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除草剂研究概况与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红梅,陈玉湘,徐士超,王婧,蒋建新,赵振东[1](2021)在《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开发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生物源除草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除草剂,是未来除草剂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从生物源除草剂应用的角度出发,综述了历年来国内外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在除草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其中植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包括松科、桃金娘科、芸香科、唇形科和菊科等植物的提取物、分泌物和化学改性衍生物;微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和它们的次生代谢产物。本文可为生物源除草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卢增增[2](2021)在《除草剂的杂草防效、残留特性及对葵花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绿色农业发展理念的提出,减少农业水土污染已经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除草剂作为河套灌区杭锦后旗地区最大的农业面源污染,未来合理减量施用除草剂减少农业污染,已经成为当地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以葵花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两种常用除草剂草甘膦(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高效氟吡甲禾灵(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剂),分别设置四种不同农药梯度,草甘膦设置梯度为0、180g/亩、240g/亩、360g/亩,高效氟吡甲禾灵设置梯度为0、37.5g/亩、50g/亩、75g/亩。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效果;除草剂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残留特性;除草剂对葵花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草甘膦(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在施加240g/亩时对葵花地所有杂草有较好的防效效果;高效氟吡甲禾灵(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剂)施加50g/亩时对禾本科杂草起到较好的防效效果。(2)通过系统研究,确立土壤和地下水中草甘膦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和高效氟吡甲禾灵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3)草甘膦和高效氟吡甲禾灵两种除草剂均在土壤里检测到了残留存在。草甘膦的残留量分布在0-5cm和5-10cm 土壤内,且三种施量在0-5cm 土层的残留量在施药7天内均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08种草甘膦的限值0.5mg/kg,存在污染土壤的风险。高效氟吡甲禾灵三种施加量残留量只集中在0-5cm和5-10cm 土层,目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还未将高效氟吡甲禾灵纳入污染物。两种除草剂在地下水中均未检测到其残留物。(4)草甘膦和高效氟吡甲禾灵均在土壤中降解均较快,两种除草剂均属于易降解农药(T1/2<30d)。草甘膦在0-5cm和5-10cm 土壤的半衰期约为3.02天和6.44天,施药35天后两个土层已检测不到草甘膦的存在。高效氟吡甲禾灵在0-5cm和5-10cm 土壤的半衰期约为1.30天和2.19天。(5)草甘膦和高效氟吡甲禾灵3种施加量均使葵花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得到显着提高,通过分析不同处理葵花生长指标和产量,草甘膦(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推荐使用量为240g/亩,高效氟吡甲禾灵(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剂)推荐使用量为50g/亩。
张源擎[3](2021)在《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属于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具有施用量低、除草效率高、除草谱广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均可用于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杂草防治效果。随着两种除草剂的不断使用,它们可通过吸附或沉降等方式在土壤环境中产生残留,进而会对土壤微生物造成一定的干扰。目前关于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的研究多集中在除草剂的防治效果和对作物的影响上,而关于两种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却少有报道。土壤微生物系统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以及农作物生长和产量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室内染毒的方法,将供试棕壤样品暴露于不同剂量的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下,研究两种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机制。两种除草剂均设置0.05、0.5、2.5mg kg-1三个浓度处理组,对应低中高三个浓度,对照为溶剂(乙腈)处理组,对土壤染毒后第7、14、28、42、56天的处理组从菌属水平、基因水平、酶水平三个层次进行指标测定。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使用荧光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分析了除草剂的施入对土壤中氮循环相关的功能基因(nifH、AOA、AOB、nirK、nirS)和卡尔文循环相关的基因(cbbLG、cbbLR)丰度的影响,使用比色法测定了两种除草剂对土壤中β-葡糖苷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综合生物标志物指数(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 index,IBR)评估了两种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综合毒性大小。本研究丰富了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的毒理学数据,同时为大豆田除草剂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两种除草剂对土壤中功能菌属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施入土壤会引起土壤中氮循环相关的菌属的丰度变化,并且两种除草剂会增加一些具有污染物和农药降解作用的功能菌属的丰度,如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等。(2)基于两种除草剂对土壤氮循环相关功能基因丰度影响的讨论,我们推测不同浓度的两种除草剂均可通过影响功能基因AOA和AOB的表达进而对土壤硝化反应过程起抑制作用,低浓度的氯酯磺草胺和中低浓度的双氯磺草胺通过影响功能基因nirK和nirS的表达进而会对土壤反硝化反应的进行起到促进作用,而两种除草剂的其他处理组对土壤反硝化反应无显着影响。(3)氯酯磺草胺对参与卡尔文循环的cbbLG和cbbLR基因丰度无显着影响,而对于双氯磺草胺,除试验周期第14天和42天外,双氯磺草胺在0.5 mg kg-1剂量下则可以同时显着促进cbb LG和cbb LR基因的表达,这表明中浓度的双氯磺草胺施入土壤可能会增加土壤微生物的碳固定能力。(4)两种除草剂对β-葡糖苷酶的活性整体上起激活作用,但在2.5 mg kg-1的剂量下可以显着激活β-葡糖苷酶的活性。双氯磺草胺从第14天开始可以激活脲酶活性,而氯酯磺草胺随着试验周期的变化对脲酶活性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最终表现为氯酯磺草胺在中低浓度剂量下可以激活脲酶活性,高浓度下对脲酶活性无显着影响。(5)通过IBR评估得出,在试验中期和末期,双氯磺草胺的IBR指数均大于氯酯磺草胺,即氯酯磺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的综合毒性小于双氯磺草胺,在大豆田除草剂的选择上,我们更推荐施用氯酯磺草胺防治阔叶杂草。
