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真菌论文-周浪花

嗜酸真菌论文-周浪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嗜酸真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真菌毒素,罗非鱼,抗氧化剂,嗜酸乳杆菌

嗜酸真菌论文文献综述

周浪花[1](2017)在《叁种抗氧化剂和嗜酸乳杆菌对罗非鱼中常见真菌毒素危害的修复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以食为天,食品营养与健康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而食品质量与安全则是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基本保障。罗非鱼(Tilapia)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需求量大,是世界水产业主要的淡水养殖业鱼类,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来源之一。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量和营养要求,罗非鱼质量与安全需要高度关注。近年来,真菌毒素污染对水产养殖业危害越加显着,采取有效手段控制罗非鱼养殖中常见真菌毒素危害刻不容缓。本文系统研究了T-2、AFB1、DON、OTA四种常见真菌毒素对罗非鱼肝脏和肠道中Ⅱ相解毒酶、肌肉毒素蓄积、肌肉组织病理的危害,并评价暴露四种真菌毒素冻藏前后罗非鱼的肌肉品质。阐明四种真菌毒素对罗非鱼的危害特性。针对真菌毒素对罗非鱼的危害特性,研究嗜酸乳杆菌和叁种抗氧化剂(槲皮素、芦丁、茶多酚)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对暴露真菌毒素罗非鱼肝脏和肠道Ⅱ相解毒酶的调控效应,对罗非鱼肌肉毒素蓄积的削减效应,对罗非鱼肌肉品质的修复效应,从而,阐明嗜酸乳杆菌和抗氧化剂独立作用及联合作用对暴露真菌毒素罗非鱼肠道嗜酸乳杆菌百分比,肝脏和肠道Ⅱ相解毒酶调控效应,及Ⅱ相解毒酶对肌肉毒素残留消减、肌肉品质改善、肌肉病理组织修复的关联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四种真菌毒素对罗非鱼的危害表现为:肝脏和肠道Ⅱ相酶活受到真菌毒素极显着诱导;肌肉含有T-2、AFB1和OTA蓄积;肌肉咀嚼性和粗蛋白含量下降;肌肉粗脂肪无规律增加;肌原纤维严重断裂,呈现多边形萎缩,肌纤维间隙增大。2.四种真菌毒素暴露罗非鱼冻藏期的品质变化表现为:罗非鱼肌肉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及新鲜度严重下降;TVB-N和TBA含量极显着上升,肌肉脂肪氧化及蛋白变性程度加大。3.叁种抗氧化剂和嗜酸乳杆菌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对罗非鱼生长特性、肌肉品质及Ⅱ相酶活的影响表现为:叁种抗氧化剂和嗜酸乳杆菌均能调控罗非鱼肝脏和肠道的Ⅱ相解毒酶,其中联合作用比独立作用更为显着。GST和MT对诱导剂的易感性强,酶活性容易被诱导;SULT和UGT对诱导剂敏感性稳定。嗜酸乳杆菌提高罗非鱼特定生长率,提高肌肉质构和蛋白含量。嗜酸乳杆菌和叁种抗氧化剂的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均能促进肌原纤维增多;槲皮素和芦丁可以造成肌原纤维轻微萎缩现象。4.叁种抗氧化剂和嗜酸乳杆菌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对暴露真菌毒素罗非鱼的危害控制:槲皮素、芦丁、茶多酚对暴露真菌毒素罗非鱼肌肉品质仅有微量促进作用,对肌肉组织病理有显着修复作用。嗜酸乳杆菌对暴露四种真菌毒素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肌肉蛋白含量、肌肉脂肪含量、肠道嗜酸乳杆菌百分比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槲皮素、芦丁、茶多酚和嗜酸乳杆菌的联合作用比独立作用更能提高暴露真菌毒素后罗非鱼的肌肉品质,均能适当调控罗非鱼Ⅱ相酶水平以及修复肌肉组织病理损伤。研究结论表明真菌毒素对罗非鱼危害包括毒素蓄积,肝脏、肠道主要解毒器官的Ⅱ相解毒酶活受干扰,肌肉品质下降。叁种抗氧化剂和嗜酸乳杆菌显着调控罗非鱼肝脏和肠道中Ⅱ相酶活,加快毒素残留的消减,修复受损肌肉组织。Ⅱ相酶活和毒素残留消减、肌肉组织修复呈现一定正比关系。叁种抗氧化剂独立作用对罗非鱼肌肉品质无显着提升,嗜酸乳杆菌能够显着提高罗非鱼肌肉品质。茶多酚独立作用和叁种抗氧化剂和嗜酸乳杆菌联合作用对受损罗非鱼肌肉病理组织的修复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期刊2017-12-01)

