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报人的公共交往 ——以张季鸾为核心的考察

民国报人的公共交往 ——以张季鸾为核心的考察

论文摘要

社会制度的剧烈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让新式知识分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性和表达权。我们常常认为,民国初期的民众享有较高程度的言论自由,而具体体现在报业的时候,这一时期是办报高潮和报业显著发展的时期。当时报刊的创办,甚至达到随便拉几个人,一份报纸就产生的简易程度。虽然这样的报刊只注重一时的轰动效应,是因时、因利而生,但开放的社会风气、宽松的政治环境可见一斑。而报刊也成为时人交流、碰撞、商议的流行方式。风云际会的民国,尽管新闻业的发展跌跌撞撞,却在越来越多的摸索和保护之中,始终向前。优秀的报人、成功的报纸,民国史上少不了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份报纸,一个报人,一个时代,张季鸾的身上集合了这样三重影子。从清末到民初,再到民国中后期,张季鸾的社会角色、身份转换是个曲折而多变的过程。由激越的革命青年到秉持“四不”的言论领袖,再到接近国家、社会核心权力的精英人物,《大公报》成就了张季鸾,而张季鸾成就了《大公报》这样的命题也同样成立。本文通过公共交往这个视角,力图展示张季鸾丰富的报刊活动、公共交往活动中的多重角色和身份,以及他在交往网络中的呈现。以公共交往为始,而落脚于公共空间。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旨在从复杂的时代背景中勾画民国报人的公共交往图景:第一章从宏观的角度来梳理,围绕近代传媒和新式知识分子两个关键字展开,探索近代社会和传媒的发展带给新式知识分子怎样的转变。在一个“被现代”的古老国度,近代报刊终于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反而成为知识分子的平台,斗争的利器。传媒的公共性凸显。而这种转变直接导致了新式知识分子的身份地位、活动空间的变化。而像张季鸾这样的新式知识分子在社会剧变中有怎样抉择和转变,有怎样的新闻活动和思想,而成为社会言论精英?第二章围绕着张季鸾与《大公报》展开描述性的公共交往考察。以早期的学缘为肇始,探讨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报刊活动中,张季鸾的多重角色、身份下的不同社会表达。作为报人的张季鸾因着学缘、地缘、政缘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空间。公共交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种形式的交往杂糅在一起,并且与各个成员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烈,不断重构着张季鸾的新社群和新的人际关系网络。而新社群、关系网络的不断重构,也以反作用力的形式促进张季鸾的公共交往。由此,公共交往与公共空间联系起来。第三章重点论述张季鸾公共交往基础上所形成的公共空间与《大公报》的关系。公共空间与《大公报》是共存共生、相互促进的,而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大公报》所塑造起来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平台,张季鸾一开始的公共交往先建构起了公共空间存在的可能性,而公共空间的发展急需公共交往的扩充,从而使公共交往成为必要性。日渐成熟的公共空间对于报纸言论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参与进大公报这个公共空间的分子,用一种开放式言论的自由来扩充这个空间。总体来看,张季鸾的公共交往充满了知识分子建构公共空间的责任意识。第四章作为尾声,由《大公报》回归到张季鸾。从张季鸾最具典型而矛盾的两重身份出发,分析这两重身份下的公共交往呈现。张季鸾自自身的国家政治中心理论确立以后,始终坚持自己的路线。然而特殊的历史时空让张季鸾既是独立报人又是政府谋士。权势中心以外的张季鸾是个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者,而权势中心内的张季鸾是以自由主义的尴尬身份出现。这一切显示了知识分子在处理与实际政治的关系的时候表现出的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纠结。而结语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民国的政治环境、报业的发展、报人的职业化,让民国的报刊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任何一种活动、任何一个人物都脱离不了具体的时空、文化关系,民国时期报刊活动在历史动态中得到诠释。用追求理想的执着,以报刊为武器,孜孜不倦,企望改变社会、改变国家落后状态,这是民国报人得以垂青史册的可贵。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相关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与传媒
  • 第一节 近、现代知识分子与传媒的关系
  • 一、传统与现代的重叠:新式知识分子概说
  • 二、"公共"的产生:传媒的近、现代发展趋向
  • 第二节 公共交往疏义
  • 一、理论意义上的公共交往
  • 二、社会身份的认同: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报人
  • 一、"出"与"入"的彷徨
  • 二、报人典型张季鸾
