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电影第一人——任景丰(论文文献综述)
孙佳路[1](2020)在《《看电影》趣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看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及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趣味为策略,由文学类期刊成功进行变身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曾打着“中国影迷第1刊”口号的《看电影》,坚持以电影为灵魂,以受众为中心,以客观体现电影工业现状为己任。同时,在面对网络媒介的强力冲击和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看电影》能够审时度势,整合媒介资源,多次进行改版,成为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适应大众审美文化变迁的趣味传播。本文以《看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出版形态和文本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在综合吸收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看电影》趣味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背景、过程与原因。力图揭示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大众娱乐期刊的发展策略和大众审美趣味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看电影》的创刊时机、出版形态、改版状况进行阐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艺术形态,创作手段,表现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期刊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记录者,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一方面展示着电影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书写着社会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中国电影期刊发展史的爬梳,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态,意趣风尚及电影期刊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助推,为当代电影期刊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引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成功改版的《看电影》。通过对《看电影》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其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大部分读者市场的原因,以及其如何在信息变革时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抓住时代特征,进行生存策略的演化。为接下来的趣味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讨论《看电影》趣味的生成、演变及与趣味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趣味生成和传播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考察趣味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媒介发展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传统媒介由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传播转型。这种改变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了以趣味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因此,对《看电影》趣味的生成研究,要将其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分析促使其趣味生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在传播逻辑。这种动因和逻辑既是现实的,又是空间历史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电影》采取了受众定位策略,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和趣味群体进行趣味层面的互动,引导和型塑,来建构富有时代性审美风尚的趣味文化。随着媒介传播形态的改变,传统媒介趣味与受众趣味趋向异化。作为媒介和文化商品的《看电影》在时代的变革中,所呈现和传播的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创新,这亦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第三章以当代视觉传播和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期刊封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期刊封面的设计、图片的审美趣味、版式中的电影味三个方面,讨论《看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趣味呈现。在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过渡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对于大众期刊,文字逐渐被图像僭越。“读图时代”到来,期刊的外在符号系统,即期刊的封面、版式设计成为适应视觉消费的主要手段。电影期刊相较于其他类型期刊,有着得天独厚的图片资源。《看电影》的封面从创刊之初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这也成为其快速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看电影》封面和版式设计变迁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期刊作为文化商品的时尚趣味,又体现出了期刊的定位和审美趣味的变迁。第四章以期刊创刊时的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大众审美形态为前提,以期刊的内在传播符号——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看电影》作为媒介的趣味呈现。分析期刊随电影发展和文化变迁所折射出的媒介趣味。在媒介快速发展时期,被当代传播媒介型塑的趣味群体普遍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的消费特征。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恰好反映出大众的这些趣味特征。