倪子钧[4](2020)在《烟嘧磺隆和甲氧咪草烟优势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磺酰脲类除草剂和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分别是我国施用量最大的两类除草剂,具有活性高,杀草谱广,选择性强,用量少等优点,用于防除玉米、大豆和花生等农作物的田间杂草。其中磺酰脲类中的烟嘧磺隆和咪唑啉酮类中的甲氧咪草烟在我国北方农田中使用广泛,由于这两种除草剂均属于长残效除草剂,长期使用会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污染土壤及其周围环境,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针对烟嘧磺隆和甲氧咪草烟优势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以及土壤修复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磺酰脲类和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品种的合理使用、环境修复奠定理论基础。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釆用富集培养技术筛选能够降解除草剂的混合菌群,对筛选出的混合菌群进行多次平板划线分离、纯化。测定筛选出的单一菌株对相应除草剂的降解能力,同时确定农药的提取方法和检测方法并验证回收率。从温度、pH和接种量3个方面来研究环境影响因子对优势菌降解效率的影响,同时探究菌株对除草剂的消解动力学。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降解条件,在最优条件下探究除草剂在初始浓度10mg/L-400mg/L范围内对降解菌的影响,并分析优势菌的生长曲线与降解效果的相互关系及微生物可降解的适宜除草剂浓度,最终采用盆栽实验验证优势菌的土壤的修复能力。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富集培养技术共筛选出1株烟嘧磺隆降解菌HX06和2株甲氧咪草烟降解菌JX02和JX06,鉴定菌株HX06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菌株JX02和JX06为链霉菌(Streptomycetaceae)。菌株HX06对150mg/L烟嘧磺隆的降解半衰期为3.32d,菌株JX02和JX06对150mg/L甲氧咪草烟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46d和1.27d。2.对三株降解菌进行降解特性优化后发现,HX06菌株7d内在MEA培养基中对100mg/L的烟嘧磺隆的降解率为79.3%;JX02菌株3.5d内可在LB培养基中对初始浓度范围在50-400mg/L的甲氧咪草烟降解率超过95%;JX06菌株3.5d内可在LB培养基中完全降解浓度为50-100mg/L的甲氧咪草烟。3.盆栽实验中,三株优势菌均对土壤中除草剂的修复有显着效果,三株菌株的降解能力不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微生物可以明显促进菌株JX06的降解能力,在降解不同浓度范围实验中,菌株HX06和JX06对高浓度除草剂的降解效果不佳。生物修复实验中可以明显看到经优势菌处理的土壤中的植株生长情况优于未添加菌株的植株。可以说明三株降解菌有效处理除草剂带来的环境问题,为未来菌剂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李伟佳[5](2020)在《抑草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为开发新型生防抑草活性菌株,对分离自青海察尔汗盐湖样品的中度嗜盐菌菌株进行了抑草活性筛选。结果表明:87株中度嗜盐菌中,对禾本科杂草野燕麦(Avena fatua L.)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共计16株,活性筛选率达18.4%;对十字花科杂草自生油菜(Brassica napus L.)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共计11株,活性筛选率达12.6%。其中具有中度抑制活性的菌株共计3株,分别为菌株D30202、C30101、D3030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对菌株D30202、C30101和D30301进行鉴定,确定活性菌株D30301和D30202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菌株C30101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将抑草活性最高的菌株D30202进行大量液体发酵,通过液-液萃取法获得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抑制野燕麦和自生油菜种子萌发活性结果显示,正丁醇萃取物的抑草活性高于乙酸乙酯萃取物,在5 mg/m L时对自生油菜根长抑制率可达81.64%。室内盆栽法测定正丁醇提取物的杀草谱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40 mg/m L时,菌株D30202的正丁醇萃取物溶液对自生油菜(B.napus)和藜(Chenopodium album)的除草活性等级分别为1级和5级;对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和野燕麦(A.fatua)除草活性等级均为8级;对猪秧秧(Galium aparine L.)无活性,等级为9级。作物安全性实验表明,在浓度为40 mg/m L时,菌株D30202正丁醇萃取物对青海省主栽作物品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青春38、藜麦(Chenopodium quinoa)青白藜1号、青稞(Hordeum Vulgare L.)昆仑14号和玉米(Zea mays L.)纪元8号均有不同程度的药害,对蚕豆(Vicia faba L.)青蚕14号无药害,药害等级为0级;在浓度10和20 mg/m L时,对青稞(H.Vulgare)昆仑14号和蚕豆(V.faba)青蚕14号药害等级为0级,对玉米(Z.mays)纪元8号、小麦(T.aestivum)青春38和藜麦(C.quinoa)青白藜1号均有药害。浓度为40 mg/m L的正丁醇萃取物抑制自生油菜的作用机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MDA含量显着高于空白对照,CAT、SOD和P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自生油菜叶片发生了脂质过氧化损伤,使自生油菜发生不可逆转的H2O2积累和过氧化损伤,最终枯死。综上所述:青藏高原察尔汗盐湖中度嗜盐菌D30202具有生防抑草潜力,为下一步从中分离出活性较高和结构新颖的抑草化合物及其先导化合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哲[6](2019)在《枯草芽孢杆菌YB1和黑曲霉YF1菌株对烟嘧磺隆的降解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一类含有磺酰脲桥结构的选择性除草剂,可用于防除多种杂草,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广泛应用。烟嘧磺隆是磺酰脲类除草剂中的一种,具有高效、低毒、广谱和对哺乳动物无毒等优点,但因其长期使用与不合理滥用,造成其在环境中的积累,例如土壤中和水源中,对部分土壤以及水源造成污染,其中烟嘧磺隆在土壤中的残留易引起后茬敏感作物的药害现象,严重时可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土壤中烟嘧磺隆的残留药害问题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而如何解决土壤中的烟嘧磺隆残留也越来越重要。目前针对土壤中的烟嘧磺隆残留,多采用生物修复的途径,其中微生物修复途径应用较为广泛,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无二次污染、降解彻底等优点,是目前解决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前期从烟嘧磺隆生产厂的污水中分离得到了两株烟嘧磺隆高效降解菌株,经鉴定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YB1和黑曲霉YF1。经研究得知YB1菌株主要通过分泌胞外酶的方式来降解烟嘧磺隆,从YB1菌株的胞外酶中分离纯化获得3种烟嘧磺隆降解酶,经鉴定分别为锰结合ABC转运酶、植物过氧化氢酶1和乙偶姻脱氢酶E1。YF1菌株则通过化学水解和微生物降解共同作用来降解烟嘧磺隆,一方面通过菌株自身生长中分泌草酸来使烟嘧磺隆发生水解,另一方面则通过分泌胞外酶来实现对烟嘧磺隆的降解。1.本研究通过Illumina HiSeq PE150测序平台获得了YB1菌株和YF1菌株的基因组信息,其中YB1基因组大小为3.30 Mb,编码基因数为3882,编码区域的长度为3,698,092 bp。YF1基因组大小为9.19 Mb,编码基因数为6866,编码区域的长度为35,215,337 bp。通过两种菌株的基因组信息以及相关软件的预测,我们预测得到了YB1基因组中4种与烟嘧磺隆降解相关的酯酶基因,9种水解酶基因,同时对YB1中三种降解酶的基因进行了准确的基因定位,获得了3种降解酶的完整基因信息;YF1基因组中7种与烟嘧磺隆降解相关的水解酶基因,这些预测得到的基因在降解烟嘧磺隆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2.在获得锰结合ABC转运酶、植物过氧化氢酶1和乙偶姻脱氢酶E1三种降解酶的完整基因信息的基础上,采取异源表达的方式获得了3种降解酶的可溶性酶溶液。采用活性测定的方法检测3种降解酶溶液对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活性,活性结果显示3种降解酶对烟嘧磺隆均具有降解活性,对苄嘧磺隆、甲嘧磺隆以及苯磺隆活性不具降解活性。