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李红玉杜子友(青海省格尔木市解放军第二十二医院816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226-02
高原缺氧环境下,人体各器官、各系统功能都受到一定得抑制,机体需氧量相对增加,影响伤口的愈合和机体功能的恢复,高海拔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对肠瘘的护理也有其特殊的特点和规律。
1青藏高原环境特点及对患者身心的影响。
高原医学学者认为[1]:高海拔的缺氧环境,本身对机体形成了第一次的打击,导致机体内多个系统处于应激化状态,在此高危基础上有效地给予高原危重肠瘘病人的针对性护理尤其重要。
2临床护理
2.1静脉输注氧合液,以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氧合液是经过氧液治疗仪溶氧活化葡萄糖液配制而成的含有高浓度溶解氧的液体,其特征为高氧分压,高浓度溶解氧、血氧弥散半径大和含有一定浓度的活性氧,使液体中的氧气含量增高[2]。氧合液可部分代替肺的功能向组织供氧,对急慢性缺氧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成为人体的“第二供氧通道”[3],利于改善高原缺氧。
2.2肺部物理治疗
根据高原空气干燥,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按适时、及时、多次给予雾化吸入,缓解吸入湿润空气。协助患者翻身、扣背1次/1-2小时,督促和协助患者自己咳痰、排痰,防止肺部感染,给予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或者给予静脉输注氧合液,以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2.3呼吸功能锻炼
尽量密闭病房,给予室内弥撒式供氧,增加空气中的氧的饱和度,教患者每天吹气球7—8次,每次5—6个气球,教会患者深呼吸的方法并督促其练习,另外也可进行以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操,以此增加肺扩张和锻炼肺功能。
2.4胆汁回输的护理
行自体胆汁回输时,操作必须严格无菌,自体胆汁回输,温度要适宜,无污染,胆汁成分不被破坏而在体内得以充分的利用,有利于保持机体电解质平衡和促使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改善患者术后的全身情况,促使切口愈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胆汁回输前必须洗手,按静脉输液法排尽空气后接回输管,输注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0~15滴,胆汁回输禁食期间,每天8:00、16:00、24:00定时回输,进食后则在餐后30min立即将引流出的胆汁过滤回输。回输完毕,用温生理盐水20毫升冲洗胆汁回输管腔,并妥善固定。
2.5营养支持护理
2.5.1肠瘘患者合并营养不良,营养状态的急剧恶化成为半数肠瘘患者的直接死因[4],而高原缺氧,胃肠功能的减弱,营养支持尤其重要。营养液要在无菌室中超净工作台上进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按医嘱要求,配伍禁忌来配置,营养液要现用现配,配好的营养液不能放置过久,严防微生物及微粒污染。
2.5.2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防止肠粘膜萎缩,能预防创伤应激时易于发生地肠道菌群易位,降低感染率,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加速吻合口的愈合,减少应激性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给予肠内营养时输注前后均以温开水冲洗导管,保证营养液合适的温度,采用输液泵恒定滴速,保证肠内营养计划按时完成,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必要时使用止泻药物。
2.5.3由于肠瘘患者能量消耗大,因此营养支持是肠瘘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之一,一般采用肠外营养逐渐向肠内营养过渡[5]。
2.6瘘口的护理
2.6.1高原地区气候干燥缺氧,细菌繁殖力相对也较弱,这样的瘘管口的感染率较平原地区低。观察患者瘘口情况,有效地将溢瘘的肠液加以清除,不让其在腹腔内泛滥,也不让其在腹壁组织与皮肤上逗留侵蚀附近的组织和皮肤,如有外溢,应用温水洗净后局部给鱼甘油软膏2/日。
2.6.2一次性肠瘘袋每天更换一次或多次,定时观察流出物的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3小结
缺氧环境下,人体各器官、各系统功能都受一定得的抑制,机体需氧量相对增加,影响伤口的愈合和机体功能的恢复,对此,我们加强了患者术后的肺部物理治疗和呼吸功能锻炼,同时配合使用氧合液,使患者充分有效的利用氧,提高机体的血氧浓度,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在此高危基础上有效的、针对性的给予高原危重肠瘘病人的针对性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尤其重要。有效的降低高原肠外瘘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张世范,吴天一.危重病急症与多脏器功能障碍,高原与平原.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M].2004,33-40,89,199-204
[2]崔建华,王引虎,张西州等.吸入液氧对海拔3700米高原人体运动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J].2004,14(1):74-101
[3]崔建华,高亮,张西州,等.富氧水对高原人体抗缺氧抗疲劳作用机制的探讨,临床军医杂志[J].2007,35(4):495
[4]李艳芳.高营养疗法治疗肠外瘘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J].2009,12(7)38
[5]任建安,肠瘘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临床外科杂志[J].2007,15(10):66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