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模型评价Ⅱ类错(牙合)功能矫治后软硬组织的改变

应用数学模型评价Ⅱ类错(牙合)功能矫治后软硬组织的改变

论文摘要

目的:应用数理统计逐步筛查出影响功能矫治疗效的主要指标,并根据这些测量项目的数据特征,构建功能矫治前后的数学模型,客观评价功能矫治的疗效。方法:选择Hagg手腕骨片为FG-G期的安氏II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67例,其中27例患者放弃治疗,设为对照组(C组),对其进行随访观察14.5个月,在观察期内不接受正畸治疗;余下40例II类错(牙合)患者接受功能矫治,设为治疗组(T组)治疗及保持时间为14.2个月。确定33项硬组织测量测量项目和25项软组织测量测量项目为测量内容。所有对象治疗(观察)前后拍摄定位头颅X线侧位片,并逐一定点描绘,所得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并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筛选出反映功能矫治疗效的主要指标,应用曲线拟合,利用数学软件Matlab 7.0构建数学模型,依据数学模型评价功能矫治的疗效。结果:1应用数理统计逐步筛查出影响II类错(牙合)功能矫治疗效的4项主要指标:U1-NA(mm)、U1-NA、APDI、Ls-EP。具体分5个步骤:第一步,将治疗组治疗前和对照组观察前的性别和年龄作显著性检验,2组无显著性差异。第二步,将治疗组治疗前和对照组观察前的头影测量数据合成一组与正常值比较,在58项测量项目中,有显著性差异的42项测量项目代表II类错(牙合)的软硬组织结构特征。第三步,将治疗组治疗前后做比较,在42项反映II类错(牙合)的软硬组织结构特征的测量项目中,22项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这22项测量项目经过功能矫治有显著性地改变。第四步,将治疗后有显著改变的22项测量项目与正常值比较,有7项测量项目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7项测量项目经功能矫治完全达到了正常。第五步,将对照组观察后7项测量项目的数据与正常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的有3项:U1-SN、U1-A、LiSi–Pg′,说明这3项通过自然生长能达到正常;有显著性差异的有4项:U1-NA(mm)、U1-NA、APDI、Ls-EP,说明这4项通过自然生长不能达到正常,也就是说这4项测量项目能达到正常是排除了自然生长的因素后功能矫治的效果,所以这4项测量项目:U1-NA(mm)、U1-NA、APDI、Ls-EP反映出功能矫治器对牙齿、颌骨及软组织的净效果。2将对照组(C组)观察后的头影测量数据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显著性差异的为:U1-SN U1-A,男性无显著性差异的为:LiSi–Pg′。3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功能矫治后完全达到正常的4项主要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发现U1-NA(mm)和U1-NA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其方程为U1-NA(mm)=-2.861+0.361 (U1-NA)。其中U1-NA(mm)和U1-NA是正相关关系。4对于4项主要指标间的非线性相关关系,通过曲线拟合的多项式逼近的方法,构建功能矫治前后的数学模型,得出APDI与U1–NA(mm) U1–NA Ls–EP在治疗前的方程为:U1–NAmm =-0.0127(APDI)2+1.7052(APDI)-48.6861;U1–NA =-0.0255(APDI)2+3.2343(APDI)-67.8318 ; Ls–EP=-0.0037 (APDI)2+0.3802(APDI)-3.2673。治疗后的非线性方程式:=0.0132(APDI)2-1.9939(APDI)+98.1045 ; Ls–EP=0.0074 (APDI)2-1.2647(APDI)+55.4124。通过比较功能矫治前后APDI与U1–NA(mm),U1–NA,Ls–EP的函数关系,客观、精确地评价功能矫治的效果。结论:1应用数理统计逐步筛查得到了判断II类错(牙合)功能矫治疗效的4项主要指标:U1-NA(mm)、U1-NA、APDI、Ls-EP。2数学方法分析表明II类错(牙合)患者自然生长不能改变其骨面型。3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了功能矫治前后II类错(牙合)患者牙齿、颌骨和软组织的数学模型。4使用数学模型精确说明功能矫治能有效地纠正II类错(牙合)患者上唇前突的情况,改善软组织侧貌。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应用数学模型评价 II 类错(牙合)功能矫治后软硬组织的改变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数学模型在口腔正畸学科中的应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手术先行模式治疗骨性Ⅲ类患者软硬组织变化的分析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06)
    • [2].不同年龄女性软硬组织内收量的相关性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20(08)
    • [3].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软硬组织增量术联合即刻种植修复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5)
    • [4].人下颌软硬组织爆炸伤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20(20)
    • [5].骨性Ⅲ类错患者双颌手术前后软硬组织的三维测量分析[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0(02)
    • [6].上颌前牙翻瓣与不翻瓣即刻牙种植术对患者口腔内软硬组织的影响对比[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5(01)
    • [7].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软硬组织A点和B点矢状向垂直向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01)
    • [8].采用相应数学模型分析软硬组织关系的曲线拟合:Ⅱ类错自然生长和功能矫治效果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13)
    • [9].单颌与双颌正颌手术后面部软硬组织变化的对比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10(03)
    • [10].安氏各类错软硬组织侧貌间关系的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8(01)
    • [11].安氏Ⅱ~1类错畸形患者拔牙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J]. 天津医药 2016(05)
    • [12].成人骨性Ⅲ类患者正畸掩饰性治疗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20(11)
    • [13].极坐标方法预测美貌人群软硬组织头影测量个体化特征的研究[J]. 口腔医学 2011(11)
    • [14].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对口腔软硬组织的影响[J]. 华夏医学 2011(04)
    • [15].Headgear-activator治疗下颌后缩的软硬组织变化及相关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12)
    • [16].安氏二类错软硬组织及生长发育特点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4)
    • [17].不良修复体对口腔软硬组织的不良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25)
    • [18].带种植体软硬组织磨片手工制作方法的体会[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2(03)
    • [19].安氏Ⅱ~1类错畸形矫治前后颅颌面部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J].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0(11)
    • [20].青少年双颌前突患者矫治后软硬组织变化的头影测量分析[J]. 广东牙病防治 2010(11)
    • [21].改良式骨劈开术水平骨增量对软硬组织的影响[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9(03)
    • [22].软硬组织增量技术配合种植治疗修复上前牙美学区连续失牙临床研究(附1例报告)[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7(04)
    • [23].两种拔牙方式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的软硬组织变化[J].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0(05)
    • [24].两种拔牙模式矫治安氏Ⅱ~1类错软硬组织变化的对比研究[J].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07)
    • [25].比较前牙即刻种植、常规种植修复后的软硬组织稳定性[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01)
    • [26].运用软硬组织特色手术改善天然牙和种植牙周围组织条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0(03)
    • [27].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口腔软硬组织再生中的作用——回顾与展望[J]. 口腔医学 2018(11)
    • [28].安氏Ⅱ1类错■畸形患者拔牙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分析[J]. 中国校医 2020(01)
    • [29].成人安氏Ⅱ~1错畸形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02)
    • [30].成人双颌前突错畸形患者拔牙正畸治疗后颅面软硬组织的变化[J].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09(04)

    标签:;  ;  ;  ;  ;  

    应用数学模型评价Ⅱ类错(牙合)功能矫治后软硬组织的改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