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石墨烯,碳纳米管,动力电池
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霞[1](2019)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机遇期 锂离子电池未来更精彩——2019第十四届动力锂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成功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10月9日,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John B Goodenough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M.stanley Whittl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学家Akira Yoshino,3位杰出的科学家凭借在锂离子电池领域面作出的卓越献而获得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在诺奖花落锂电的热潮中,10月10-11日,2019第十四届动力锂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福建宁德顺利举行。论坛由中国科学院(本文来源于《新材料产业》期刊2019年11期)
王瑾,王金栋[2](2019)在《从锂电池、锂离子电池谈谈高考题中的化学电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每年的高考试题中几乎都有原电池原理的考查.本文从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高度,结合高考试题高屋建瓴地分析了解题思路和方法,还适度地拓宽辨析了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不同.(本文来源于《理科考试研究》期刊2019年13期)
崔超婕,田佳瑞,杨周飞,金鹰,董卓娅[3](2019)在《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质,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受到了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涌现出大量的研究工作。就石墨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以期加强对石墨烯结构-性能关系的理解。首先就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中的应用,以及石墨烯在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电容器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其次,针对石墨烯应用于双电层电容器中存在的挑战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用于双电层电容器的石墨烯结构。最后,提出了实现石墨烯基双电层电容器的商业化应用的"叁步走路线"。(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胡宁[4](2018)在《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与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两大主题,研究并开发新能源器件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和改善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中,作为蓄电池的领头者,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高能量密度、较高的输出电压、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和自放电率低等特点。而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快速充放电、超长循环寿命及良好的可逆性等特性。目前,石墨作为商用锂离子电池负极和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石墨电极的比容量过低,大大限制了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往高容量、长循环性能方向发展。近十几年来,科学工作者不断的探索新型的电极材料以取代石墨材料。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其丰富的价态变化而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本论文以泡沫镍为基底,通过合理的设计多层级金属氧化物微纳米结构,牢固的生长在泡沫基底上,使得电解液和活性材料的之间能够充分接触,暴露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能加快电子的传输速率、缩短离子扩散距离,从而提高电化学性能。同时,微纳米阵列结构电极易于大规模制备,不需要添加导电剂和粘结剂及复杂的涂覆过程,在工业生产上体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以硝酸镍为镍源,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疏松多孔的泡沫镍为基底,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反应,成功在泡沫镍表面生长出了多层级的Ni(OH)2纳米带阵列及后续热处理得到NiO纳米带薄膜阵列。