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者利益均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相关者利益均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盈余管理是管理层通过调整财务报告的盈余结果来影响利益相关者决策的管理活动,公司相关者为了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在与公司的经营合作决策中会激励或约束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哪些相关者会激励或约束盈余管理的过度现象?如何通过相关者的利益均衡降低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存在有效路径可以解决盈余管理对相关者利益获得的不利影响?这些都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会计行为的角度出发,分析相关者对盈余管理的激励或约束影响,研究相关者的利益均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提出解决盈余管理对利益相关者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保护与均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而降低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全文共分七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三章研究盈余管理的计量与相关者利益获得的衡量问题;第四章分析了相关者对盈余管理的激励与约束影响,并对相关者进行分类;第五章分析了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在建立“利益熵”的基础上,纳入宏观经济与公司异质性影响因素,检验了“利益熵”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第六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利益相关者.盈余管理”(Stakeholder-Earnings Management,简称SEM)的因果关系模型,分析了SEM系统中激励型、约束型、综合型利益相关者和相关者利益均衡与盈余管理的协同演化路径,提出提高SEM系统效率的政策建议;第七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盈余管理的相关者分类模型,明确了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的三类相关者,即激励型利益相关者、约束型利益相关者与综合型利益相关者。本文以2007-2011年间A股上市公司700家财务数据为样本,建立盈余管理与相关者利益获得情况的回归模型,并将高管、独立董事、股东、供应商划分为激励型利益相关者,董事、债权人划分为约束型利益相关者,监事与分销商划分为综合型利益相关者;并通过逐步回归研究发现高管、董事、股东与债权人四者是盈余管理的主要影响者。(2)构建盈余管理的“利益熵”评价模型,揭示了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本文运用熵理论建立了盈余管理的“利益熵”评价模型,并在回归模型中纳入影响盈余管理的宏观经济与公司异质性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利益熵”越大相关者的利益越均衡,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小;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负债水平、公司盈利能力、审计意见、市盈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M2)与盈余管理正相关;而且公司异质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要强于宏观经济影响因素。(3)构建“利益相关者-盈余管理”(SEM)因果关系模型,剖析了SEM系统中激励型、约束型、综合型利益相关者和相关者利益均衡与盈余管理的协同演化路径。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结构与盈余管理结构的基础上,明确了SEM系统的定义与边界。通过建立SEM系统的资产负债子系统、利润子系统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子系统因果关系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和相关者利益均衡与盈余管理的协同演化路径,提出提高SEM系统效率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图表目录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2.1 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
  • 2.1.1 利益相关者研究的阶段性与学科分布
  • 2.1.2 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主题与方法
  • 2.1.3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
  • 2.1.4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
  • 2.2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 2.2.1 盈余管理研究的阶段性与学科分布
  • 2.2.2 盈余管理的研究主题与方法
  • 2.2.3 盈余管理的涵义
  • 2.2.4 盈余管理的动机
  • 2.2.5 盈余管理的激励与约束因素
  • 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3 盈余管理和相关者利益的计量研究
  • 3.1 盈余管理的计量
  • 3.1.1 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 3.1.2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设定
  • 3.1.3 盈余管理计量样本的确定
  • 3.2 盈余管理的计量结果
  • 3.3 相关者利益的计量
  • 3.3.1 相关者利益的计量指标
  • 3.3.2 相关者利益的变量定义
  • 3.4 相关者利益的计量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影响盈余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分类研究
  •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1 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4.1.2 相关者的利益实现方式
  • 4.1.3 相关者利益实现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4.2 盈余管理与相关者利益实现的实证分析
  • 4.2.1 研究变量及模型的设计
  • 4.2.2 相关性检验与模型的修正
  • 4.2.3 实证研究结果
  • 4.2.4 稳健性检验