马锐,柏映国,罗会颖[2](2014)在《嗜酸真菌Bispora sp.MEY-1酸性糖苷水解酶的产酶优化及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嗜酸真菌Bisporasp.MEY-1可以分泌多种酸性糖苷水解酶。以不同的农业废弃物和副产品为碳源诱导该菌产酶以提高液体发酵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结果表明0.5%的魔芋粉和9%的麦麸/玉米芯粉/豆粕混合物诱导效果最佳,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果胶酶、α-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的产量分别为15、50、3.7、5.7、3.2、0.6、3.4、0.1、1.8U·ml-1。菌株MEY-1最适产酶pH为3,温度为30℃。与优良的商业糖苷水解酶生产菌株Trichoderma reesei RUT C30相比,菌株MEY-1分泌的糖苷水解酶偏酸,且在模拟胃肠道条件下保留了更多的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活性,可降低大麦/豆粕饲料的黏度,在动物饲料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氨基酸和生物资源》期刊2014年03期)

徐晓露[3](2013)在《嗜酸真菌Bispora sp.MEY-1来源甘露聚糖酶和葡聚糖酶转基因玉米的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饲料用作物(如大豆、玉米、豆类)中植物细胞壁的非淀粉多糖,如β-甘露聚糖和β-葡聚糖约占30%左右。它们不能被单胃动物消化,摄食后在动物胃肠道积累,不但是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物质,而且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向饲料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和β-1,3-1,4-葡聚糖酶可增加营养转化效率。同时酶的产物,如甘露寡糖等具有益生活性,能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目前,饲料用酶生产方式主要是微生物发酵,其生产方便,但存在能耗和环境问题。利用饲料用作物表达生产饲料用酶,则可以避免酶制剂的分离、纯化、添加等额外的加工工艺。而且植物是环境友好型的可再生资源,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玉米是动物饲料的主要成份,比其他植物更具有饲料用酶生物反应器的优势。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可直接做为饲料的具有饲料用酶活性且能遗传稳定的转基因玉米品系。本实验选取来源于极端嗜酸双孢真菌Bispora sp. MEY-1的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5A和β-1,3-1,4-葡聚糖酶基因bgl7A作为玉米表达目标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良好的饲料用酶性质,如高比活;低pH环境下活性较好,具有极好的耐酸性而适用于动物胃肠道;耐高温,对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环境有很好的抗逆性,在动物体温下也有较高酶活;且具有蛋白酶抗性,在动物体内不易被降解。为适合在玉米中表达,man5A和bgl7A经密码子改造成man5As和bgl7Am,构建了甘露聚糖酶植物表达载体pHP20754-man5As和葡聚糖酶植物表达载体pHP20754-bgl7Am,载体中含有玉米种子胚乳特异性启动子。通过基因枪转化的方法将外源基因表达盒转化至Hi-II愈伤组织受体细胞中,共获得了2个甘露聚糖酶显着转化事件和3个葡聚糖酶显着转化事件。再生成植株后,与郑58自交系杂交。其后代进行生长发育和分子检测。发现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郑58之间的农艺性状差异逐渐变小,说明外源基因的插入表达对植物影响较小。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man5As和bgl7Am在转基因玉米中分别有1和3个拷贝。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编码的蛋白MAN5AS和BGL7AM只在玉米种子中特异性高效表达并稳定遗传。MAN5AS酶活最高可达85,365U/kg,平均酶活为9,377U/kg;BGL7AM最高酶活为807,800U/kg,平均酶活为131,158U/kg。两者酶活均能满足饲料工业的需要。与酵母表达的酶相比,植物表达酶蛋白具有更好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且经制粒加工后酶活损失率明显降低。本研究首次将外源的甘露聚糖酶基因和葡聚糖酶基因转化到玉米中,培育饲用型转基因玉米,具有应用到饲料工业的潜力。结果表明,外源的饲料用酶基因能在转基因玉米中高效表达和稳定遗传。培育甘露聚糖酶和葡聚糖酶的转基因玉米可直接作为动物饲料,避免的酶制剂的微生物发酵、添加等过程,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3-05-01)

