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技术论文-杨卫峰

电子邮件技术论文-杨卫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子邮件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模拟邮件系统,电子邮箱,教学探究

电子邮件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卫峰[1](2019)在《小学信息技术电子邮件模块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开发web电子邮件模拟系统,作为电子邮件课堂教学平台,解决电子邮件教学受计算机硬件、网络环境、教学时间和空间等多因素制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模拟邮件系统中融合班级、通讯录、积分等元素,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电子邮件的积极性,促进电子邮件的有效应用,提升电子邮箱教学的实效性。(本文来源于《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期刊2019年05期)

肖宏亮[2](2019)在《探究“叁部曲”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应用——以《使用电子邮件》的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着。如何让学生"透彻掌握信息技术"成为一线教师思考的重点。下面研究了信息技术课堂"探究‘叁部曲’",以解决这一问题,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本文来源于《教育信息化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杨加,李笑难,张扬,马皓,张蓓[3](2018)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校园电子邮件异常行为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了针对校园电子邮件系统暴力破解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检测出低频率和分布式暴力破解攻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校园网特点,使用多种校园网数据,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情景感知的电子邮件异常行为检测系统。(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陈振辉,朱亚帅[4](2018)在《基于Web bug的电子邮件追踪技术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中,电子邮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现较为主流的电子邮件追踪技术,是收件者对发件者的邮件信息追踪,但这种逆向的取证技术并不普及和完善。所设计的发件者对收件者的邮件信息追踪,是利用PHP编写Web bug代码插入到电子邮件中,通过收件者读取邮件中的Web bug来收集收件者是否打开邮件、打开邮件的IP地址、机器端口以及打开电子邮件的时间,从而实现对电子邮件的信息进行追踪。该项技术创新,可以应用到侦查机关调取案件线索、搜集证据当中,从而高效打击互联网违法犯罪。(本文来源于《警察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何春梅,罗丽娟[5](2017)在《基于物理隔离环境下的电子邮件安全交换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保网络安全,目前社会上各部门广泛应用各种复杂的安全技术如网络防火墙、入侵防御、身份认证、专用优盘数据加密、安全代理、入侵检测、VPN等,但这些技术都是通过程序在逻辑上进行隔离,这对于逻辑的实体(黑客或内部用户)而言是可能被操纵的,均存在各种各样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抵御来自网络的各种攻击。(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7年05期)

吴培飞[6](2016)在《基于PGP混合加密技术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邮件系统作为Internet上应用最广泛的业务之一,它的安全性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详细分析PGP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电子邮件加密安全需求和PGP技术在电子邮件系统中的应用,以PGP 8.1为实例阐述了整个安全邮件的加密、解密过程,并对PGP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如公钥的篡改、邮件签名时间的伪造等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时代》期刊2016年03期)

李发利[7](2015)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实践与探索——“接收并回复电子邮件”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感恩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做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扭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感恩意识是人类生活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思想品质,也是我们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它既可以体现在子女与父母之间,也可以体现在学生、教师、朋友之间。懂得感恩就是懂得做人,了解感恩便是了解了人生。从字面上来讲,感恩就是指将自己的感激之情通过某种形式传达给对方,并让对(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期刊2015年17期)

李志华[8](2015)在《浅谈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苏教版信息技术《收发电子邮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视频泛指时间很短的视频短片,传统以教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演示讲授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主要是通过文本。将微视频这种声像具备的传播手段引入教学,将会给学生更多的感官刺激,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资料、学习心得制作成视频短片,与他人共享,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构建。(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研究》期刊2015年20期)

李发利[9](2015)在《让感恩充满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以《接收并回复电子邮件》一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是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以知识、技能培养为主要内容,课堂规划设计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内容薄弱,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结合具体内容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是对教师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教材驾驭能力的考验。笔者通过《接收并回复电子邮件》一课的教学实施,就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融入感恩教育做了些有益的尝试。(本文来源于《中小学电教》期刊2015年Z2期)

刘奇伟[10](2015)在《电子邮件真实性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邮件作为现代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子商务及日常生活中。电子邮件的真伪的分析,也成为电子数据司法鉴定领域一项重要的课题。文章针对目前较为常见的电子邮件的篡改方法,通过对电子邮件客户端收发的邮件进行结构分析、邮件头分析、邮件内容分析、邮件附件分析、相关邮件分析及操作行为分析等相关内容的综合分析,对电子邮件的真实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网络》期刊2015年02期)

电子邮件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着。如何让学生"透彻掌握信息技术"成为一线教师思考的重点。下面研究了信息技术课堂"探究‘叁部曲’",以解决这一问题,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子邮件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杨卫峰.小学信息技术电子邮件模块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

[2].肖宏亮.探究“叁部曲”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应用——以《使用电子邮件》的教学为例[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

[3].杨加,李笑难,张扬,马皓,张蓓.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校园电子邮件异常行为检测技术研究[J].通信学报.2018

[4].陈振辉,朱亚帅.基于Webbug的电子邮件追踪技术的设计与实现[J].警察技术.2018

[5].何春梅,罗丽娟.基于物理隔离环境下的电子邮件安全交换技术研究[J].智富时代.2017

[6].吴培飞.基于PGP混合加密技术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16

[7].李发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实践与探索——“接收并回复电子邮件”教学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

[8].李志华.浅谈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苏教版信息技术《收发电子邮件》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5

[9].李发利.让感恩充满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以《接收并回复电子邮件》一课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5

[10].刘奇伟.电子邮件真实性技术分析[J].计算机与网络.2015

标签:;  ;  ;  

电子邮件技术论文-杨卫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