将NiO纳米带阵列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显示了较高的比容量,在0.2C的电流密度下,在循环第70圈后可逆容量依然保持着1034.7 mAh/g。因此,我们合成的NiO纳米带薄膜阵列作为锂离子电极材料展现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2)首先,以硝酸镍为镍源、硝酸锰为锰源,六次甲基四胺为沉淀剂,用水热方法在泡沫镍表面合成由纳米片组成的NiMn2O4微米球。然后通过电沉积的作用,成功在NiMn204微米球表面覆盖一层CoS薄膜。将NiMn2O4@CoS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lA/g的电流密度下,NiMn2O4@CoS电极的比容量达到1751F/g,当在更高的电流密度lOA/g下循环5000圈后容量仅衰减了 5%。为了探究材料的实际应用,由NiMn2O4@CoS与立体构造石墨烯(Stereotaxically Constricted Graphene)组成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中,当功率密度为700.51Wkg-1,能量密度最高可达到44.56Whkg-1。(3)首先,以硝酸锌为锌源、硝酸钴为钴源,氟化铵为表面活性剂,尿素为沉淀剂,泡沫镍作为沉积基底,用水热法成功在泡沫镍基底上合成ZnO/Co3O4纳米束复合物并成功应用于超级电容器。ZnO/Co3O4 NBs-1电极在2A/g的电流密度下显示出超高的比容量达到1983F/g,在更高电流密度10A/g下循环5000圈后容量仍维持84.5%。为了探究材料的实际应用,由ZnO/Co3O4 NBs-1与立体构造石墨烯(Stereotaxically Constricted Graphene)组成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中,当功率密度为779.8 Wkg-1,能量密度最高可达到70.1 Whkg-1。(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12-01)
杨旭,汤燕燕,周怡,张丹[5](2018)在《电子香烟用锂离子电池和充电器的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香烟内部的锂离子电池是决定其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次实验,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和GB 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从常温外部短路、过充电、燃烧喷射和外壳可燃性等系列实验,来考核电池产品的安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和适配器产品中,有4个批次不能够通过标准测试,有2个批次发生起火、爆炸,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孙继杨[6](2018)在《基于石榴石电解质的固态锂空气电池和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构筑及反应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空气电池在所有下一代锂电池中具有最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受到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目前,被研究较多的是传统有机电解液体系锂空气电池。由于有机电解液本身的限制,有机体系锂空气电池存在能量效率低、循环性能差、电解液挥发、难以在空气环境下工作等问题。使用更加稳定的固体电解质替换液体有机电解质构筑全固态锂空气电池有希望解决上述问题。石榴石型Li_(6.4)La_3Zr_(1.4)Ta_(0.6)O_(12)(LLZTO)电解质具有室温锂离子电导率高(>10~(-3) S cm~(-1))、与金属锂接触稳定、电化学窗口宽等优点,是一种有希望的固体电解质材料。本论文使用LLZTO作为电解质层构筑了全固态锂空气电池及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为在固态锂空气电池正极内部同时构筑电子与离子传输通道,使用科琴黑(Ketjen Black,KB)作为电子导电剂,LLZTO粉体作为离子传导骨架,聚碳酸丙烯酯/聚酰亚胺:双叁氟甲烷磺酰亚胺锂(PPC/PI:LiTFSI)聚合物电解质作为离子传导填充剂,构筑了“KB-LLZTO-PPC/PI:LTFISI”固态锂空气正极。含有PPC:LiTFSI的固态锂空气电池在80°C,空气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了20300 mAh g~(-1)_(carbon)(6430 mAh g~(-1)_(cathode),20μA)。在限容1000 mAh g~(-1)_(carbon)的情况下,电池可以稳定循环工作50圈。主要放电产物为Li_2CO_3,在充电的过程中可以被部分分解。PI:LiTFSI电池可以在200°C条件下工作,首次放电容量为3224mAh g~(-1)_(carbon),充电时只出现了一个平台,充电过电势0.35 V。电池在20 mA cm~(-2)(50 A/g)的大电流下具有充放电的能力,且在限容500 mAh g~(-1)_(carbon)的条件下可以循环工作20次。(2)Li_2CO_3是锂空气电池在空气气氛下工作时的主要产物,同时也是有机电解液体系锂空气电池工作时的主要副产物,为了研究Li_2CO_3在充电分解时的反应路径,使用磁控溅射方法在LLZTO陶瓷片表面生长了薄膜Au电极,构筑了惰性非碳固态空气正极,避免了有机电解液及碳材料对于反应的干扰。首先使电池在O_2或者空气条件下放电,后在Ar下对电池充电,并使用DEMS原位检测充电产生的气体。当电池在空气气氛下工作时,主要放电产物为Li_2CO_3,充电后分解。原位DEMS测试中,Li_2CO_3分解时可以检测到O_2的产生,表明Li_2CO_3可以按照反应Li_2CO_3→2Li+CO_2+1/2O_2分解。