  • 第二章 张季鸾公共交往的形态——以《大公报》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学缘:张季鸾公共交往的基础
  • 一、入主《大公报》前的交往描述
  • 二、以学缘为始的新记《大公报》
  • 第二节 业缘:张季鸾公共交往的依托
  • 一、碰撞中的共鸣:张季鸾与民国名记者的交往
  • 二、双向的交流:大公报社内的新闻职业化
  • 第三节 政界交往:张季鸾公共交往的指向
  • 一、求同存异:张季鸾与国民党高层
  • 二、理性的接触:张季鸾与共产党
  • 第四节 学界交往:张季鸾公共交往的拓展
  • 一、议政群体的集合——《大公报》与"星期论文"作者群体
  • 二、文艺公共空间的营造——《大公报》与文化界的融合
  • 第三章 《大公报》的成长与公共交往空间
  • 第一节 从同人刊物转向公共空间
  • 一、《大公报》社群的积淀
  • 二、《大公报》公共交往空间的延伸
  • 第二节 日渐成熟的公共交往空间的媒介表达
  • 一、稳健的政治风格:《大公报》的战时言论
  • 二、公器观念的建构:《大公报》对于社会民生的关注
  • 第四章 张季鸾的双重身份与公共交往呈现
  • 第一节 独立的报人与政府谋士的身份融合
  • 一、追求言论独立自由的报人
  • 二、有迎有拒的政府谋士
  • 第二节 权势中心内外的公共交往呈现
  • 一、权势中心外的公共交往:活跃的公共事务介入
  • 二、权势中心内的公共交往:灰色的中间道路
  • 结语 民国报人公共交往的环境、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吕碧城《大公报》报人生涯的考察(1904-1908)[J]. 新闻春秋 2019(06)
    • [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男女社交观——以《大公报》为例[J]. 现代交际 2020(01)
    • [3].桂林版《大公报》金融时评研究[J]. 广西地方志 2020(01)
    • [4].新闻家的坚守与傲骨——湖南《大公报》报人群体的职业认同探究[J]. 新闻知识 2020(02)
    • [5].上海《大公报》郭沫若研究资料综述[J]. 郭沫若学刊 2020(03)
    • [6].新记《大公报》与中国近代新闻职业化尝试[J]. 传播力研究 2020(16)
    • [7].天津《大公报》载相声史料简释[J].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04)
    • [8].新记《大公报》副刊创办及其社会图景[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03)
    • [9].“新记”《大公报》与戏剧副刊[J]. 戏剧文学 2019(06)
    • [10].胡政之与《大公报》的改革和经营[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12)
    • [11].抗战时期《大公报》的宣传策略与意义[J]. 青年记者 2019(18)
    • [12].建国初期《大公报》转型的社会动因探析[J]. 今传媒 2019(08)
    • [13].说“短”论“长”——天津《大公报》对“五四”运动的呈现[J]. 新闻春秋 2019(04)
    • [14].《大公报》里的桂林师范学院[J]. 文史春秋 2019(06)
    • [15].《大公报》报史研究的现状与启示[J]. 中国记者 2017(12)
    • [16].《大公报》与清末反缠足运动探析[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7].《大公报》与民初女子参政权运动[J]. 宜宾学院学报 2018(04)
    • [18].《大公报》与清末民初天津慈善文化[J]. 史学月刊 2018(05)
    • [19].民国时期《大公报》三巨头[J]. 文史月刊 2018(05)
    • [20].百年《大公报》研究综述[J]. 新闻研究导刊 2018(07)
    • [21].民国时期《大公报》与1942年河南大饥荒[J]. 青年记者 2016(32)
    • [22].青年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的编撰活动[J]. 出版科学 2016(06)
    • [23].新记《大公报》的用人之道[J]. 百年潮 2017(01)
    • [24].民国时期女校长的主体言说与无声抗议——以湖南《大公报》的报道为中心[J]. 江苏社会科学 2016(06)
    • [25].从重庆《大公报》到《重庆日报》——历史变迁中的“理性选择”[J]. 学术交流 2017(07)
    • [26].解读双重语境下的新记《大公报》——基于文人论政与新闻专业主义[J]. 传播力研究 2017(02)
    • [27].新记公司《大公报》改革成效研究文献综述[J]. 新闻传播 2017(13)
    • [28].双重语境中的新记《大公报》[J]. 新闻传播 2017(05)
    • [29].民国新记《大公报》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形象探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5)
    • [30].激发公众同情:新记《大公报》与20世纪30年代的赈灾运动[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12)

    标签:;  ;  ;  

    民国报人的公共交往 ——以张季鸾为核心的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