为进一步研究3种降解酶对烟嘧磺隆的特殊的降解活性,采用计算机分子模拟的方法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共同研究了3种降解酶与烟嘧磺隆、苄嘧磺隆、甲嘧磺隆以及苯磺隆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表明3种降解酶与烟嘧磺隆和苄嘧磺隆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作用,与甲嘧磺隆和苯磺隆之间没有结合;分子模拟对接结果显示,3种降解酶与4种除草剂分子之间均有结合作用,这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检测获得的结果以及实际检测到的活性结果并未一致,但是分子模拟对接结果直观的将降解酶与除草剂分子之间的结合状态展示出来,并且对存在的相互作用力有明确的分类和展示。两种技术均验证了降解酶与除草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具体的降解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对于降解酶催化降解烟嘧磺隆的反应,本研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了YB1菌株以及降解酶降解烟嘧磺隆的产物种类,并发现采用ECOSAR软件预测烟嘧磺隆以及其降解产物对水生和陆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将大大减少农药分子对环境生物的毒性测定工作,为其它农药分子的环境风险评估提供指导。3.为进一步研究YB1菌株对烟嘧磺隆的修复效果,采用前期成熟的颗粒剂加工技术将YB1菌株进行发酵,制备颗粒剂,进而采用室内盆栽的方式对YB1降解土壤中的烟嘧磺隆残留进行了田间模拟修复,以小麦为敏感指示植物,同时对土壤中烟嘧磺隆残留的浓度的检测,测定了YB1菌株颗粒剂对土壤中的烟嘧磺隆残留的修复效果。同时检测了各组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以确定YB1颗粒剂对土壤中烟嘧磺隆的降解效果和对其其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发现YB1颗粒剂对土壤中烟嘧磺隆残留的降解效果良好,且对土壤中其它微生物群落结构不造成影响。4.针对YF1菌株降解烟嘧磺隆的研究,通过利用硫酸铵沉淀、DEAE阴离子交换、非变性凝胶电泳以及变性凝胶电泳的方法从YF1菌株胞外酶中分离得到了两种常见的胞外酶,葡糖淀粉酶和脂肪酶2。通过优化培养基类型,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三方面对YF1菌株进行培养,大大提高了胞外酶-葡糖淀粉酶和脂肪酶2的产量。对分离纯化得到的葡糖淀粉酶和脂肪酶2来进行烟嘧磺隆降解活性的测定,获得了葡糖淀粉酶和脂肪酶2降解烟嘧磺隆的基础性质,证实了葡糖淀粉酶和脂肪酶2对烟嘧磺隆的催化降解功能。综上分析,本研究初步解释了枯草芽孢杆菌YB1和黑曲霉YF1菌株对烟嘧磺隆的降解作用,检测了3种异源表达获得的降解酶对烟嘧磺隆的降解活性,并获得2种新的烟嘧磺隆降解酶,测定了该2种降解酶对烟嘧磺隆的基础降解性质,丰富了烟嘧磺隆降解酶与降解基因的资源。通过分子模拟对接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研究了降解酶与烟嘧磺隆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其它菌株和降解酶与除草剂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同时本研究在烟嘧磺隆降解菌株的应用上进行探究,明确YB1菌株颗粒剂的降解效果以及环境友好特性,为解决环境中烟嘧磺隆污染的土壤修复问题提供思路。
李东洋[7](2020)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及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杂草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目前使用最多的除草方式还是使用化学除草剂,但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使用化学除草剂带来的环境污染、杂草产生耐药性等问题,而微生物除草剂以其安全、环保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微生物除草剂正处于发展阶段,实现商品化的成果较少。本实验主要通过对具有除草活性真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发酵工艺优化及对发酵液进行复配,以得到能对多种杂草起到良好防除效果的微生物除草剂。从土壤和患病植物中分离得到19种真菌,经过除草活性检验,发现Z-5对马唐,苘麻,鹅头稗的抑制效果较好,Z-6对马唐,稗草,马齿苋的抑制效果较好。经过形态学和ITS序列的鉴定初步判断Z-5属于塔宾曲霉属,Z-6属于黑曲霉属。对Z-5和Z-6进行液体发酵工艺优化,结果显示Z-5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浸出液1000 m L,淀粉3.08%,硝酸钾0.31%,硫酸镁0.15%,最佳液体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3℃,初始p H为5,装液量100 m L(250 m L锥形瓶),接种量8%,转数150 r/min,种龄48 h;Z-6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000 m L马铃薯浸出液,淀粉3.11%,硫酸铵0.21%,磷酸氢二钾0.1%,最佳液体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7.8℃,初始p H为5,装液量100 m L(250 m L锥形瓶),接种量9%,转数140 r/min,种龄36 h。对除草真菌Z-5和Z-6的发酵液按照1:1的比例复配后,进行杂草盆栽防除应用实验,发现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叶面喷施,使用总孢子数为43105孢子/m L浓度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即可对马唐,苘麻,鹅头稗和马齿苋达到80%的防除效果。用复配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的生长没有影响,对蚯蚓、斑马鱼和小球藻安全。对土壤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后,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会有显着的增加。经过实验发现,在喷洒了复合微生物菌剂后,杂草体内的叶绿素含量会迅速下降,而后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的含量开始上升,过氧化保护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呈现先增加后迅速下降的趋势,持续增加的丙二醛(MDA)和活性氧可能会对杂草的膜脂和蛋白质造成严重破坏,这也可能是可溶性蛋白含量大幅下降的原因,随着杂草膜脂和蛋白质破坏程度的加重,最终导致杂草死亡。
邹益泽[8](2019)在《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的研发及其对鸭跖草防除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是田间恶性杂草,危害势强。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是从患病的鸭跖草上分离得到的病原真菌,可以侵染鸭跖草,致其死亡。试验以草茎点霉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合适的载体与助剂,加工成水分散粒剂,得到的微生物除草剂用来防除鸭跖草。通过生物相容性试验,初筛出与草茎点霉菌有良好相容性的载体为滑石粉和白炭黑,润湿剂为拉开粉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为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NNO)和油酸酰胺,黏结剂为聚乙二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崩解剂为硫酸钠、氯化钠及硫酸铵,稳定剂为碳酸钙和磷酸氢二钾,以上试剂均与草茎点霉菌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助剂的性能测试,复筛出载体白炭黑、润湿剂拉开粉、分散剂NNO、崩解剂硫酸铵、黏结剂聚乙二醇、稳定剂碳酸钙为最佳试剂。通过用量优化试验,采用直接配方重复试验法最终确定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配方为:草茎点霉菌2.57×108cfu/g,润湿剂拉开粉6%(质量分数,下同),分散剂NNO4%,崩解剂硫酸铵6%,黏结剂聚乙二醇6%,稳定剂碳酸钙5%,载体白炭黑补足至100%。采用挤压造粒法,使用旋转式制粒机,选择1 mm孔径进行造粒,最后获得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采用系列稀释法进行活菌率测定,最终测得活菌率为2.55×108cfu/g,;采用刻度量筒试验法测得润湿时间约28.16 s,采用刻度量筒试验法测定崩解性为70.50 s,采用推荐性国家标准测定制剂悬浮率约88.90%,测定pH约为6.97,测定含水量约1.47%,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将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在室温(1025℃)下贮存180天,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80天时,活菌率是起始时的94.69%,80天后,活菌率大幅度降低,160天时,活菌率为最开始时的72.85%;180天后活菌率为68.36%。180天后润湿时间、悬浮率与崩解时间等各项指标,与贮存前没有显着差异。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当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活菌率为2.55×108cfu/g,鸭跖草为34叶期,喷施药剂3次时,防效最好。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在鸭跖草叶片上定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效成分草茎点霉菌株在鸭跖草上的定殖数量逐渐降低,前35天,菌株数量大幅降低,35天后,菌量变化幅度较小,直至喷施61天后,鸭跖草叶片上才无草茎点霉菌株检出。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制剂用量1305 g a.i./hm2,1740 g a.i./hm2,2175 g a.i./hm2,3480 g a.i./hm2,3次施药后21天,鲜重防效分别为50.89%、55.97%、60.67%和69.88%。