吕飞龙,李江,刘亚洁,王剑锋,蔡向鲲[4](2012)在《一株嗜酸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胞外糖苷水解酶的产酶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离鉴定1株嗜酸真菌,研究其所产嗜酸酶。[方法]利用寡营养嗜酸(pH 2.5)选择性培养基,从江西某铀矿浸铀体系中分离到1株异养菌,记为RBS-6,利用其菌落形态和分子指标rDNA-ITS对其进行鉴定,并分析了其胞外糖苷水解酶。[结果]该菌最适生长pH值为4.0,属嗜酸性真菌。RBS-6的rDNA-ITS序列与瓶霉属真菌 Phialophora sp. CGMCC 3329(GU 082377)同源性最高,达到98%,故RBS-6为瓶霉属真菌(Phialophora),将其暂命名为Phialophora sp. RBS-6。该菌株可产α-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等6种糖苷水解酶,这些酶的最适pH值在3.0~4.0,为嗜酸酶,其中的β-葡聚糖酶最适pH值为3.5,最适温度为50℃,在50 ℃保温60min,仍有58%的酶活力,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结论]该研究鉴定了所得菌株为嗜酸瓶霉属真菌,其为极具产嗜酸酶潜力的新型菌株,该结果丰富了瓶霉属真菌的研究。(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2年06期)

罗翔丹[5](2012)在《真菌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及在发酵乳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菌多糖具有众多的生理功效。若能将其应用到益生元领域,不仅能够创造更大的实用价值和功能价值,还能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开拓新的方向。因此,本研究通过探索姬松茸多糖、金针菇多糖和香菇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以菊粉作为阳性对照,对姬松茸多糖、金针菇多糖和香菇多糖能否作为新型益生元进行评价,并最终筛选出一种最佳多糖及最优添加比例,开发一款新型益生元发酵乳。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菊粉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以菊粉为阳性对照,通过检测嗜酸乳杆菌发酵乳的菌落数、粘度、pH以及双乙酰含量,探讨菊粉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中的One-Way ANOVA、Tukey HSD、Pearson和Spearman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1)菊粉组样品的各项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菊粉能够影响嗜酸乳杆菌的各项发酵指标。(2)当菊粉浓度为3%时,发酵乳的各项指标均为最佳。说明菊粉对嗜酸乳杆菌的最佳作用浓度为3%。2、姬松茸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以姬松茸多糖为实验材料,通过检测嗜酸乳杆菌发酵乳的菌落数、粘度、pH以及双乙酰含量,探讨姬松茸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中的One-Way ANOVA、Tukey HSD、Pearson和Spearman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1)添加姬松茸多糖的发酵乳样品中,嗜酸乳杆菌的菌落数比阴性对照组显着增多,说明姬松茸多糖促进了嗜酸乳杆菌的繁殖,符合作为益生元的标准。(2)各实验组的各项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均具有显着差异,说明姬松茸多糖对嗜酸乳杆菌的发酵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当添加浓度为0.6%时,嗜酸乳杆菌的繁殖能力、产酸能力和产香特性均发挥至最佳,且成本最低;当浓度为0.8%时,嗜酸乳杆菌的产粘性能最佳。3、香菇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以香菇多糖为实验材料,通过检测嗜酸乳杆菌发酵乳的菌落数、粘度、pH以及双乙酰含量,探讨香菇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中的One-Way ANOVA、Tukey HSD、Pearson和Spearman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1)香菇多糖组样品中的嗜酸乳杆菌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说明香菇多糖能够促进嗜酸乳杆菌的生长,符合作为益生元的标准。(2)实验组样品的发酵特性均显着优于阴性对照组,说明香菇多糖能够影响嗜酸乳杆菌的发酵特性。(3)当添加0.8%的香菇多糖时,发酵乳的各项特性达到最佳,说明0.8%为香菇多糖对嗜酸乳杆菌的最优浓度。4、金针菇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以金针菇多糖为实验材料,通过检测嗜酸乳杆菌发酵乳的菌落数、粘度、pH以及双乙酰含量,探讨金针菇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中的One-Way ANOVA、Tukey HSD、Pearson和Spearman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1)任一浓度的金针菇多糖组发酵乳样品中,嗜酸乳杆菌的菌落数均明显多于阴性对照组,说明金针菇多糖符合作为益生元的标准。(2)中高浓度组的样品的各项检测指标与阴性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说明添加中高浓度的金针菇多糖能够对嗜酸乳杆菌的发酵特性起到一定的影响。(3)当添加浓度为0.6%时,各项指标均达到最佳,说明0.6%为金针菇多糖的最优作用浓度。5、开发一款新型益生元发酵乳:通过SPSS软件中的One-Way ANOVA方差分析确定一种最佳多糖及最优添加比例,将其加入到发酵乳中,观察发酵乳的感官指标。(1)确定姬松茸多糖为本实验中的最佳多糖,0.6%为其最优添加浓度。(2)新型益生元发酵乳的各项感官指标的整体评分达到了300分以上,各项指标得分情况均优良,说明发酵乳不存在品质缺陷。(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6-01)

