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与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研究

四川与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重要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担负着推进我国城镇化、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口创汇、农民增收等重担,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工业发展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工业品的供求关系从严重短缺转向相对过剩,同一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使企业除了把生产经营从粗放转向集约外别无退路,继续靠铺摊子、上项目,以外延式扩张为主的发展道路已经走不通了。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资金、技术集约度要求的显著提高使四川现有的产业结构难以适应。工业产业结构的研究既关系着产品供求平衡的问题,也涉及到资源配置优化重组的问题,因此历来受到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工业是支撑四川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企业从1978年的3.2万个增加到2005年的31.2万个,工业增加值由59.4亿元增加到2512.6亿元,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了优势资源、装备制造、国防科技、特色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几大特色产业,并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从总体上看,四川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2005年四川工业增加值2512.58亿元,占全国3.3%,比四川GDP占全国的比重低了0.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只及广东、江苏、山东的29%-33%,居全国第12位,比四川GDP占全国的位次还落后了3位。从工业化水平看,四川也严重落后于全国和发达省市。2005年四川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7.8个百分点。四川工业不仅总量小,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而且运行质量差。据国家统计局分析资料,四川工业产业竞争力仅列全国第22位。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157.76,比全国低了18.8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0位,居西部第7位,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工业发展的相对落后制约了经济增长速度的提升,也影响了全省人均GDP的提高。1978年四川人均工业增加值8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3%;到2005年,四川人均工业增加值308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5844元低了2761元,也只及全国水平的52.7%。由于受到工业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的影响,四川人均GDP与全国的差距由1978年的117元扩大到2005年的4924元,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4.8%,与1978年的69.1%相比,差距扩大了4.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四川工业发展的相对落后已经拖了全省经济发展的后腿,对实现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构成了严重制约。以上这些数字说明,四川的工业还是相对落后的工业,四川的工业化还是发展水平较低的工业化,这是四川经济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四川省由于其自身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影响,使劳动密集型工业在GDP中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而在全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四川的工业化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因此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内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四川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自然资源优势,面临着不可多得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因此针对当前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因素的影响,研究四川工业内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构问题,为其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建议,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以全国的基本情况为参照系,对四川省工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比较,分析产业内部结构问题,发现自身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差距,找到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四川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优化工业内部结构,促进四川经济发展。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文中所采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定义,并澄清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各种误解;然后阐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意义、其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它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继起和并存的关系。接下来解释工业劳动密集型的含义,引出论文的主题。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介绍了全国和四川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收集了2005年全国、四川工业的相关数据,根据所选取的指标,利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工业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工业中剥离出来,以便于下文进行比较分析。第四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针对四川和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分布结构、产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产业产出效率结构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总结出制约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因素:(1)体制问题——“非均衡发展战略”长期实施的结果;(2)人力资源问题——总体上人口素质低,从而劳动生产率低,四川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3)市场发育滞后——市场发育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市场体系;(4)技术改造滞后,阻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约化发展。第五部分针对制约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适当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工业;第二,处理好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第三,建立并维护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第四,依托优势基地和工业园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第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就业人员从工、农业向服务业转移,具体措施包括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教育结构;加强劳务输出,增强地区间劳动力对流;加快税制改革步伐,减轻个体户、小企业的实际税负;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就业岗位;有序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本文根据目前理论界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从产业结构比较的角度把四川的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了对比分析。尽管国内已有相关研究,但各自的视角不同,研究重点也不一样。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贡献:(1)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本文首先对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的现状进行了定性而系统的分析,再进一步结合定量分析,采用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利用多元统计中的聚类分析方法,选择相应的指标,对工业中的39个行业分类,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工业中剥离出来;然后在数据可获得的基础之上利用产业结构的分析方法,以全国的基本情况为参照系,分析四川省工业内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研究跨度从2000年到2005年,但由于数据资源限制,聚类分析仅选用了三个指标,而且无法搜集到最新的2006年的数据。(2)本文对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通过整理数据、比较分析,对制约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剖析,又从理论及政策的高度进行了内在原因分析。(3)本文还应用比较的方法,既对全国和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静态比较,也对将两者在2000年和2005年的情况分别进行了动态比较,从而更全面地反映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情况。不足之处首先是由于能力有限,本文所述内容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尤其是对数据挖掘和实际情况的把握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可以继续采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更深入的数据挖掘和比较分析;其次聚类分析所采用的指标和数据的选择不够全面,使得分析深度不尽人意,相关研究只有留待以后继续学习和探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选题背景
  • 0.1.1 全国工业发展概况
  • 0.1.2 四川工业发展概况
  • 0.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0.2.1 选题目的
  • 0.2.2 选题意义
  • 0.3 文献综述
  • 0.3.1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的相关研究
  • 0.3.2 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不同视角
  • 0.3.3 研究方法
  • 0.3.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定义和特征
  • 1.1 劳动密集型产业
  • 1.1.1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定义
  • 1.1.2 观念上存在的误区
  • 1.1.3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意义
  • 1.2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
  • 1.2.1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
  • 1.2.2 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
  • 1.3 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1.3.1 工业的地位
  • 1.3.2 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2. 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现状分析
  • 2.1 从量上定义劳动密集型产业
  • 2.1.1 2005 年全国工业的基本情况
  • 2.1.2 数据聚类分析的结果
  • 2.2 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状况
  • 2.2.1 聚类分析结果的分析
  • 2.2.2 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情况
  • 2.2.3 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动态比较
  • 2.2.4 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
  • 2.2.5 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的问题
  • 2.2.6 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 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现状分析
  • 3.1 聚类分析结果
  • 3.1.1 聚类分析的数据准备
  • 3.1.2 四川工业聚类分析结果
  • 3.2 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描述
  • 3.2.1 四川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情况
  • 3.2.2 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动态变化
  • 3.2.3 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别于全国的变动因素分析
  • 3.2.4 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四川和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分析
  • 4.1 四川和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
  • 4.1.1 劳动密集型产业群的差异
  • 4.1.2 四川和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比
  • 4.2 四川和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比较
  • 4.3 制约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 4.3.1 “非均衡发展战略”长期实施的结果
  • 4.3.2 人力资源问题
  • 4.3.3 市场发育滞后
  • 4.3.4 技术改造滞后,阻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 5. 政策建议
  • 5.1 适当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工业
  • 5.2 处理好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
  • 5.3 建立并维护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
  • 5.4 依托优势基地和工业园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 5.5 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就业人员从工、农业向服务业转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四川与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