王伟[9](2019)在《一株具有抑制野燕麦土壤真菌的分离及鉴定》文中指出本研究对坎布拉采集的土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试验共分离得到25株菌株,对各菌株发酵滤液进行活性筛选,得到一株强抑草活性真菌菌株NO.6,其对野燕麦种子胚芽、胚根抑制率分别为91.20%,93.10%,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菌株NO.6进行了菌种鉴定,并对其抑草活性组分进行了分离纯化,以期为新除草剂的开发提供新的材料,同时也为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取得了如下的结果:1.确定了菌株NO.6的分类地位。通过菌株NO.6的ITS r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菌株NO.6与Beauveria属内各种的同源性均在99.0%以上,结合形态学特征,确定菌株NO.6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2.确定了菌株NO.6代谢产物中抑草物质的提取有机溶剂。用等体积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3次,经减压浓缩得到粗提物,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是最佳的提取有机溶剂,乙酸乙酯粗提物对野燕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最好,其对胚芽、胚根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7.09%、96.08%。3.将萃取得到的乙酸乙酯粗提物经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共得到16个馏分,其中馏分Fr4对野燕麦种子萌发具明显抑制效果,其对胚芽、胚根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6.90%、96.88%。4.对馏分Fr4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动相48%甲醇、波长220 nm、流速3 mL·min-1条件下,得到了保留时间为66.868 min的抑草活性组分3,其对野燕麦胚芽、胚根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7.74%,93.17%。
刘晓[10](2018)在《放线菌SPRI-0518次级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生物源除草剂在农业防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分为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3种类型除草剂,但目前人们研究的重点实际是以微生物源除草剂为主。近年来,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得到人们重视,研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物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已成为国内、外植物保护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针对这一现象,本论文将以土壤放线菌SPRI-0518为研究对象,从其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出单一且具有除草活性的物质来开展微生物源除草剂这一工作。从上海南方农药创制中心获得土壤放线菌SPRI-0518,针对土壤放线菌SPRI-0518次级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物质的研究,本文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工作。首先,对除草活性物质进行了早期鉴定。将土壤放线菌SPRI-0518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用马唐种子做生物活性跟踪测试,确定了活性组分的分布。然后,用马唐、稗草、紫苏、反枝苋为测试种子,浓缩发酵液,测量其对不同种子的抑制率。同时对活性组分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发酵液上清和菌丝体中均有除草活性组分,其对马唐的抑制率分别为75%和100%。(2)经计算,浓缩后的发酵液对马唐、稗草、紫苏、反枝苋的抑制率分别为:100%、100%、57%和78%。(3)活性物质在p H值分别为3、7、10、7.8(原液)的条件下各进行沸水浴15min后,其对马唐的抑制率分别为68%、74%、66%、74%。综上所述: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菌丝体中,且对单子叶植物抑制率较好且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良好。然后,利用层析色谱技术进一步分离纯化活性组分,依次经过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制备技术逐步分离。结果显示:在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1 m L/min,保留时间分别为17 min和27.5 min时分离所得的组分A1(13.2 mg)、A2(14.9 mg)对稗草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100%和86%,且组分A2纯度达到89.9%。其次,对活性组分进行初步鉴定,通过LC/MS确定活性组分A2的分子质量为337。这为今后该组分的大规模生产制备提供了技术性指导。最后,将少量纯品配制成浓度分别为25 ppm,50 ppm,100 ppm,200 ppm的药液做活性研究。结果显示:活性组分A1、A2均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对稗草、马唐、紫苏、黄瓜、反枝苋等均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当浓度为50 ppm时,除草活性组分A1能基本抑制各种子的发芽,而A2组分对紫苏抑制较高,其余抑制效果比较小。因此,A2的除草活性没有A1强。
二、微生物除草剂研究概况与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除草剂研究概况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2)除草剂的杂草防效、残留特性及对葵花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田杂草的危害 |
1.2.2 杂草防除技术 |
1.2.3 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目的 |
2.2.2 除草剂的选择及其理化性质 |
2.2.3 试验方案 |
2.2.4 试验地布置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除草剂残余量的测定 |
2.3.2 杂草防除效果调查 |
2.3.3 葵花生长指标的测定 |
2.3.4 数据处理 |
3 两种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效果 |
3.1 草甘膦对田间杂草的影响 |
3.1.1 杂草株数防效 |
3.1.2 葵花收获期杂草鲜重防效 |
3.2 高效氟吡甲禾灵对田间杂草的影响 |
3.2.1 禾本科杂草株数防效 |
3.2.2 葵花收获期禾本科杂草鲜重防效 |
3.3 两种除草剂杂草防效的对比 |
3.3.1 两种除草剂对杂草株防效对比 |
3.3.2 两种除草剂的杂草鲜重防效对比 |
3.4 本章小节 |
4 两种除草剂的检测方法及残留特性 |
4.1 草甘膦的检测方法的研究 |
4.1.1 离子色谱法的选定 |
4.1.2 标准线性方程的测定 |
4.1.3 方法的精密度及加标回收率试验 |
4.2 草甘膦的残留特性 |
4.2.1 草甘膦的残留量及残留量标准 |
4.2.2 草甘膦在土壤中的迁移特性 |
4.2.3 草甘膦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消解方程 |
4.3 高效氟吡甲禾灵检测方法 |
4.3.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选定 |
4.3.2 标准线性方程范围及检出限 |
4.3.3 方法的精密度及加标回收率试验 |
4.4 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残留特性 |
4.4.1 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残留量及残留标准 |
4.4.2 高效氟吡甲禾灵在土壤中的迁移特性 |
4.4.3 高效氟吡甲禾灵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消解方程 |
4.5 本章小结 |
5 除草剂对葵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5.1 草甘膦对葵花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