(3)固态电池中存在着Li/LLZTO、正极/LLZTO等固固界面,是固态电池内阻的重要组成。为了研究固态电池内的界面电阻,使用LLZTO电解质构筑了Li/LLZTO/Li与正极/电解质/正极对称电池。其中,为在Ar条件下测试时正极中本身含有活性材料,使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结果表明,刚组装完的电池内阻主要来自正极/LLZTO界面的电阻,达10~4Ω数量级。Li/LLZTO界面的室温界面电阻为10~3Ω数量级。升高温度可以明显降低电极/电解质界面,且在温度回降后仍有效果,表明高温处理可以优化电极/电解质界面。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拟合得到正极/LLZTO界面的激活能(0.21 eV)要小于Li/LLZTO界面的激活能(0.26eV),正极/LLZTO和Li/LLZTO两个界面电阻在循环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通过在正极中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可以降低电池在室温下的电阻,使得电池可以在室温下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期刊2018-06-01)
郭邦军[7](2018)在《MoS_2与其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和电催化析氢应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石墨烯研究所发现的诸多优良特性,激发了科研工作者们对同样具有优良电学和光学性质的其他二维无机材料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过渡金属硫化物(TMDCs)是一种层状结构材料,它具有强的内平面结合作用和弱的外平面相互作用的特点。在过渡金属硫化物中,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材料就是二硫化钼(MoS_2)。而且,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们对于MoS_2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本论文以MoS_2和MoS_2的复合物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水热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特殊形貌的MoS_2纳米材料,并且通过科学的研究手段探究其纳米结构、生长机理和形貌控制等方面。此外,我们还按照材料不同的特性,将材料应用在锂离子电池(LIBs)电极材料和电化学析氢(HER)催化剂方面。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水热合成法制备少层MoS_2纳米片复合烟花状TiO_2的锂电池应用性能研究通过水热合成法我们制备了具有叁维多孔烟花状二氧化钛搭载少层的片状二硫化钼纳米结构。制备过程通过实验解析和理论分析得以验证。复合的二硫化钼均匀地包裹在二氧化钛纳米棒之上,呈现出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稳定的结构形貌。制备得到的烟花状二氧化钛复合二硫化钼纳米结构(F-Ti O_2@MoS_2)被用作可循环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测试结果显示,使用烟花状二氧化钛复合少层二硫化钼纳米片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展现出优越的电化学性能。2.碳壳包裹实心MoS_2纳米小球包围空心MoS_2微米大球的锂电池性能研究使用一步水热反应法成功制备洋葱状实心MoS_2纳米小球包围空心MoS_2微米大球(sS-MoS_2)。随后将制备得到的上述纳米材料sS-MoS_2使用多巴胺修饰法包裹外层碳壳结构,形成复合结构sS-MoS_2@C纳米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增强了的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等诸多特性。复合新材料中的两种材料协同合作,表现出超强的锂离子存储能力。合成制备的sS-MoS_2@C纳米材料被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展现出极佳的电化学特性,极高的电池容量,超高的倍率充电稳定性,以及优越的循环稳定性。3.半空心结构的核壳MoS_2纳米小球在锂电池方面的性能研究二硫化钼被当作是最具有潜力的高表现锂离子电池电极候选材料之一。设计并制备具有坚固稳定结构的MoS_2纳米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首次提出了核壳结构的MoS_2纳米小球制备方法。这种独特结构的蛋壳结构MoS_2小球是通过一步弱碱性条件下的刻蚀方法制备得到。随后,蛋壳结构的MoS_2表面再被包裹上一层薄薄的碳壳(MoS_2/C),起到保护MoS_2和增进电导性的作用。由于具有足够的扩张空间和结构坚固的外壳保护,内核的MoS_2可以自由的膨胀和伸缩而不会打破外层保护碳壳。蛋壳结构的MoS_2/C复合结构表现出长时间的循环稳定性(200次充放电循环后94%的电容量剩余)和较高的倍率放电稳定性(5 A g~(-1)的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830 mA h g~(-1))。这一简单的蛋壳结构设计理念也可以为其他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提供借鉴。4.双空心结构MoS_2纳米球包覆微米球纳米材料的电解水析氢催化研究二硫化钼作为非贵金属类的电解水析氢催化剂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纳米级别上设计和构建具有多活性点位的纳米结构,是很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然而,对于MoS_2来说,最常用的水热合成方法却往往形成规则结构的MoS_2纳米体材料,从而限制了其在电解水析氢方面的应用。