万俊,凌厉,李虎[6](2011)在《复方嗜酸乳杆菌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观察经口或鼻胃管服用复方嗜酸杆菌片有效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选择住院的早产儿,应用抗生素时间均长达7 d以上。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防治感染及对症支持,于入院第15 d开始口服或鼻胃管鼻饲氟康唑直至出院。治疗组在早产儿入院开始使用抗生素时即给予口服复方嗜酸杆菌片,直至出院。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治疗组新生儿在应用抗生素后7 d发生真菌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4 d发生真菌感染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新生儿在21 d发生真菌感染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后发生真菌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1 500 g的新生儿在相同体重下口服益生菌后可降低真菌感染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有效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同时能避免抗真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药物生物技术》期刊2011年06期)

罗翔丹,姚刚,张铁华[7](2011)在《3种真菌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姬松茸多糖、金针菇多糖和香菇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对其能否作为新型益生元进行评价,筛选出3种真菌多糖作为益生元的最优添加浓度。方法:以嗜酸乳杆菌发酵乳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碳源。其中,实验组加入姬松茸多糖(浓度分别为0.2%、0.4%、0.6%、0.8%及1.0%),金针菇多糖(浓度分别为0.2%、0.4%、0.6%、0.8%及1.0%)和香菇多糖(浓度分别为0.4%、0.6%、0.8%、1.0%及1.2%),阳性对照组加入传统益生元菊粉(浓度分别为1%、2%、3%、4%及5%),检测各组发酵乳样品的微生物指标、黏度和pH值,并与阴性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碳源)进行对比。结果:在微生物指标的测定实验中,当姬松茸多糖及金针菇多糖浓度为0.6%、香菇多糖浓度为0.8%时,各组样品中嗜酸乳杆菌活菌数最大,菌落数的对数值分别可达10.34、9.75和9.95logcfu.mL-1。各实验组样品的菌落数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在黏度的测定实验中,当姬松茸多糖和香菇多糖浓度为0.8%、金针菇多糖浓度为0.6%时,各组发酵乳样品的黏度最大,分别为3 800、3 300和2 800mPa.s,各实验组样品的黏度均大于阴性对照组。在pH的测定实验中,当姬松茸多糖及金针菇多糖浓度为0.6%、香菇多糖浓度为0.8%时,各组发酵乳样品的pH值最低,分别降至4.74、5.12和5.08,各实验组样品的pH值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结论:姬松茸多糖、金针菇多糖以及香菇多糖均能够影响嗜酸乳杆菌的发酵特性,符合作为益生元的标准,姬松茸多糖为本实验样品中最优的益生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何友文[8](2011)在《一株嗜酸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两种苷酶的酶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嗜酸微生物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重要类群,在酸性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具有潜在的生物技术价值。本研究从新疆某矿区铀矿酸性废水分离出一株真菌。依据ITS序列并结合形态特征分析,该菌株初步鉴定为Penidiella sp.,暂命名为Penidiella sp.HEY-1。该菌株的最适生长pH值为3.0~4.0,在pH值2.0也能较好生长,具有嗜酸性。以麸皮和豆渣为基质进行发酵产酶研究,该菌株能分泌产生木聚糖酶、淀粉酶、果胶酶、α-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以及β-葡萄糖苷酶等糖苷水解酶。是一株具有应用潜力的工业用酶产生菌。初步建立了能诱导菌株Penidiella sp.HEY-1同时产生上述六种酶的发酵方法。通过优化培养基中麸皮和豆渣的组成比例、培养的pH值和温度,建立了4种培养方法。方法1:只添加麸皮,pH值2.0,培养温度20℃,高产木聚糖酶。方法2:麸皮与豆渣比例为1:1,pH值2.5,培养温度25℃,高产淀粉酶、果胶酶。方法3:麸皮与豆渣比例为1:1,pH值4.0,培养温度30℃,高产α-半乳糖苷酶。方法4:只添加豆渣,pH值3.0,培养温度30℃,高产β-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采用乙醇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与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等步骤后获得了凝胶电泳均一的α-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2.5 kDa、65.5 kDa,比活分别为15.83 U/mmg和3.30U/mg、纯化倍数分别为15.05和4.52、回收率分别为14.6%和2.2%。α-半乳糖苷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3.0,在60℃以下及pH值2.0~6.0范围内能保持稳定。Ba2+、Fe2+、Mg2+、Zn2+、Ca2+、Cu2+和K+对酶活有明显的激活作用,Mn2+和Fe3+对酶活性有极强的抑制作用,Hg+和Na+几乎完全抑制了酶活性。该酶可作用对-硝基苯-α-D-半乳糖苷(pNPGal)、棉籽糖和水苏糖,该酶作用于pNPGal的米氏常数(Km)值为0.768 mmol/L,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Vmax)为1.55×10-3mol/(L·min)。β-葡萄糖苷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0~70℃,最适pH值为3.0,在70℃以下及pH值2.0~8.0范围内均能保持稳定。Mn2+对酶有激活作用,K+、Fe3+微弱的激活作用,而Na+对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他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影响不大。该酶作用于对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PGlu)、邻硝基苯-p-D-半乳糖苷(oNPG)的米氏常数(Km)值分别为0.434 mmol/L和0.411mmol/L,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Vmax)分别为1.0×1O-3和3.3×10-4mol/(L·min)。研究表明α-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均具有嗜酸性,可以应用于饲料、食品和医学等领域。(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1-06-01)