5.1.1 草甘膦对葵花生长特性的影响 |
5.1.2 草甘膦对葵花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
5.2 高效氟吡甲禾灵对葵花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
5.2.1 高效氟吡甲禾对葵花生长特性的影响 |
5.2.2 高效氟吡甲禾灵对葵花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概述 |
1.2 氯酯磺草胺概述 |
1.2.1 氯酯磺草胺的理化性质与应用 |
1.2.2 氯酯磺草胺的研究进展概况 |
1.3 双氯磺草胺概述 |
1.3.1 双氯磺草胺的理化性质与应用 |
1.3.2 双氯磺草胺的研究进展概况 |
1.4 土壤微生物研究指标及方法 |
1.4.1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1.4.2 土壤功能微生物 |
1.4.3 土壤酶活性 |
1.5 本试验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与设备 |
2.2 药品与试剂 |
2.3 供试土壤 |
2.4 土壤染毒 |
2.5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测定 |
2.6 功能基因丰度的测定 |
2.6.1 土壤总DNA的提取 |
2.6.2 功能基因的PCR扩增 |
2.6.3 连接转化 |
2.6.4 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
2.6.5 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
2.6.6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6.7 样品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 |
2.7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1.1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3.1.2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细菌优势门的影响 |
3.1.3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细菌属水平的影响 |
3.2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中功能微生物基因丰度的影响 |
3.2.1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
3.2.2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卡尔文循环基因丰度的影响 |
3.3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1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β-葡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3.3.2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4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的毒性比较 |
4 讨论 |
4.1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2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中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
4.2.1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nifH基因丰度的影响 |
4.2.2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AOA和AOB基因丰度的影响 |
4.2.3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nirK和nirS基因丰度的影响 |
4.2.4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卡尔文循环基因丰度的影响 |
4.3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4 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的毒性比较 |
5 结论 |
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创新点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烟嘧磺隆和甲氧咪草烟优势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除草剂概述 |
1.1.1 磺酰脲类除草剂概述 |
1.1.2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概述 |
1.2 两种除草剂特性 |
1.2.1 烟嘧磺隆特性 |
1.2.2 甲氧咪草烟特性 |
1.3 除草剂的残留及危害 |
1.4 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 |
1.4.1 微生物降解概念及发展 |
1.4.2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 |
1.4.3 除草剂降解菌的获得途径 |
1.4.4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 |
1.4.5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 |
1.4.6 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类群 |
1.4.7 影响微生物降解除草剂的因素 |
1.5 微生物基因测序技术现状 |
1.5.1 第一代测序技术 |
1.5.2 第二代测序技术 |
1.5.3 第三代测序技术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1.1 供试土样 |
2.1.2 供试农药与试剂 |
2.1.3 培养基的制备 |
2.1.4 仪器与设备 |
2.2 除草剂降解菌的富集驯化、分离及鉴定 |
2.2.1 除草剂降解菌的富集驯化 |
2.2.2 除草剂降解菌的分离、纯化 |
2.2.3 除草剂优势菌的筛选 |
2.2.4 降解优势菌的鉴定 |
2.2.5 降解优势菌生长量的测定 |
2.3 除草剂的提取与色谱分析 |
2.3.1 培养基中的除草剂前处理方法 |
2.3.2 土壤中的除草剂前处理方法 |
2.3.3 除草剂的液相色谱分析 |
2.4 除草剂降解率的测定 |
2.4.1 培养基中除草剂的回收率测定 |
2.4.2 土壤中除草剂的回收率测定 |
2.4.3 除草剂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4 除草剂降解率的测定 |
2.5 除草剂优势菌的降解特性研究 |
2.5.1 pH对除草剂优势菌降解率的影响 |
2.5.2 温度对除草剂优势菌降解率的影响 |
2.5.3 接种量对除草剂优势菌降解率的影响 |
2.5.4 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动力学 |
2.5.5 响应曲面法研究影响因子对优势降解菌的影响 |
2.5.6 除草剂初始浓度对优势菌降解率的影响 |
2.6 优势菌对除草剂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 |
2.6.1 除草剂优势菌在土壤中的降解实验 |
2.6.2 不同除草剂初始浓度对优势菌降解土壤中除草剂降解效果的影响 |
2.6.3 植物修复的植物的种子选取与处理 |
2.6.4 除草剂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除草剂优势菌的筛选以及培养基的选择 |
3.1.1 降解菌的富集、分离纯化 |
3.1.2 降解优势菌的筛选 |
3.1.3 降解优势菌的形态特征及其鉴定 |
3.1.4 降解优势菌的培养基的选择 |
3.2 菌株HX06在MEA培养基中对烟嘧磺隆的降解特性研究 |
3.2.1 不同pH对菌株HX06降解率的影响 |
3.2.2 不同温度对菌株HX06降解率的影响 |
3.2.3 不同投加量对菌株HX06降解率的影响 |
3.2.4 烟嘧磺隆的微生物降解动力学 |
3.2.5 响应曲面法优化菌株HX06对甲氧咪草烟的降解条件 |
3.2.6 不同除草剂初始浓度对菌株HX06的降解率影响及生长曲线 |
3.3 菌株JX02、JX06在LB培养基中对甲氧咪草烟的降解特性研究 |
3.3.1 不同p H对菌株JX02、JX06降解率的影响 |
3.3.2 不同温度对菌株JX02、JX06降解率的影响 |
3.3.3 不同接种量对菌株JX02、JX06降解率的影响 |
3.3.4 甲氧咪草烟的微生物降解动力学 |
3.3.5 响应曲面法优化菌株JX02、JX06对甲氧咪草烟的降解条件 |
3.3.6 不同除草剂初始浓度对菌株JX02、JX06的降解率影响及生长曲线 |
3.4 优势菌HX06、JX02和JX06对土壤的生物修复 |
3.4.1 土壤微生物对优势菌降解除草剂的影响 |
3.4.2 不同初始浓度对优势菌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 |
3.4.3 优势菌降解土壤中除草剂后对敏感作物的生长影响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抑草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生防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