在我们呈现的这份工作里,完美空心结构的MoS_2微米球被完全空心结构的MoS_2纳米球所包围,形成复杂的双空心MoS_2纳米结构(hH-MoS_2)。这种特殊的形貌第一次在实验室实现,并且应用到电解水析氢催化应用中。hH-MoS_2的整个空心结构是由分段的少层MoS_2拼接而成,因此具有大量的边缘结构和活性点位。受益于可控的空心结构架构和材料所暴露出来的大量反应活性点位,hH-MoS_2展现出卓越的HER表现。基于以上原因,合成制备得到的纳米球包裹微米球MoS_2纯空心结构展现出卓越的电化学性能。5.二维珊瑚枝状MoS_2复合石墨烯量子点的电解水析氢催化研究我们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具有大量边缘结构的珊瑚枝状单层二维MoS_2纳米材料。这些暴露出来的多边缘结构有利于材料在作为电化学析氢催化剂上的表现。这种珊瑚枝状的特殊形貌MoS_2材料可以通过进一步地复合上石墨烯量子点,从而实现电子价带改进。一般情况下,石墨烯量子点会提升MoS_2在作为催化剂时的导电性。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显示,珊瑚枝状MoS_2复合石墨烯量子点纳米材料是一种零带隙的新型材料。这种超高的导电性和极大提升地催化性能给复合材料在作为电化学析氢催化剂方面带来了非凡的表现。所合成材料制备的催化剂具有95 mV的超低开启过电压,接近40mV/dec的塔菲尔斜率和长时间催化稳定性等诸多优点。通过控制结晶形貌和调节电导率两方面,我们这份工作为设计和制备二维催化析氢材料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4)
廖振华[8](2018)在《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和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能源正面临枯竭,再加上传统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和利用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和氢能等。其中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只能提供间歇性的能源输出,需要高储能密度的能量转化设备对其进行存储,锂离子电池由于储能密度高,循环性能良好,是理想的储能设备。对氢能的利用和开发方面,氢气的制备方法是限制其大范围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电解水析氢(HER)被认为是下一代高效、清洁的氢气制备技术。本文从钼基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入手,制备了两种钼基复合结构,并分别研究了它们的锂电负极性能和HER性能,以及我们在材料结构设计上的优势,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种MoS_2纳米片垂直生长在N掺杂的碳纳米片上的结构(MoS_2/NC),该结构以DDA插层的MoO_3(MoO_3/DDA)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的热处理和水热反应制得。XPS分析表明MoS_2/NC中存在C-S键,说明MoS_2纳米片与NC基体间具有强烈的界面相互作用,这有利于电极在循环过程中结构的稳定。MoS_2/NC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时,具有比纯MoS_2电极更优异的电化学储锂性能,在100 m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的可逆容量还能达到722 mAh g~(-1)。同时当电流密度增大20倍,在2000 mA g~(-1)的大倍率电流密度下,MoS_2/NC依然具有554 mAh g~(-1)的可逆容量。MoS_2/NC增强的电化学储锂性能可以归结于其独特的结构设计:(1)具有柔性的NC基体不仅能缓解电极在脱嵌锂过程中的应力,还提供了长程连续的导电网络,保证了电池在大电流充放电下好的倍率性能;(2)NC基体上垂直排列的MoS_2纳米片正好与Li~+的传输路径平行,从而有利于Li~+的快速传输,同时MoS_2纳米片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隙,有利于缓解电极在嵌锂时的体积膨胀;(3)MoS_2纳米片与NC基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进一步避免了MoS_2/NC在长循环过程中结构的坍塌。2、我们设计并合成了金属W原子掺杂的MoP纳米片垂直生长在碳布上(W-MoP/CC)的结构。该结构以碳布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水热和后续的磷化处理得到。W-MoP/CC在HER测试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其中在0.5 M H_2SO_4环境下的开启电压(达到10 mA cm~(-2)的阴极电流密度)和塔弗斜率分别为97 mV和65.5 mV dec~(-1),并且在连续18 h的析氢实验中性能没有明显的衰减。这主要归功于W-MoP/CC独特的结构设计:(1)细小的W-MoP纳米片垂直生长在碳布上能够尽可能暴露出多的催化活性位点;(2)杂原子W的掺杂引入了缺陷位点,而这些缺陷位点同时也是催化活性中心;(3)杂原子W的掺杂同时能够增加材料的导电性,进而提高了HER过程中的电子转移速率。