杨君[9](2010)在《来源于嗜酸真菌Bispora sp. MEY-1叁种糖苷水解酶的基因克隆、表达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嗜酸真菌Bispora sp. MEY-1分离自江西金属矿废水,具有极端嗜酸性,最适生长的pH为2.5-3.0,可分泌产生多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包括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β-甘露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淀粉酶、CMCase以及β-葡萄糖苷酶等九种糖苷水解酶,是一株优良的工业产酶菌。本文从嗜酸真菌Bispora sp. MEY-1分离克隆到3个糖苷水解酶基因,即β-1,3-1,4-葡聚糖酶bgl7A、木聚糖酶xylD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a1。对叁个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并进行了叁维结构的预测。它们的氨基酸序列同已知序列一致性在50–68%之间,具有较高的新颖性。将这叁个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并对重组酶进行了纯化和性质测定。β-1,3-1,4-葡聚糖酶BGL7A与来源于Aspergillus terreus的假定第七家族内切葡聚糖酶EG-1氨基酸序列具有最高一致性(59.5%)。BGL7A的最适pH值有叁个峰值分别是pH 1.5、3.5和5.0,其中pH 5.0为最高值,最适温度为60°C,在pH 1.0–8.0之间和60°C分别处理60 min酶的稳定性良好。以大麦葡聚糖为底物测得Km和Vmax分别是9.16 mg/ml和6,737μmol/min/mg。以大麦葡聚糖和地衣多糖为底物分析BGL7A的比活分别为4,040和2,740 U/mg,高于CMC-Na的比活395 U/mg,这一点不同于其他已报道的第七家族内切葡聚糖酶。木聚糖酶XYLD与来源于Talaromyces stipitatus的假定内切-1,6-β-D-葡聚糖酶氨基酸序列具有最高一致性(49.9%),与来源于Leptosphaeria maculans的假定木聚糖酶的序列一致性为38.8%,但经性质研究发现其只具有木聚糖酶活性,不具有葡聚糖酶活性,经分析确定其为第30家族的木聚糖酶。最适pH值为3.0,最适温度为60°C,pH 1.0–6.0之间和温度60°C下分别处理60 min稳定性良好。XYLD以山毛榉木聚糖、桦木木聚糖、4-O-甲基-D-葡糖醛酸木聚糖和燕麦木聚糖为底物的比活分别是2,463、2,144、2,020和1,429 U/mg。以山毛榉木聚糖为底物分析表观Km和Vmax分别是5.6 mg/ml和3,622μmol/min/m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A1与来源于Colletotrichum lupini的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氨基酸序列具有最高一致性(67.2%)。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3.5和55°C。在pH 2.0–7.0之间和60°C下稳定性良好。PGA1以多聚半乳糖醛酸和果胶为底物的比活分别为1,520和725 U/mg。以多聚半乳糖醛酸为底物分析表观Km和Vmax分别为1.25 mg/ml和2,526μmol/min/mg。用10 U/mL的PGA1处理苹果汁,可使苹果汁的粘度降低7.7%,而透光率增加84%。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PGA1具有良好工业应用潜力。本实验中克隆到的叁个酶都是嗜酸酶,在饲料、食品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0-06-01)

