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文本观

论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文本观

论文摘要

德国文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一直是作为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为人们所熟知的。目前,关于他的文本理论及其影响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伊瑟尔看来,文本是作者创作出来的文学产物,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存在”。伊瑟尔对文本的定位源于对现象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在整个阅读活动过程中,不仅有作者的意向性赋予,同时还存在着读者的意向性接受。文本中的言语行为、语境等因素,烙刻有作者的意向性。读者通过文本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可以有所倾向地选择和补充,并在与文本的互动过程中完成整个阅读活动。文本不仅联结着作者与读者,还是产生意义的基础。伊瑟尔从阐释学的视角来认识文学文本。他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客观固定的,而是潜在于文本之中的。它是不同视域融合的结果,随着解释的改变而改变,无法被读者所全部实现和把握。但是,可以通过作者在虚构中越界和读者在想像中认知,使作品的意义得以生成,从而实现对文本的理解。伊瑟尔还认为对文本的阐释离不开规范读者反应的各种要素。文本中的“否定”对于控制读者阅读的进程和思考的范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隐含读者”是唤起读者一定反应的重要文本结构,为读者提供了文本视域;“保留剧目”则既是一种参照性的框架,又是一种隐在的标准和规范。这些要素的存在,是读者完成阅读,获得意义的重要保证。文本是伊瑟尔阅读理论的根基,研究伊瑟尔的文本观对于全面了解他的理论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在20世纪西方文本理论转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与创新
  • 第1章 文本是一种意向性存在
  • 1.1 文本的意向性
  • 1.1.1 意向性理论渊源
  • 1.1.2 意向性潜在于文本
  • 1.2 文本的交流结构
  • 1.2.1 文学交流的条件
  • 1.2.2 文本结构的不确定性
  • 1.3 文本言语行为
  • 1.3.1 文本作为行为
  • 1.3.2 文本建构情境
  • 第2章 文本是意义生产的基础
  • 2.1 文本意义在阅读中生成
  • 2.1.1 文本意义的潜在性
  • 2.1.2 文本意义的动态生成
  • 2.2 文本在虚构中实现越界
  • 2.2.1 文本中的虚构
  • 2.2.2 虚构的越界意义
  • 2.3 文本在想像中达成认知
  • 2.3.1 文本中的想像
  • 2.3.2 在想像中认知
  • 第3章 文本规范着读者的反应
  • 3.1 文本的控制结构
  • 3.1.1 实现控制的先在结构
  • 3.1.2 “否定”作为控制的实现
  • 3.2 文本中的“隐含读者”
  • 3.2.1 “隐含读者”作为文本结构
  • 3.2.2 “隐含读者”作为文本视域
  • 3.3 文本中的“保留剧目”
  • 3.3.1 “保留剧目”作为参照框架
  • 3.3.2 “保留剧目”作为隐在标准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清華簡文本復原——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一、二輯為例[J]. 出土文献 2012(00)
    • [2].召唤、整合与摧毁:群体传播时代网络叙述的副文本[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11)
    • [3].古义、真义与大义:以诠释范式为中心看中国古代思想文本的意义生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4].广义文本情感分析综述[J]. 计算机应用 2019(S2)
    • [5].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要聚合与实用[J]. 语文建设 2020(03)
    • [6].论文本的物质性[J]. 山东社会科学 2020(01)
    • [7].基于深度学习的学术文本段落结构功能识别研究[J]. 情报科学 2020(03)
    • [8].Word2vec-CNN-Bilstm短文本情感分类[J]. 福建电脑 2020(01)
    • [9].文本的时空呈现——高校写作教学改革思考之二[J]. 写作 2020(01)
    • [10].语体视角下语篇副文本系统的配置及耦合互文路径差异[J]. 当代修辞学 2020(03)
    • [11].重审“作者已死”:论作为“伴随文本”的作者与作品[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2].影视作品及数字媒体文本-类文本共生叙事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06)
    • [13].金融学文本大数据挖掘方法与研究进展[J]. 经济学动态 2020(04)
    • [14].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场景文本检测与识别综述[J]. 软件学报 2020(05)
    • [15].多文本融合下的深度翻译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 2020(02)
    • [16].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下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再创造[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17].全文本视角下文艺类图书出版的意义生成[J]. 出版科学 2020(03)
    • [18].《阿Q正传》译入译出文本的风格计量学对比[J]. 外语研究 2020(03)
    • [19].广义叙述学视域下电子游戏的三种文本初探——以《王者荣耀》为例[J]. 科技传播 2020(12)
    • [20].面向文本的结构——内容联合表示学习模型[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20(S1)
    • [21].明清教材“孝”文本的传播逻辑[J]. 出版广角 2020(15)
    • [22].新型主流媒体的文本互动研究[J]. 传播与版权 2020(07)
    • [23].试论伴随文本对特稿收受与解释的影响——基于《人物》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报道[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8)
    • [24].塞科“经济正常化”文本四问[J]. 世界知识 2020(20)
    • [25].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J]. 文学教育(上) 2019(02)
    • [26].教师培养政策的政策文本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18)
    • [27].浅析手机取证中的文本分类[J]. 科技与创新 2019(22)
    • [28].住建部、工商总局联合修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J]. 建筑技术开发 2017(22)
    • [29].2013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已废止,10月1日已执行2017版[J]. 建筑设计管理 2017(12)
    • [30].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文本传播解读[J]. 西部广播电视 2018(16)

    标签:;  ;  ;  ;  ;  

    论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文本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