(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邓璐[9](2018)在《二硫化锡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和光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各种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雾霾、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发掘与研究变得非常必要。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充放电寿命长、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安全性、对环境污染小,轻质及灵活设计性等可观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了移动设备手机、笔记本电脑上,还有便携式小型电器,智能电网和航空航天领域及电动汽车动力领域。光催化剂由于其氧化还原能力强、可降解有机污染物、还原重金属铬、无二次污染、能直接利用太阳光等优点,能够为解决环境污染做出一定贡献,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属元素化合物(TMDCs)是一类新兴的材料,其特殊的性质如禁带宽度较窄、优秀的机械性能等使得它们对于纳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光催化材料等的基础研究以及诸多方面的应用具有高度的吸引力。二硫化锡是由两层硫原子层中间夹一层锡原子层构成,层内为共价键结合,层间靠范德华力连接,凭借其典型的CdI_2型层状结构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能够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光催化、超级电容器、生物传感器等领域。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硫化锡由于其特殊的转化反应及合金化储锂机制,呈现出高的理论比容量,然而不同原料、反应条件以及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会影响其结构、尺寸和形貌,而且其材料的导电性较差和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大,从而制约其电化学性能;作为光催化剂,二硫化锡由于其窄的禁带宽度,为2.2 eV,可以直接被可见光激发,然而其电子空穴对复合率较高,也有一定的光腐蚀会制约其光催化性能。因此,本论文围绕二硫化锡制备出不同的二硫化锡基复合材料,实现了材料的可控合成,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手段探究其物相组成、尺寸及形貌的关系;同时将所制备样品作为活性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曲线(CV)以及电化学阻抗测试(EIS)探索其电化学性能和其与组成、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作为光催化剂,通过光催化测试和机理分析探究其光催化性能与其组成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1)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不添加表面活性剂,制备纳米片自组装Ti O_2/SnS_2中空微球,并探究产物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联系。制备出直径约为1.5-2.0μm的TiO_2/Sn S_2叁维中空花球结构,对其进行倍率性能测试,经过1000 mA g~(-1)的大倍率电流密度充放电,可逆放电比容量仍然可达180 mAh g~(-1),在100 mA g~(-1)的电流密度循环200圈后容量为180.8 mAh g~(-1),而且其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449.1 mAh g~(-1)。(2)采用五水四氯化锡、硫代乙酰胺和一定量的羧基化碳纳米管为原料,乙醇为溶剂,溶剂热法制备了二硫化锡包裹碳纳米管(CNTs@SnS_2)复合材料,而且CNTs@Sn S_2复合材料的直径明显大于CNTs,表明核壳结构的形成。并探究加入不同量的碳纳米管对其电化学储锂性能的影响,发现当碳纳米管的加入量为1.0 mg mL~(-1)时,其电化学性能最为优异。在电流密度分别为100,200,300,500,1000 mA g~(-1)的条件下,CNTs@SnS_2复合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610,445,380,319,268 mAh g~(-1)。并且经过大电流密度充放电之后,再回到电流密度为100 mA g~(-1)的条件下进行充放电循环,CNTs@SnS_2复合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仍然能保持在591 mAh g~(-1)。在电流密度100 mA g~(-1)条件下,经过200圈循环后放电比容量可达565 mAh g~(-1)。(3)先以五水四氯化锡、硫脲为原料,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纯相的片组装花状SnS_2样品,之后将其加入预先制备好的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中,经过水热反应得到目标产物SnS_2@RGO样品。并探究石墨烯的引入对产物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Sn S_2@RGO复合材料相比于纯相SnS_2具有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0 mA g~(-1)下进行充放电,100圈循环后可逆放电比容量可达942 mAh g~(-1),并且经过1000 mA g~(-1)的大电流密度充放电循环之后,重新回到100 mA g~(-1)的电流密度时,可逆容量可以达到689 mAh g~(-1)。