王慧[10](2010)在《来源于嗜酸真菌Bispora sp. MEY-1的α-半乳糖苷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α-半乳糖苷酶(EC 3.2.1.22)和β-半乳糖苷酶(EC 3.2.1.23)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两类糖苷水解酶,能从一系列化合物中释放以α-或β-键连接的D-半乳糖。利用α-半乳糖苷酶可以对半乳甘露聚糖进行酶法改性,使改性后的产品具有更多优良的性能,从而使其能够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和造纸等行业。β-半乳糖苷酶则可以将乳制品中的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利用微生物产的β-半乳糖苷酶生产口服剂,可以有效地缓解因不能吸收乳糖而引起的“乳糖不耐症”。本研究从嗜酸真菌Bispora sp. MEY-1中克隆到叁个α-半乳糖苷酶基因和一个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使其在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并进行相关酶学性质的研究。叁个α-半乳糖苷酶AgalA、AgalB和AgalC都属于27家族糖苷水解酶。AgalA和AgalC与Lachancea thermotolerans (耐热克鲁维酵母)来源的α-半乳糖苷酶相似性最高均为52%,而AgalA与AgalC两者间的氨基酸一致性仅为57.6%; AgalB则与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 (青霉)来源的α-半乳糖苷酶有最高一致性为36%, AgalB与AgalA和AgalC的氨基酸一致性分别为24.9%和27.2%。叁个重组α-半乳糖苷酶的最适pH分别为5.5、3.5和7.0,最适温度分别为55°C、55°C和45°C。AgalA、AgalB和AgalC对不同底物表现出不同的特异性: AgalA只对合成底物pNPG有降解能力,对蜜二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等半乳寡糖均不表现其活性;而AgalB则不仅能催化pNPG、蜜二糖、水苏糖和棉子糖等小分子半乳寡糖,而且对瓜尔豆胶和角豆胶等半乳甘露聚糖也有较高的水解能力; AgalC对不同底物的特异性与AgalB类似。AgalA、AgalB和AgalC的比活分别为31.2 U/mg、581 U/mg和128.8 U/mg。AgalB与同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Man5A协同降解瓜尔豆胶的实验结果表明: AgalB不仅能单独对瓜尔豆胶侧链的半乳糖残基进行降解,而且能与Man5A一起协同降解瓜尔豆胶。延长AgalB对侧链的作用时间,能显着地促进Man5A对主链的降解。而且随着作用温度的提高,反应速率加快,产物中的还原糖含量也随之增加。AgalA与AgalC则均不能与Man5A发生协同作用。β-半乳糖苷酶BgalA属于糖苷水解酶35家族,其最适pH为1.5,最适温度为60°C。BgalA在整个pH范围内均能保持稳定。有很好的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能力。大多数金属离子对其酶活性没有显着地影响。重组酶的比活为99.5 U/mg。BgalA对ONPG和乳糖两种底物的Km值分别5.22 mM和0.31 mM, Vmax值分别为120.8μmol/(min·mg)和137.3μmol/(min·mg)。与商业化的Aspergillus oryzae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相比, BgalA在整个模拟人工胃液条件下均能稳定的存在,且重组BgalA对牛奶中的乳糖的水解率可达85.8%,而作为对照的A. oryzae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在动态模拟人工胃液条件下对乳糖的水解率只能达到3.5%。综合以上实验结果:α-半乳糖苷酶AgalB和β-半乳糖苷酶BgalA不仅耐酸,而且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都有很好的抗性,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研究为其将来的工业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0-06-01)

