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探析

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探析

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2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此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急救全程优化护理,而对照组患者行急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为(7.47.3±2.35)分钟,观察组为(0.49±0.27)分钟;对照组评估时间为(2.56.3±0.72)分钟,观察组为(53.1±2.3)分钟;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81±3.44)分钟,观察组为(8.42±2.24)分钟;对照组急救总时间为(35.38±2.1)分钟,观察组为(23.81±1.42)分钟。差异显著,含有统计学意义(X2=14.2944,P<0.05)。结论: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AMI(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心脏急症[1],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病情严重且发病较快的特点,此外,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在发病时,患者极易引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症状,而这些的症状的产生对患者的生命有着较大的威胁,为此给予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全程优化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分析报告的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2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我院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1例,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1±2.3)岁;对照组男22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龄(49.4±1.8)岁。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指导其正确卧床,对其及时给予吸氧[2]、心电监护、抽血化验以及建立静脉通道等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全程优化护理,首先立即对患者给予绿色通道,采取先施救再挂号的紧急措施,医护人员在接受患者后必须马上将患者送往抢救室与医师一起救治,为其建立静脉通道,确保绝对卧床,再为其做相应的检查。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必须将各医护人员的职责区分开来,在接诊后,必须对患者的病情加以评估,再对其鉴别诊断,采用心电图进行监护与检查,以此帮助救治医师提供病患信息。此外,在对患者施救时,为确保病患病情的清楚显示并减少检查确诊时间,还可对其建立信息化网络。在对患者进行转运交接时,首先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确定合适的救治方案,对于需要行PCI的患者必须立即告知医师,并与患者进行术前谈话,在家属签订同意申请书后方能手术。在转运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做好手术准备[3],将转运交接单填写完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准确的评估,并将心电监护仪以及急救药物准备妥当。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时间、评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其数据,可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两组数据间的数据差用X2检验。P>0.05表明对比结果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评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其中对照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为(7.47.3±2.35)分钟,观察组为(0.49±0.27)分钟;对照组评估时间为(2.56.3±0.72)分钟,观察组为(53.1±2.3)分钟;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81±3.44)分钟,观察组为(8.42±2.24)分钟;对照组急救总时间为(35.38±2.1)分钟,观察组为(23.81±1.42)分钟。差异显著,含有统计学意义(X2=14.2944,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当患者突发心肌梗死症状时必须给予及时的急救措施[4],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越及时的急救时间则越能获得救治效果,所以减少救治时间是降低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的主要保障[5]。就传统的护理模式来看,由于它并未制定规范性的护理流程而造成不佳的救治效果是常有发生的,对患者实施急救全程优化护理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救治的主动性,因此能够减少对患者的救治时间,从而增加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效率。有研究表明,在行抢救工作时如果能对医护人员的责任明确分配以及实施被优化的急救流程能减少抢救时间,使得患者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本次研究中,比较两组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时间、评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观察组所用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含有统计学意义(X2=14.2944,P<0.05)。

综上所述,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救全程优化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救治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闵鹏.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应用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8:320-321.

[2]马丽华.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09:1248-1249.

[3]苏小妹,贺珊,吴志红,张文丽,刘清燕.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0:130-131.

[4]邓应美,李玉文.优化急诊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04:186-188.

[5]孙荣荣.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4:287.

标签:;  ;  ;  

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