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精神观照下课堂教学的研究

游戏精神观照下课堂教学的研究

论文摘要

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更是儿童生活于其中、了解社会与人生的主要手段。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游戏应该是教育的常态,但由于历史的、人为的等各种复杂的原因,使得教育与游戏逐步分离,本应弥漫着斑斓色彩的教育变得封闭、单一,令人望而生畏。本文从反思现实教育状态入手,从本体论层面及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现象学、禅宗美学各个视角对游戏进行阐述,总结出游戏具有严肃的、审美的、自由的、异于“日常生活的”、非功利的、表演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诠释游戏精神:自由精神、创造超越精神、对话体验精神与无功利精神,以此找到游戏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阐述游戏与教学的关联,游戏的精神可以让课堂教学充满游戏性。在对游戏理论及其游戏精神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论文第三部分开始对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课堂教学要素及环节进行了系统讨论。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探讨,对游戏视野下教学目标的“应然状态”讨论过后,来反观当前课堂的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确定出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游戏人”,认为“游戏人”必须是“生活中”的人、“游戏人”应是具有完整生命的人、“游戏人”应该视游戏为生活方式、“游戏人”会在课堂中与生命进行对话。第四章观照教学过程,通过游戏精神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评价进行观照,针对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五章主张构建“游戏场”式的课堂教学情境,对影响良好课堂情境塑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两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游戏精神的观照与审视,让课堂教学还原游戏的生机与魅力,让儿童寻回本真的自我。本论文旨在通过分析,阐明“游戏”对于课堂教学的本体价值,呼吁要还原教学的本真状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游戏·教育·教学
  • 二、研究的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游戏及游戏精神内涵
  • 一、游戏的内涵及特征
  • (一) 游戏的内涵
  • (二) 游戏的特征
  • 二、游戏精神意蕴解析
  • (一) 游戏的自由精神
  • (二) 游戏的创造、超越精神
  • (三) 游戏的对话、体验精神
  • (四) 游戏的非功利精神
  • 第二章 游戏精神:游戏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
  • 一、游戏与教学的关联
  • (一) 教学源头要追溯到游戏
  • (二) 游戏与教学目的相通
  • (三) 游戏是教学的形式之一
  • 二、游戏精神:让课堂教学充满游戏性
  • (一) 自由精神使课堂教学成为自由与规则相统一的活动
  • (二) 创造与超越精神使课堂教学"不断生成"
  • (三)对话与体验精神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心灵与生命沟通的活动
  • (四) 无功利精神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纯粹生命体验的活动
  • 第三章 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课堂教学目标
  • 一、游戏视野下教学目标的审视与解读
  • (一) 课堂教学以"理解"为目的,探寻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 (二) 课堂教学目标要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 (三) 课堂教学目标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实现
  • (四) 课堂教学目标要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表现一定的"阶梯性"
  • 二、反观当前课堂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教学目标存在明显的功利化倾向
  • (二) 目标"一刀切",忽视学生的独特性
  • (三) 目标的选择没有体现学生的"自由性"
  • (四) 目标总是单调重复,只计眼前利益,不顾学生长远发展
  • 三、确定培养"游戏人"的课堂教学目标
  • (一) "游戏人"必须是一个"生活中"的人
  • (二) "游戏人"须是一个具有完整生命的人
  • (三) "游戏人"应是视游戏为存在方式的人
  • (四) "游戏人"会在课堂中与生命进行对话
  • 第四章 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课堂教学过程
  • 一、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观照
  • (一) 自由精神: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 (二) 创造与超越精神:内容形式由单一趋向综合
  • (三) 对话与体验精神:注重内容的生成性
  • (四) 无功利精神:强调学生的长远发展
  • 二、对于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观照
  • (一) 教学方法将教法和学法有机结合
  • (二) 教学手段应是师生互动合作完成
  • (三) 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手段方法
  • 三、对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观照
  • (一) 教学组织形式要不拘一格
  • (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旨在能够为学生提供民主、开放的平台
  • 四、对于课堂教学评价的观照
  • (一) 给学生自主评价的权利和时间
  • (二) 评价旨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 (三) 课堂评价也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手段
  • (四)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多样且要具有建设性
  • 第五章 构建"游戏场"式的课堂教学情境
  • 一、游戏视野下的师生关系定位
  • (一) 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师与生应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体
  • (二) 师生交往由"符号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 (三) 通过对话、理解及相互欣赏达成主体间性师生交往
  • 二、创设贯穿游戏精神的课堂氛围
  • (一) "爱"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 (二) "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 (三) 教师要调控好"激情流"
  • (四) 物理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
  • 结语 让课堂教学还原游戏的生机与魅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32)
    • [2].提升教师游戏理论研读能力的循环式导读单设计[J]. 早期教育(教科研版) 2017(03)
    • [3].构建研训“微课程” 提升教师角色游戏组织能力[J]. 山东教育 2017(Z2)
    • [4].儿童的游戏与生活——由苏联的游戏理论引发的思考[J]. 幼儿教育 2009(Z1)
    • [5].斯蒂芬森传播游戏理论回顾——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范式之变[J]. 新闻文化建设 2020(14)
    • [6].从斯蒂芬森出发:传播游戏理论的新进展[J]. 新闻春秋 2019(06)
    • [7].幼儿园游戏材料的选择策略研究——以认知发展游戏理论为视角[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7)
    • [8].公平游戏理论与政治义务[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02)
    • [9].游戏理论应用于设计教育可行性初探[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06)
    • [10].心理发展视角看游戏理论[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8)
    • [11].假装游戏理论促进儿童社交的户外游乐场设计研究[J]. 工业设计 2019(03)
    • [12].传播游戏理论视角下微博的传播策略分析——以俄罗斯世界杯为例[J]. 新闻前哨 2019(08)
    • [13].提升游戏理论课程学生参与度的研究[J].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 [14].促进游戏理论研究,扩大游戏理论研究视角一探[J]. 青春岁月 2012(06)
    • [15].对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理论”教学方法的探讨[J]. 新课程学习(上) 2013(09)
    • [16].教育游戏理论与开发[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12)
    • [17].传播游戏理论视角下的搞笑网红现象解析[J]. 传媒 2020(07)
    • [18].20世纪以来我国幼儿园游戏的发展与演变[J]. 特立学刊 2013(02)
    • [19].基于游戏理论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08)
    • [20].对偶像养成类网络综艺热播的分析——基于传播游戏理论的视角[J]. 中国报业 2018(23)
    • [21].亦真亦幻:传播游戏理论下的新闻反转现象分析[J]. 未来传播 2019(02)
    • [22].对一些走红现象基于传播游戏理论视角的研究[J]. 中国记者 2016(11)
    • [23].斯蒂芬逊传播游戏理论的思想史背景[J]. 新闻大学 2017(03)
    • [24].胡伊青加游戏理论及其教育启示[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05)
    • [25].马凌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游戏理论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03)
    • [26].内容生产新样态下边界的消散与融合——以新闻游戏为例[J]. 中国出版 2019(02)
    • [27].传播游戏理论:智能化媒体时代的主导性实践范式[J].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1)
    • [28].“游戏理论与指导”课程改革实践[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8(09)
    • [29].从幼儿群体游戏的衰微看陈鹤琴游戏理论的现实价值[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30].艾里康宁游戏理论述评[J].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02)

    标签:;  ;  ;  

    游戏精神观照下课堂教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