1.1.1 生防真菌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
1.1.2 生防细菌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
1.1.3 生防放线菌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
1.2 生防芽孢杆菌的研究概况 |
1.3 微生物除草剂除草机理研究进展 |
1.3.1 活体微生物除草机理 |
1.3.2 代谢产物除草机理 |
1.3.3 前体除草机理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抑制杂草活性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杂草种子 |
2.1.3 供试培养基 |
2.1.4 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嗜盐菌的活化及发酵液的制备 |
2.2.2 抑草活性菌株的筛选 |
2.2.3 活性菌株的鉴定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抑制野燕麦根长和芽长生长活性菌株的筛选 |
2.4.2 抑制自生油菜根长和芽长生长活性菌株的筛选 |
2.4.3 3株活性菌株的鉴定 |
2.5 讨论 |
第三章 嗜盐菌D30202发酵液萃取物的抑草活性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杂草种子 |
3.1.3 供试培养基 |
3.1.4 仪器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活性菌株D30202有机溶剂萃取物的制备 |
3.2.2 菌株D30202萃取物抑草活性的测定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菌株D30202发酵液萃取物抑制野燕麦种子生长活性的测定 |
3.4.2 菌株D30202发酵液萃取物抑制自生油菜种子生长活性的测定 |
3.5 讨论 |
第四章 菌株D30202的杀草谱及作物安全性测定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样品 |
4.1.2 供试杂草 |
4.1.3 供试作物 |
4.1.4 仪器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盆栽茎叶喷雾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杀草谱测定 |
4.3.2 作物安全性评价 |
4.4 讨论 |
第五章 活性菌株D30202抑草作用机理的初探 |
5.1 实验材料 |
5.1.1 供试药剂 |
5.1.2 供试杂草 |
5.1.3 仪器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药剂配制 |
5.2.2 药剂喷施及采样 |
5.2.3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5.2.4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测定 |
5.2.5 过氧化氢酶活力(CAT)测定 |
5.2.6 过氧化物酶活力(POD)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丙二醛(MDA)活性 |
5.3.2 过氧化氢酶活力(CAT) |
5.3.3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 |
5.3.4 过氧化物酶活力(POD)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6)枯草芽孢杆菌YB1和黑曲霉YF1菌株对烟嘧磺隆的降解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研究现状 |
1.1.1 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危害现状 |
1.1.2 可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菌种资源 |
1.1.3 可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基因资源 |
1.1.4 可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菌株的应用现状 |
1.2 烟嘧磺隆微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 |
1.2.1 烟嘧磺隆降解菌株的研究进展 |
1.2.2 可降解烟嘧磺隆微生物基因组信息 |
1.2.3 烟嘧磺隆降解酶与降解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4 可降解烟嘧磺隆微生物应用概况 |
1.3 微生物降解酶与底物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
1.3.1 微生物降解酶与底物相互作用研究概况 |
1.3.2 计算机分子模拟在研究酶与底物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
1.3.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研究酶与底物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
1.3.4 降解酶与底物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其它方法 |
1.4 农药降解产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
1.4.1 农药降解产物毒性研究进展 |
1.4.2 农药降解产物毒性预测方法 |
1.5 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微生物修复现状 |
1.6 目的与意义 |
2 烟嘧磺隆降解菌株的基因组信息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YB1 菌株基因组数据 |
2.2.2 YF1 菌株基因组数据 |
2.2.3 降解酶基因的定位 |
2.2.4 烟嘧磺隆降解基因的预测 |
2.3 讨论 |
3 枯草芽孢杆菌中3种降解酶与烟嘧磺隆相互作用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降解酶的异源表达结果 |
3.2.2 降解基因表达产物的活性测定结果 |
3.2.3 降解基因在YB1 菌株中相对表达量 |
3.2.4 降解酶与药剂分子的对接结果 |
3.2.5 降解酶与药剂分子亲和力分析结果 |
3.2.6 降解酶降解烟嘧磺隆的产物与毒性评估结果 |
3.3 讨论 |
4 枯草芽孢杆菌YB1 颗粒剂的应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YB1 菌株颗粒剂特性检测结果 |
4.2.2 小麦生理指标测量结果 |
4.2.3 小麦根际土壤中烟嘧磺隆的残留检测 |
4.2.4 小麦根际土壤的土壤酶活性测定结果 |
4.2.5 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测定结果 |
4.3 讨论 |
5 黑曲霉YF1 菌株中降解酶的分离纯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YF1 菌株胞外酶的提取与定位 |
5.2.2 胞外酶的分离纯化 |
5.2.3 降解酶的氨基酸序列 |
5.2.4 降解基因在YF1 菌株中的相对表达量 |
5.2.5 降解酶的诱导表达结果 |
5.2.6 降解酶的分离纯化 |
5.2.7 降解酶的基本性质研究 |
5.3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及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除草剂的概述 |
1.1.1 活体微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 |
1.1.2 微生物代谢产物类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
1.2 微生物除草剂的作用原理 |
1.3 微生物除草剂的优势 |
1.4 微生物除草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1.4.1 寄主单一的问题 |
1.4.2 活性物质生产困难 |
1.4.3 剂型加工问题 |
1.4.4 易受环境影响 |
1.4.5 安全问题的评估 |
1.5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
2.防除旱田杂草真菌菌株的筛选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的采集 |
2.2.2 样品中真菌的分离纯化 |
2.2.3 真菌发酵液制备 |
2.2.4 杂草种子萌发抑制实验 |
2.2.5 杂草离体叶片致病性实验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真菌菌株的分离纯化结果 |
2.3.2 杂草种子萌发抑制实验结果 |
2.3.3 杂草离体叶片致病性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除草真菌的初步鉴定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除草真菌形态学鉴定 |
3.2.2 除草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除草真菌的形态鉴定结果 |
3.3.2 除草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除草真菌发酵工艺优化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种子液制备 |
4.2.2 真菌发酵液除草活性检测方法 |
