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常规程序的几点认识

中药调剂常规程序的几点认识

李凤云

(新疆新源县中医医院835800)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362-02

中草药调剂工作是体力与脑力相接合的工作,其目的是按照中医处方把合乎质量要求的中草药正确、及时地进行调配,表面看来调剂工作是一项简单平凡的工作,其实它与中医临床处方用药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草药调剂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有一定的法律责任。中药调剂系指按照医师临床处方所开列的药物,准确地为患者配制药剂的操作技术,通常应有审方、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多个程序。包括汤剂饮片的调配和汤剂的制备,以及根据医师处方为患者临时配制其他药剂等工作。中药调剂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严谨态度。这是因为它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与医疗效果。因此,中药调剂人员首先应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懂得中医中药及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精力集中,认真调配,方能使配成的药剂发挥预期的效果。1.审方要细心:中药调配人员接到处方后,应该看清、细读、认真审方,全面了解处方内容;注意药名是否正确,有无配伍禁忌,剂量是否有误,对毒剧药品尤须特别注意,防止误发误用。以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例如,雄黄内服常用量为0.3g至1g。不可过量,若处方超过药典规定的治疗量或用法不当。

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有:

一、审方

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①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②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③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其中首先谈到“单行”。单行就是指用单味药治病。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种针对性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血,现代单用鹤草芽驱除绦虫,以及许多行之有效的“单方”等。它符合简便廉验的要求,便于使用和推广。但若病情较为复杂,单味药难以实现既分清主次,又全面兼顾的治疗要求时,便需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与药之间就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进或减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性和烈性,有的则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固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就必需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的问题。所以前人总结的“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谈配伍关系。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④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共中央2-3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有毒药物用量是否正确。对待有毒药物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有毒观念,无毒用药”[1]。⑤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

二、调配

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配方时必须严格遵循调剂原则,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调配人员必须精神集中,认真仔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有些中药用量很小,若不注意就会造成错误,如细辛有小毒,历来认为:“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2]。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等整齐清洁等。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

三、熟练掌握中药调剂专业知识

处方药味不可随意替代。中药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现象很多,一定要按处方应用原则正确调配。即使同一植物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其功效各异。如枳实和枳壳都属于芸科植物甜橙的果实,枳实是幼果其功效是破气消痞,化痰消积;而枳壳是接近成熟的果实,作用比较缓和,长于行气宽中除胀。中药的炮制方法不同,如生地与熟地,生地性寒,具清热、凉血、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斑疹热病口渴;经蒸制后,熟地的药性变温,能补血滋阴、养肝益肾,凡血虚阴亏、肝肾不足所致眩晕均可应用。又如清湿热、退黄疸的茵陈就因为采收时间不同,其药效也有区别,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还有一些药物,名称近似,作用却大相径庭,如土茯苓和茯苓,前者为百合科多年生植物,清热解毒、清利湿热,解汞毒。而茯苓为多孔科真菌的菌核,其功效利水渗湿,健脾补虚、宁心安神。所以不可主观臆断,妄加推测。调剂时一定要按照处方应付原则,以免造成错误。

四、复核、包装与发药

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有经验的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所以对其管理是门诊药房管理的重中之重。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药师服务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为减少差错,门诊配方要求有双核对,其中发药复核岗位的工作人员是药房直接与患者接触的一线人员。发现调剂不当的,应及时更改,复核无误后方可签名盖章,即可装袋发药。

五、小结

发药是调剂工作中最后一环,发药时要与患者核对姓名剂数,无误后再向患者耐心地交待煎服法和注意事项,务使患者完全明了,以保证患者用药有效。

综上所述,只要严格认真地遵守医疗操作技术规程,按医院规章制度办事,加强责任心,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认识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另一些本来单用无害的药物,却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则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所以只要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解除患者疾病为目的,就能把中药调剂工作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廷模主编.中药学[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57

[2]李健,刚红,中药的合理应用不容忽视[J],中国药房,2006,17(增刊):178.

标签:;  ;  ;  

中药调剂常规程序的几点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