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辛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及《金色笔记》在莱辛创作中的地位研究

莱辛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及《金色笔记》在莱辛创作中的地位研究

论文摘要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最有才气的女作家之一。她对女性经历和女性心理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往往使批评家将她误解为一名女性主义作家。莱辛是一名有着广阔视野的作家,一直以19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为榜样,她描写女性并不是要为女性争取权利,而仅是从女性的经验出发去反映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境况。莱辛对女性的地位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她笔下的女性都是“女性集体身份”的一部分,她们身上并存着男性的理性和女性的感性,以扮演好女性在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女性的自由源于女性对自己本质的认识,女性在历史中的作用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考量。本论文归纳了莱辛女性主义思考的特点,并通过梳理她《青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和《金色笔记》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试图弄清莱辛完整的女性思考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金色笔记》是一部具有转折意义的小说,是莱辛女性主义思考发展过程中一次对女性特质和女性与男性以及人类关系的有益探索。《金色笔记》不是莱辛创作中的一个不和谐音,它是莱辛成功探索“女性集体身份”及其特质的重要转折,是莱辛成为一个以从女性角度思考人性的全景式作家的重要一步。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0.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Lessing and Her Career as a Novelist
  • 0.2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Feminism
  • 0.3 The Major Concerns of Lessing’s Writing
  • 0.4 Literature Review on Lessing’s Feminist Thinking and Aim of the Present Paper
  • Chapter ⅠLessing’s Feminist Thinking
  • 1.1 The Collective Feminine Identity
  • 1.2 Addressing to the Humanity
  • 1.3 Deconstructing the Binary Operation of Reason and Feeling
  • Chapter ⅡThe Formation of Lessing’s Feminist Thinking---A Review of Lessing’s Female Characters
  • 2.1 Mary in The Grass Is Singing
  • 2.2 Martha Quest in the First Three Volumes of Children of Violence
  • 2.3 Anna in The Golden Notebook
  • 2.4 Martha Quest in the Last Two Volumes of Children of Violence
  • Chapter ⅢThe Golden Notebook as the Turning-point of Lessing’s Writing
  • 3.1 The Paradox of Freedom
  • 3.2 To Reflect the Overall Social Climate through Anna’s Involvement in Politics
  • 3.3 A Split between Reason and Feeling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相关论文文献

    • [1].建构与解构:莱辛《屋顶丽人》中的“凝视”[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05)
    • [2].莱辛《天黑前的夏天》中的空间维度[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3].论莱辛《金色笔记》中的话语形式[J]. 国外文学 2017(03)
    • [4].“诗画异质”与“诗画同源”之辩[J]. 青年文学家 2017(09)
    • [5].莱辛作品中女性人物生存焦虑存在主义解读[J]. 湖南社会科学 2017(03)
    • [6].莱辛《我的父亲母亲》中的战争创伤书写[J]. 当代外国文学 2016(03)
    • [7].从“第三文化儿童”看莱辛自传中的文化身份认同[J]. 现代传记研究 2020(01)
    • [8].从普世价值观探析莱辛小说中的女性思想[J]. 作家 2013(06)
    • [9].莱辛研究在中国[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0].两性关系和谐是最初也是最终——解读莱辛的《裂缝》[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1)
    • [11].世界从此变得单调——告别莱辛[J]. 现代青年(细节版) 2013(12)
    • [12].审视分裂的文明,给莱辛一个最完整的评价[J]. 出版广角 2013(06)
    • [13].近十年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评述[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14].杀猫人莱辛[J]. 博览群书 2009(03)
    • [15].莱辛《裂缝》中的两性关系解读[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31)
    • [16].特别的莱辛,特别的猫——解读多丽丝·莱辛《特别的猫》[J]. 中学语文 2010(01)
    • [17].多丽丝·莱辛自传中的文化身份解读[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8].莱辛的哲学思想[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7(01)
    • [19].从普世价值观探析莱辛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思想[J]. 长城 2013(04)
    • [20].莱辛:除了写作,我还能做什么[J]. 金色年华 2008(05)
    • [21].也谈莱辛的“不具有可读性”——兼论其审美对象的建构策略[J]. 理论与创作 2010(03)
    • [22].莱辛的悖论:“一个冬天的意识”[J]. 外国文学研究 2009(02)
    • [23].生命的关注 异化的思考——解读莱辛《金色笔记》的主题[J]. 宜春学院学报 2008(05)
    • [24].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实验性研究[J]. 现代交际 2020(03)
    • [25].英美多丽丝·莱辛研究概述[J]. 文教资料 2014(02)
    • [26].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J]. 名作欣赏 2011(35)
    • [27].当代女性生存悲剧的写照——多莉丝·莱辛短篇小说艺术管窥[J]. 电影文学 2009(19)
    • [28].西方诗画关系与莱辛的诗画观[J].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6)
    • [29].解读《天黑前的夏天》中凯特的出走与回归[J]. 英语广场 2020(04)
    • [30].“无声”的呐喊——对莱辛《屋顶丽人》的解读[J]. 语文建设 2014(32)

    标签:;  ;  ;  ;  

    莱辛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及《金色笔记》在莱辛创作中的地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