嗜酸真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嗜酸真菌Bisporasp.MEY-1可以分泌多种酸性糖苷水解酶。以不同的农业废弃物和副产品为碳源诱导该菌产酶以提高液体发酵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结果表明0.5%的魔芋粉和9%的麦麸/玉米芯粉/豆粕混合物诱导效果最佳,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果胶酶、α-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的产量分别为15、50、3.7、5.7、3.2、0.6、3.4、0.1、1.8U·ml-1。菌株MEY-1最适产酶pH为3,温度为30℃。与优良的商业糖苷水解酶生产菌株Trichoderma reesei RUT C30相比,菌株MEY-1分泌的糖苷水解酶偏酸,且在模拟胃肠道条件下保留了更多的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活性,可降低大麦/豆粕饲料的黏度,在动物饲料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嗜酸真菌论文参考文献

[1].周浪花.叁种抗氧化剂和嗜酸乳杆菌对罗非鱼中常见真菌毒素危害的修复效应[D].广东海洋大学.2017

[2].马锐,柏映国,罗会颖.嗜酸真菌Bisporasp.MEY-1酸性糖苷水解酶的产酶优化及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4

[3].徐晓露.嗜酸真菌Bisporasp.MEY-1来源甘露聚糖酶和葡聚糖酶转基因玉米的培育[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4].吕飞龙,李江,刘亚洁,王剑锋,蔡向鲲.一株嗜酸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胞外糖苷水解酶的产酶分析(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2

[5].罗翔丹.真菌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及在发酵乳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2

[6].万俊,凌厉,李虎.复方嗜酸乳杆菌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J].药物生物技术.2011

[7].罗翔丹,姚刚,张铁华.3种真菌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

[8].何友文.一株嗜酸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两种苷酶的酶学性质[D].南昌大学.2011

[9].杨君.来源于嗜酸真菌Bisporasp.MEY-1叁种糖苷水解酶的基因克隆、表达与性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10].王慧.来源于嗜酸真菌Bisporasp.MEY-1的α-半乳糖苷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标签:;  ;  ;  ;  

嗜酸真菌论文-周浪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