4.2.3 除草真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单因素优化实验 |
4.2.4 除草真菌液体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实验 |
4.2.5 除草真菌液体发酵工艺优化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除草真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 |
4.3.2 除草真菌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 |
4.3.3 除草真菌发酵工艺的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除草真菌的安全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
5.2.2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的安全性实验 |
5.2.3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环境的安全性实验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的安全性实验结果 |
5.3.2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环境的安全性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除草真菌防除小麦田杂草的应用研究 |
6.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
6.2.2 不同处理方式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杂草的防除实验 |
6.2.3 不同浓度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5种杂草的防除实验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处理方式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
6.3.2 不同浓度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5种杂草的防除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7.除草真菌除草机理的初步研究 |
7.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7.1.1 实验材料 |
7.1.2 实验仪器 |
7.2 实验方法 |
7.2.1 杂草幼苗的处理 |
7.2.2 杂草中叶绿素含量的检测 |
7.2.3 杂草中丙二醛含量的检测 |
7.2.4 杂草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检测 |
7.2.5 杂草中超氧阴离子(O2-)含量的检测 |
7.2.6 杂草中保护酶系活性的检测 |
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3.1 杂草中叶绿素含量的检测结果 |
7.3.2 杂草中丙二醛含量的检测结果 |
7.3.3 杂草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检测结果 |
7.3.4 杂草中超氧阴离子含量的检测结果 |
7.3.5 杂草中保护酶系活性的检测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的研发及其对鸭跖草防除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鸭跖草的发生与危害 |
1.1.1 鸭跖草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 |
1.1.2 鸭跖草的发生规律 |
1.1.3 鸭跖草危害原因及危害特点 |
1.2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
1.2.1 活体微生物除草剂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
1.2.3 国外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
1.2.4 限制微生物除草剂发展的主要因素 |
1.2.5 我国微生物除草剂的前景展望 |
1.3 水分散粒剂的研究进展 |
1.3.1 水分散粒剂的发展概述 |
1.3.2 水分散粒剂的类型 |
1.3.3 水分散粒剂的基本特性 |
1.3.4 水分散粒剂的优势 |
1.3.5 水分散粒剂的制造工艺 |
1.3.6 水分散粒剂质量检测 |
1.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配方的确定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供试药剂 |
2.1.4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草茎点霉菌的扩繁 |
2.2.2 载体及助剂与草茎点霉生物相容性的测定 |
2.2.3 助剂的复筛 |
2.2.4 助剂用量的筛选 |
2.2.5 制剂 pH 调节 |
2.2.6 草茎点霉菌丝体的制备 |
2.2.7 水分散粒剂的加工工艺流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载体与助剂的初筛结果 |
2.3.2 助剂的复筛结果 |
2.3.3 助剂用量的筛选结果 |
2.3.4 配方优化 |
2.3.5 不同粒径的崩解时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的质量检测 |
3.1 供试材料 |
3.1.1 试验药剂 |
3.1.2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有效成分的测定 |
3.2.2 润湿性的测定 |
3.2.3 悬浮率测定 |
3.2.4 分散性的测定 |
3.2.5 崩解性的测定 |
3.2.6 pH的测定 |
3.2.7 水分的测定 |
3.2.8 贮藏稳定性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含菌量的测定结果 |
3.3.2 润湿时间的测定结果 |
3.3.3 悬浮率的测定结果 |
3.3.4 崩解性的测定结果 |
3.3.5 pH的测定结果 |
3.3.6 含水量的测定结果 |
3.3.7 贮藏期的测定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对鸭跖草的防除试验 |
4.1 供试材料 |
4.1.1 供试药剂 |
4.1.2 防治对象 |
4.1.3 施药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对鸭跖草的室内盆栽防除试验 |
4.2.2 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对鸭跖草的田间防除试验 |
4.2.3 田间试验的调查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浓度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室内防除试验的结果 |
4.3.2 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对不同时期鸭跖草的室内防除结果 |
4.3.3 不同施药次数对鸭跖草的室内防除结果 |
4.3.4 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在鸭跖草叶片上定殖情况的检测结果 |
4.3.5 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对鸭跖草的田间防除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与讨论 |
5.1.1 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配方确定的研究 |
5.1.2 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质量检测的研究 |
5.1.3 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对鸭跖草防除效果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一株具有抑制野燕麦土壤真菌的分离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源农药 |
1.2 微生物源农药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
1.2.1 微生物杀虫剂 |
1.2.2 微生物杀菌剂 |
1.2.3 微生物除草剂 |
1.3 野燕麦的危害 |
1.4 农用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1.4.1 农用抗生素的定义及其特点 |
1.4.2 除草农用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1.4.3 农用抗生素的产生菌 |
1.5 农用抗生素的分离纯化技术 |
1.5.1 溶剂萃取 |
1.5.2 沉淀与结晶 |
1.5.3 膜分离 |
1.5.4 色谱技术 |
1.6 土壤真菌的研究 |
1.6.1 土壤真菌的分离 |
1.6.2 土壤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除草活性研究 |
1.7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1 课题的立题背景 |
1.7.2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7.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8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研究方法 |