  • 4.3 影响盈余管理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 4.4 影响盈余管理的相关者类型划分
  • 4.4.1 利益相关者分类标准-激励与约束理论
  • 4.4.2 利益相关者类型划分
  • 4.4.3 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治理
  • 4.5 本章小结
  • 5 相关者利益均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1 熵与利益相关者
  • 5.1.2 相关者利益均衡与盈余管理
  • 5.2 盈余管理的“利益熵”评价模型构建
  • 5.3 “利益熵”与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 5.3.1 研究变量及模型的设计
  • 5.3.2 研究样本与描述性统计
  • 5.3.3 相关性分析
  • 5.3.4 实证研究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相关者利益实现与盈余管理的演化路径研究
  • 6.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6.1.1 盈余管理的系统性
  • 6.1.2 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
  • 6.2 “利益相关者-盈余管理”(SEM)系统的结构解析
  • 6.2.1 利益相关者的结构框架分析
  • 6.2.2 盈余管理的结构框架分析
  • 6.2.3 SEM系统的定义与边界设定
  • 6.3 SEM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构建
  • 6.3.1 资产负债子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
  • 6.3.2 利润子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
  • 6.3.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子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
  • 6.4 SEM系统的演化路径分析
  • 6.4.1 激励型利益相关者与盈余管理的协同演化路径
  • 6.4.2 约束型利益相关者与盈余管理的协同演化路径
  • 6.4.3 综合型利益相关者与盈余管理的协同演化路径
  • 6.4.4 相关者利益均衡与盈余管理的协同演化路径
  • 6.4.5 SEM系统的关键协同演化路径
  • 6.5 提高SEM系统效率的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多元利益均衡关系论析[J]. 北方论丛 2017(03)
    • [2].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目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J]. 今日财富 2016(18)
    • [3].论和谐社会利益均衡的法律控制[J]. 经济法论坛 2009(00)
    • [4].利益均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的一种规范[J]. 企业经济 2017(12)
    • [5].中职教育中政府、企业、学校利益均衡的对策探讨[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17)
    • [6].执政者要注重“沉没的声音”[J]. 共产党员 2011(13)
    • [7].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地方利益均衡与地方利益协调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1)
    • [8].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共享与知识产权利益均衡[J]. 商品与质量 2011(S1)
    • [9].股权众筹参与主体利益均衡博弈分析[J]. 江苏商论 2018(05)
    • [10].修改拆迁条例应确保利益均衡[J]. 新西部 2009(12)
    • [11].KT断网凸显行业之间深层矛盾 利益均衡或可化解恶性竞争[J]. 世界电信 2012(03)
    • [12].中职教育中主体利益均衡的对策探讨[J]. 教育探索 2016(09)
    • [13].结构紧张:体育利益均衡的一个内在焦虑[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09)
    • [14].基于利益均衡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构建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11)
    • [15].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J]. 杂文选刊(上旬版) 2011(07)
    • [16].亮出维护公义的勇气[J]. 当代工人 2010(22)
    • [17].复合利益均衡激励在农业科研单位的应用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 2014(06)
    • [18].转型社会时期下利益集团利益均衡与政治决策公共性实现[J]. 新时代职业教育 2018(04)
    • [19].转型社会时期下利益集团利益均衡与政治决策公共性实现[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8(02)
    • [20].论阶层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本质[J]. 学术论坛 2009(02)
    • [21].转型社会时期下利益集团利益均衡与政治决策公共性实现[J].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8(03)
    • [22].制度创新视角下的以工促农问题探究[J]. 长白学刊 2011(03)
    • [23].中国已进入利益博弈时代[J]. 魅力中国 2009(06)
    • [24].新时期我国体育利益均衡发展的思路[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0)
    • [25].宪政视阈下特殊利益集团的规制之维[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06)
    • [26].实现体育利益均衡的条件:基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06)
    • [27].利益均衡共享:调适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民生基础[J]. 行政与法 2009(03)
    • [28].区域旅游竞合利益均衡及合作稳定机制构建[J]. 统计与决策 2016(15)
    • [29].博弈下的利益均衡:镇江市社会医疗保险结算办法的演变[J]. 卫生经济研究 2010(03)
    • [30].浅析当代中国解决利益失衡问题的几个着力点[J]. 改革与开放 2010(12)

    标签:;  ;  ;  ;  ;  

    相关者利益均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