(4)采用一种简单的原位水热法,在提前制备好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存在的前提下,加入五水四氯化锡和硫脲,成功地制备了SnS_2/还原的氧化石墨烯(SnS_2/RGO)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光催化剂,测试其在可见光下对六价Cr(VI)水溶液的光催化还原性能。Sn S_2呈现出均匀的六方纳米片状结构,良好地分布在石墨烯片层上,并且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石墨烯成薄纱状,将SnS_2六方纳米片连接起来,两者成为叁维连通体系,石墨烯能够加速电子的快速转移,促进电子-空穴对的分离。Sn S_2/RGO复合材料表现出比纯相Sn S_2优异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成为光催化还原重金属六价Cr(VI)的一种有前途的光催化剂。(5)SnS_2/TiO_2纳米复合材料在SnS_2纳米片的存在下,以乙醇为溶剂,通过微波辅助水热160℃加热1小时制备而成。通过XRD,FESEM,EDS,TEM,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测试手段对SnS_2/Ti 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测试表征,并且以可见光照射下(λ>420 nm)光催化还原Cr(VI)水溶液来评价其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nS_2/TiO_2纳米复合材料与纯相TiO_2和SnS_2相比,具有优异的光还原六价Cr(VI)水溶液性能,在可见光下照射150 min后,其还原效率可以达到~87%。(6)叁维Ag_2O和Ag共修饰花状SnS_2复合材料通过一个简单的水热法和光还原法合成。叁维Ag_2O和Ag共修饰花状Sn S_2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来研究表征。所制备产物的光催化性能通过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室温使罗丹明B溶液脱色来评价。光催化结果表明,Ag_2O和Ag共修饰花状SnS_2复合材料与纯相SnS_2相比具有更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叁维Ag_2O和Ag共修饰花状SnS_2复合材料形成Z型体系,由于其独特的载流子转移过程,改善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氧化还原能力。因此,新的Ag_2O和Ag共修饰花状SnS_2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并且有望成为太阳能转化过程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可靠候选材料。(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8-03-01)
[10](2017)在《标准修改、更正、勘误信息 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期刊2017年12期)
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每年的高考试题中几乎都有原电池原理的考查.本文从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高度,结合高考试题高屋建瓴地分析了解题思路和方法,还适度地拓宽辨析了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不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论文参考文献
[1].孙晓霞.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机遇期锂离子电池未来更精彩——2019第十四届动力锂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成功召开[J].新材料产业.2019
[2].王瑾,王金栋.从锂电池、锂离子电池谈谈高考题中的化学电源[J].理科考试研究.2019
[3].崔超婕,田佳瑞,杨周飞,金鹰,董卓娅.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展望[J].材料工程.2019
[4].胡宁.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8
[5].杨旭,汤燕燕,周怡,张丹.电子香烟用锂离子电池和充电器的安全性分析[J].电源技术.2018
[6].孙继杨.基于石榴石电解质的固态锂空气电池和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构筑及反应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
[7].郭邦军.MoS_2与其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和电催化析氢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8].廖振华.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和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9].邓璐.二硫化锡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和光催化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
[10]..标准修改、更正、勘误信息GB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J].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