因探讨(附303例报告)[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01)

    标签:;  ;  ;  ;  ;  ;  ;  ;  

    慢性肾脏病的3.0T功能磁共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