因此,将《看电影》放在宏观的、大众的电影信息分类范围中,通过对栏目名称的演变,经典栏目的个案分析,能更好地阐释《看电影》的大众媒介属性。进而探寻《看电影》在报道开放式的电影资讯时所呈现出的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策略。即它是如何在大众和娱乐的基础之上提炼出高级娱乐,提升媒介价值,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期刊。第五章从趣味文化意蕴的视点出发,并通过对《看电影》正刊经典栏目和增刊《午夜场》的文本分析,阐释其迷影文化旨趣,论述《看电影》迷影场域的打造和对受众迷影文化的导向。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因“迷影”的消失将导致电影的衰亡,致使这个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时期的词汇,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从而引发部分学者对迷影文化的正面讨论,使得在电影发展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影迷群体再次被关注。在迷影文化史叙述中,电影期刊曾作为早期迷影文化的主要推手之一。电影期刊是迷影文化的体现。因此,《看电影》从文化内涵上说是迷影的。同时,以受众为核心的《看电影》也是中国唯一本以影迷对电影的迷恋程度而进行分众化出版的电影期刊。通过《看电影》正刊中的迷影元素,增刊《午夜场》的迷影导向,共同助推迷影文化。
张经武[2](2018)在《北京与《定军山》:城市文化地理与中国电影之诞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电影虽已诞生110周年有余,但仍有人对"戏曲电影《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中国电影诞生于北京"等结论提出质疑。其实,《定军山》的诞生,取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因素的结合。早期电影本土化的一般规律是开化启蒙——觉醒图强——与传统结缘——本土电影诞生,这是必然性因素。加上北京特殊的历史境遇、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和前门一带独特的人文地理等偶然性因素,共同导致了北京先于上海和国内其它城市制作出本土电影。
陈亦芃[3](2017)在《作为电影共同创作者的摄影机 ——对最早期三部中国电影的再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期中国电影的开端的可能性,是今天成熟电影环境中的任何人所无法想象到的一种奇迹。电影的技术在开端的前五十年间,都是围绕摄影机的使用这样一个核心,所展开并不断加深和变化的,同时这样的变化巨大到了令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今天的任何一台最便宜的摄影设备,在那个时代的先辈们看来都是难以想象的神秘设备——且不说色彩和声音这样巨大的革命性变化,轻便的体积和重量为摄影运动带来的突破,甚至数字感光摆脱了胶片的巨大经济和复杂技术的负荷,仅仅是不用摇把手就能自己录入,不用控制室外光线只需要控制镜头光圈就能拍清,不用在意供电可以自然的使用电力几点就足够带来巨大的便利了。甚至不夸张的说,一台不易燃,不会爆炸的摄影机,恐怕就是当时电影先驱们所梦寐以求的了。而就是在这样的空白环境之中,中国电影人已经开始了对于国人电影的尝试,种种机缘下的机会,种种兴趣汇集的可贵汇集在一起,于无声处响惊雷,平地之上建高塔。
王怡琳[4](2013)在《《定军山》及任景丰的“活动照相”观》文中认为《定军山》是否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学界尚存有争议,本文在对若干史料的分析基础上指出,《定军山》确实存在,但其拍摄时间和拍摄次数难以确定。拍摄《定军山》的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提出了"活动照相"这一概念,这个概念在中国电影理论史上有一定意义,它代表了中国人对电影本质的最早认识。本文指出,任景丰的"活动照相"观仍受到静止照相认识惯性的限制,因此任景丰的拍摄实践很难有进一步开拓。
黄德泉[5](2012)在《举证《中国电影发展史》中之“史实”错误——先以该书第一编所谓为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荒煤同志曾在《中国电影发展史》的重版序言中不无保留地写到:"本书对某些历史事实和影片的评价或许还不够精确。"其实,何止是"或许还不够精确",单就该书所谓的"史实"而言,便可以说简直就是错误百出。何以见得呢?稍稍举证便可。兹本文仅先以该书第一编所涉的有关中国电影方面的"史实"错误做一番抽样举证说明,以一窥全豹。
陈伟华[6](2012)在《论中国电影在尝试期与文学的交融与间离》文中指出中国电影在尝试阶段从文学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电影指称的形成和确立、电影的摄制等方面可见明显的文学元素。中国电影是在对文学作品的转录和改编中起步和发展的。中国电影的尝试期与文学的变革期恰好发生契合,这种契合给二者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提供了语境。此际,中国新文学力主破旧立新,而中国电影一方面极力从中国传统文学中汲取养料,一方面有着强烈的独立诉求,使得二者在深度交融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间离。这种交融与间离既推动了二者的发展和成熟,也给中国文学艺术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新的发展动力。
赵东阳[7](2011)在《以“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分析为什么《定军山》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最初拍片的尝试始于戏曲,这反映了中国电影一诞生就迅速与民族文艺传统相结合的特征。文章试图从传播学角度,以"拉斯韦尔5W模式"切入,分析《定军山》诞生的必然因素。
王大正[8](2010)在《《中国电影的摇篮》四十言辨析(下)》文中指出【19】先在那里买来了一个大木箱,我们都管它叫"活动木箱",前面有个照相机镜头,还有个手摇把,一摇里面还"吱嘎吱嘎"的响,别看这么个玩艺儿,竟是个法国货,底下还带四根腿儿,象个板凳,把那木箱放在腿上,
王大正[9](2010)在《《中国电影的摇篮》四十言辨析(上)》文中研究表明1896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九年之后,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步其后尘,组织人员拍摄了《定军山》片段。然而流传后世的这批珍贵资料,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文革"洗劫,几近全部丢失,造成中国影史的开篇阙如。1959年,王越先生曾对"丰泰"学徒刘仲明进行过采访,并在近30年后依据回忆撰写了《中国电影的摇篮》一文。笔者引其原文,摘选要点"四十言"进行辨析,针对文中可证部分加以肯定,失实之处予以析解。
黄德泉[10](2009)在《“电影”古今词义考》文中指出"电影"一词,目前所及,最早见于约两千五百年前的《六韬》一书,当时为一种箭的名称,是"闪电"的意思;而一百年前再次出现的"电影"一词,则为"电光影戏"的简称,不过是"以影演戏"娱乐方式的一种。两者形声一致,纯属巧合,并无承继。上海徐园广告中的"西洋影戏"不是"电光影戏",而《那桐日记》里所记的"看洋影戏"或"看洋影"当然也并非是"看电戏"或"看电影"。