1.8.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抑草活性测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土样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供试试剂与药品 |
2.1.4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株的分离、纯化 |
2.2.2 菌株发酵液及粗提物的制备 |
2.2.3 发酵液抑草活性测定 |
2.2.4 粗提物活性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样微生物分离情况 |
2.3.2 各菌株发酵滤液对野燕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 |
2.3.3 菌株NO.6 的不同粗提物对野燕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菌株NO.6的菌种鉴定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菌种 |
3.1.2 药品试剂及材料 |
3.1.3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形态学鉴定 |
3.2.2 分子鉴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形态学鉴定 |
3.3.2 菌株NO.6 ITS区段的扩增结果 |
3.3.3 菌株NO.6的ITS测序结果 |
3.3.4 菌株NO.6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菌NO.6代谢产物抑草活性物质的初步分离纯化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菌种及靶标材料 |
4.1.2 供试试剂与药品 |
4.1.3 仪器设备 |
4.2 除草活性菌株NO.6 发酵代谢产物粗品制备 |
4.2.1 除草活性菌株NO.6 的发酵培养 |
4.2.2 除草活性菌株NO.6 的发酵液预处理及粗提物的制备 |
4.3 菌株NO.6 代谢产物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 |
4.3.1 硅胶柱层析色谱 |
4.3.2 薄层层析色谱 |
4.3.3 除草活性成份生物活性测定 |
4.4 结果分析 |
4.4.1 柱层析洗脱剂体系 |
4.4.2 薄层层析展开剂比例 |
4.4.3 柱层析馏分生测除草活性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菌株NO.6 代谢产物抑草活性组分HPLC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5.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馏分除草活性物质 |
5.2.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条件的方法确立 |
5.2.2 分离组分的除草活性测定 |
5.2.3 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放线菌SPRI-0518次级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1.1 微生物除草剂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
1.1.2 微生物除草剂的优势 |
1.1.3 微生物除草剂的主要研究成果 |
1.1.4 国内研究状况与展望 |
1.2 微生物杀虫剂和杀菌剂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微生物杀虫剂 |
1.2.2 微生物杀菌剂 |
1.3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流程 |
2.1 活性组分的初步鉴定 |
2.2 活性组分的分离提纯 |
2.2.1 发酵液预处理 |
2.2.2 溶剂萃取 |
2.2.3 吸附层析法 |
2.2.4 高效液相分离纯化 |
2.3 活性组分的结构鉴定 |
2.4 生物活性测试跟踪 |
第三章 放线菌 SPRI-0518 活性物质的早期鉴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菌种、试剂及药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除草活性室内测定方法 |
3.2.2 放线菌 SPRI-0518 的菌种活化 |
3.2.3 菌株发酵培养 |
3.2.4 活性物质的分布 |
3.2.5 不同 PH 值条件下温度对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 |
3.2.6 活性物质萃取剂的选择研究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活性物质在发酵液中的分布 |
3.3.2 不同p H条件下SPRI-0518 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 |
3.3.3 活性物质萃取剂的选择 |
3.3.4 浸取料液比的选择 |
3.3.5 浸取时间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3.4.1 活性物质的分布 |
3.4.2 活性物质的稳定性 |
3.4.3 SPRI-0518 活性物质的萃取剂 |
3.4.4 SPRI-0518 活性物质料液浸取的探索 |
第四章 放线菌SPRI-0518 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菌种与试剂 |
4.2 土壤放线菌SPRI-0518 活性组分粗品的制备 |
4.2.1 除草活性菌株SPRI-0518 的发酵培养 |
4.2.2 除草活性菌株SPRI-0518 的发酵液预处理 |
4.3 TLC条件探索 |
4.3.1 实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 |
4.4 柱层析色谱 |
4.4.1 实验方法 |
4.4.2 硅胶柱层析结果与分析 |
4.5 制备薄层层析 |
4.5.1 制备薄层层析实验方案 |
4.5.2 制备TLC实验结果 |
4.6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 |
4.6.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
4.6.2 高效液相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
4.7 活性组分的高效液相制备及纯度分析 |
4.7.1 组分A2 的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及纯度分析 |
4.8 活性产物纯品制备工艺 |
第五章 放线菌SPRI-0518 活性组分的初步鉴定 |
5.1 实验仪器 |
5.2 放线菌SPRI-0518 活性组分A2 的质谱图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活性组分A1、A2 除草活性研究 |
6.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步骤 |
6.2 实验结果 |
6.2.1 活性组分A1 的除草活性 |
6.2.2 活性组分A2 的除草活性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微生物除草剂研究概况与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开发及应用研究进展[J]. 张红梅,陈玉湘,徐士超,王婧,蒋建新,赵振东. 农药学学报, 2021(06)
- [2]除草剂的杂草防效、残留特性及对葵花生长的影响[D]. 卢增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氯酯磺草胺和双氯磺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效应[D]. 张源擎.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烟嘧磺隆和甲氧咪草烟优势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 倪子钧.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5]抑草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探[D]. 李伟佳. 青海大学, 2020(02)
- [6]枯草芽孢杆菌YB1和黑曲霉YF1菌株对烟嘧磺隆的降解作用研究[D]. 张哲.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4)
- [7]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及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应用研究[D]. 李东洋.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8]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的研发及其对鸭跖草防除效果研究[D]. 邹益泽.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9]一株具有抑制野燕麦土壤真菌的分离及鉴定[D]. 王伟. 青海大学, 2019(04)
- [10]放线菌SPRI-0518次级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D]. 刘晓.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