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外之味——论《秋水》跨文本拓延主旨

旨外之味——论《秋水》跨文本拓延主旨

(1.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河北张家口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3.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037-01

摘要:本文由《秋水》出发论述了文本意义及作者的创作意义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出的意义是有“分裂”的。其中读者阅读时生成的意义是多义的,是在读者先在经验基础上建构而成的,它表现在形象、情感和思想三方面。

关键词:阅读;主旨;读者意义

《庄子》全书现有三十三篇。分为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内篇思想完整,文风统一,一般认为是庄子自作。而外篇与杂篇一般认为是后学所作。《庄子》为文生动优美,善用比喻,寓言,来构造一个美妙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蕴含了深邃的道理,鲁迅谓之:“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所先也。”其美学价值与文学价值在文学史是极高的。

课本(人教版高一上册)节选了《庄子》中《秋水》一段。《秋水》一文,本意是要说明作者的“道”。这种“道”是非物质、客观存在的,甚至是产生物质,最终万物又归结为道。而道又进一步衍化为生与死,祸与富,物与影,梦与觉,是与非等各种现象,表面看来是不同的,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道的物化。《秋水》一文即根据万物齐一理论,论说人应听天由命,一切都不应强求,尤其不应争名夺利,才可反归自然,获得自由。因此人在认识上应取消它们间的相对关系,任之自然,随之变化。天地和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不必苦心追求事物的完美。而文中节选的这一部分内容是河伯的“欣然”与“叹”,强调认识与判断是相对的,它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

而在课堂教学实践及参考用书中均可发现:《秋水》中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人贵有自知之明”“知耻近于勇”“满招损,谦收益”“克服主观防止片面”“比较中见差别”“自高自大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谦虚的必要性”等言外之意,让我们看到了与作者主旨的“分裂”现象。这种现象意味着“主旨”之外另有“余味”,而细品“余味”却又不无道理,这是我们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为什么会有如此呢?

以文学来看,文学不是以成品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美国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文学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构成的整体。即世界是文学的源泉,在世界中的作家由世界中汲取一切而创作作品。作品是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品只有被阅读才能成为审美对象,而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将会赋予它意义。

读者赋予它的意义是我们所读的《秋水》中与主旨“分裂”开的“余味”。余味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文本的读者,又由于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图式,而文本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具有不确定性,文本意义必须依靠读者通过阅读后实现。这个实现就是未完成文本图式与读者先在的图式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文本是固定的,读者的理解是具有可变性与多样性的,所以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赋予意义都是由每个人决定的,既西谚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来实现,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由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因此,每个人的经验及对经验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从而导致了对文本理解的差异。尤其表现在一方面读者以往的阅读经验为基础,以往对世界的感知为基础;另一方面前代读者的理解将形成的经验在之后的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接受链中充实和丰富。每一时代的读者依据自己的经验使作品意义实现。并且这种经验总是对原有经验的否定和提升,如此构成文学意义生成的连贯性。因此文本意义属于无限延绵的历史,是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文本的真正意义和发现将也会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与历史同步无限的过程。

由于经读者阅读后的产生意义虽然会或多或少的包含着来自原文本出处即作者的主旨,但却更多的渗透着读者个人经验即积淀经验时文本产生的“余味”,这种余味是千差万别的变异产物。这种文学解的变异主要是表现在三大方面:

首先是作品形象。在文学阅读活动中,读者依据特定的“文本”还原作者的人物时总是要把自己熟悉的人或物附在作品中的形象上,将依据自己经验过的思想、观点、兴趣爱好对文本“潜在”的形象进行情感色彩加工。《秋水》中的河伯作者本是说他是一个受地域限制的人在突破地域限制后思想上有了相对的认识。而实际阅读过程中,读者会把这一人物与读者的经验相结合,认为河伯是“贵有自知之明”,“知耻近于勇”,“能克服自满自大情绪”,“知错能改”的形象。这一形象即是读者由现实经验所先在于头脑中的形象,而后又在它基础上建构出了自己的“河伯”。

其次是文学作品蕴含的情感。在某一特定文本中作者融入的情感是不变的,但在不同经验的读者那儿却会唤起不同性质的情感经验。《秋水》是则寓言,作者用寓言是认为“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的热心冷眼观之的情感。而读者阅读时情感的体验是认为通篇有着教育意义的。如“百闻不如一见。只有有亲身体会才能对理论真正理解。育人者想掏心挖肺地教诲别人一番就使之‘幡然悔悟’恐怕难矣”(邱曙英《〈秋水〉哲理美探微》)。后面的情感是读者的情感经验,而非作者的情感经验。

再次是文学作品的思想观念。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总想赋予作品一定的思想内涵。然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内涵把握却不一定与作者相同。读者是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上来建构文本观念的。《秋水》中作者要说的思想只是天地间的事物是相对的,注重相对性。而读者体悟到了“满招损,谦受益”,“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有比较才有鉴别”,“人的主观认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等思想。这都是读者在思想观念上的理解。他们尽管与作者的创作本义有相违,但作品本身都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而且看上去切合作品实际。

文学的阅读与意义的生成是一个由作品意义向读者意义转化的过程。作品中读者经验详尽的部分可以直接显现出来,作品中有所蕴含,但并非作者本意的部分都在不同读者,历代读者的那里得到了丰富和扩充。

参考文献:

【1】袁行沛,《中国文学史》M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二版

【3】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标签:;  ;  ;  

旨外之味——论《秋水》跨文本拓延主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