二、中国电影第一人——任景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电影第一人——任景丰(论文提纲范文)
(1)《看电影》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机缘及其价值 |
二、研究基础 |
(一)关于趣味 |
(二)关于媒介趣味 |
(三)关于电影趣味 |
三、关于《看电影》的趣味研究 |
四、关于《看电影》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关于电影期刊的研究 |
(二)关于《看电影》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电影期刊与《看电影》 |
第一节 当期刊遇上电影:中国电影期刊概说 |
一、中国电影期刊的诞生:1920——1930年代 |
二、中国电影期刊的曲折成长:1940年代 |
三、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复兴:1950——1980年代 |
四、新时期电影期刊的革新:1990年以来 |
第二节 《看电影》的前世今生 |
一、历史的时代机遇:创刊背景 |
二、电影的二维书写:《看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内外交互的趣味共振与嬗变 |
第一节 浸入趣味的光影空间 |
一、《看电影》的趣味之源 |
二、《看电影》的趣味生成 |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趣味互动 |
一、电影期刊与受众的审美互动 |
二、《看电影》与受众的趣味共振 |
第三节 大众审美视野中的趣味流变与创新 |
一、趣味的流变 |
二、趣味的创新 |
第三章 视觉消费视域下的商品趣味 |
第一节 《看电影》封面的商品视觉呈现 |
一、封面商品属性的视觉传播 |
二、《看电影》封面的视觉表征 |
三、《看电影》封面的消费符号象征性 |
第二节 《看电影》封面图片的审美趣味 |
一、封面图片的时尚趣味 |
二、封面图片的电影趣味 |
第三节 《看电影》版设中的趣味带入 |
一、“看”出来的电影即视感 |
二、富于情绪的色彩变迁 |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趣味 |
第一节 基于大众传播的栏目构建 |
一、《看电影》的栏目概况 |
二、经典栏目的审美倾向 |
第二节 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表达 |
一、以前沿资讯凸显大众趣味 |
二、以多元风格打造娱乐趣味 |
三、以独家报道提升媒介价值 |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形态下的“迷影”趣味 |
第一节 区隔与导向的迷影文化 |
一、区隔:“影迷”——“大众”——“迷影”的定位 |
二、导向:助推迷影文化 |
第二节 打造“迷影”旨趣——《看电影·午夜场》 |
一、策划纸上“白日梦” |
二、精英式的品味表达 |
三、表现“迷”认知的年度总结 |
结论 |
引用和参考文献 |
附录1 《看电影》出版形态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2 《看电影》栏目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3 《看电影》封面影片与内地总票房汇总列表(2000—2019)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北京与《定军山》:城市文化地理与中国电影之诞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早期电影本土化规律 |
二、茶园、戏园与中国电影之诞生 |
三、谭鑫培住所、丰泰照相馆、大观楼与《定军山》 |
四、结语 |
(3)作为电影共同创作者的摄影机 ——对最早期三部中国电影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历史拾遗与他者再现 |
二、摄影机后是少年:对三部电影人员的再认识 |
三、发展长河中的一支:世界电影技术的发展背景 |
第一章 平面摄影与戏迷文化下的北京:扑朔迷离的《定军山》 |
第一节 从摄影机使用出发对《定军山》的再认识 |
第二节 兼具戏迷和纪实属性的拍摄团队 |
第二章 十里洋场与新剧革命下的上海:顺应而为的《难夫难妻》 |
第一节 关于《难夫难妻》的摄影机的追寻 |
第二节 从技术角度对《难夫难妻》的艺术成就的再探究 |
第三章 交往世界与科技发展下的香港:主观能动的《庄子试妻》 |
第一节 《庄子试妻》——第一部由中国人拍摄完成的故事片 |
第二节 《庄子试妻》摄影机探究 |
第三节 独特技艺的来源:变化曝光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举证《中国电影发展史》中之“史实”错误——先以该书第一编所谓为限(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6)论中国电影在尝试期与文学的交融与间离(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影指称与文学的交融与间离 |
二、电影摄制全面借鉴舞台文学 |
三、从改编文学作品中逐渐起步 |
四、电影尝试期与文学变革发生历史契合 |
五、结语 |
(7)以“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分析为什么《定军山》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定军山》的诞生绝不是技术与艺术的偶然碰撞 |
2 传播者: |
3 传播内容与传播渠道: |
4 受众与反馈: |
5 结语: |
(8)《中国电影的摇篮》四十言辨析(下)(论文提纲范文)
1.先看史料中对谭公生卒年的定位 |
2.再看通常所说的周岁与虚岁 |
3.造成长期混乱的“七十一” |
4.最具权威的一说 |
5.如何差出一年 |
结语 |
(9)《中国电影的摇篮》四十言辨析(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电影的摇篮——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电影访问追记 |
四、中国电影第一人——任景丰(论文参考文献)
- [1]《看电影》趣味研究[D]. 孙佳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北京与《定军山》:城市文化地理与中国电影之诞生[J]. 张经武. 艺苑, 2018(02)
- [3]作为电影共同创作者的摄影机 ——对最早期三部中国电影的再认识[D]. 陈亦芃.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4]《定军山》及任景丰的“活动照相”观[J]. 王怡琳. 电影文学, 2013(09)
- [5]举证《中国电影发展史》中之“史实”错误——先以该书第一编所谓为限[J]. 黄德泉. 当代电影, 2012(11)
- [6]论中国电影在尝试期与文学的交融与间离[J]. 陈伟华.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7]以“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分析为什么《定军山》的诞生不是偶然的?[J]. 赵东阳.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1)
- [8]《中国电影的摇篮》四十言辨析(下)[J]. 王大正. 当代电影, 2010(02)
- [9]《中国电影的摇篮》四十言辨析(上)[J]. 王大正. 当代电影, 2010(01)
- [10]“电影”古今词义考[J]. 黄德泉. 当代电影,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