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对S型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及恢复性的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对两个胞质不育系的配合力进行了估算,对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方式以及增产机理进行了分析,由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S型雄性不育系ST001、ST029经过多代、多点的制种检测其育性表现稳定,0级不育株率占到全株数的98%以上。利用常规的12个不同群系的自交系对这两个不育系进行了育性恢复性测验,齐319、岱18、9226和H21对ST001的恢复度达到100%,齐319、岱19、9226对ST029的恢复度同样为100%。多数自交系对两者则表现为0—Ⅲ级雄性不育。并且两个不育系对不同测验系的恢复性反应差异显著,说明两个系的其它胞质基因对不育基因恢复性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说明S型雄性不育系可以在自然条件下找到恢复系和异质保持系,为生产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通过对S型雄性不育系ST001、ST029以及另外的9个自交系配合力的分析,ST001、ST029与其它的自交系相比配合力效应值较高:ST001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除穗行数为负效应外,其它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都为正效应;ST029不育系的株高、穗位高、行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均为正向值,在所有群系中一般配合力相对较高:两个不育系在株高、穗位高、穗长、百粒重以及单株粒重等性状上具有较高的配合力总效应。说明ST001、ST029多数性状遗传能力较强,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在综合性状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其配合力方面的优势与其雄花不育的特性具有相关性。 3.本研究通过对雄性不育单交种的不同利用方式的试验分析表明:不同的利用方式以及不同的掺合比例主要对植株的穗粒数和百粒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对叶面积系数的分析上,处理间在生育初期LAI差异不大,到了大口—抽雄期处理间的LAI差异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不育株此时的对雄穗养分供应较多地转移到雌穗发育上。试验结果显示:掺合方式及掺合比例处理间差异显著,以1:3量比掺合的方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产量和品质一般配合力分析及遗传参数的估算[J]. 草业学报 2016(03)
- [2].循环育种要以一般配合力为核心[J]. 种子科技 2014(10)
- [3].10个粳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表现[J]. 浙江农业科学 2012(09)
- [4].紫花苜蓿产草量一般配合力分析及其遗传参数估算[J]. 草地学报 2011(04)
- [5].新选9份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15(11)
- [6].大麦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的差异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8(S1)
- [7].7个辣椒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J]. 园艺与种苗 2012(02)
- [8].6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研究[J]. 农学学报 2013(12)
- [9].法国玉米自交系引用潜力评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02)
- [10].中国与南亚水稻恢复系资源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05)
- [11].高粱异胞质不育系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08(05)
- [12].玉米自交铁0941的选育及配合力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04)
- [13].辣椒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J]. 辣椒杂志 2013(03)
- [14].杂交粳稻产量及相关性状配合力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09(04)
- [15].20份糯玉米杂交组合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J]. 吉林农业 2016(03)
- [16].苦瓜几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效应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08(03)
- [17].几个高粱新选育亲本配合力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 2016(04)
- [18].亲本配合力与杂交组合后代的产量关系[J]. 陕西农业科学 2015(01)
- [19].甜高粱亲本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06)
- [20].高粱酿造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33)
- [21].几个粳稻亲本农艺性状配合力的分析[J]. 宁夏农林科技 2011(12)
- [22].Mo17改良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潜力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5)
- [23].玉米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J]. 中国种业 2018(11)
- [24].新选高粱亲本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J]. 农学学报 2016(05)
- [25].利用水稻重组自交系进行配合力遗传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
- [26].10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研究[J]. 杂粮作物 2008(06)
- [27].玉米DH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一般配合力相关性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1(05)
- [28].陆地棉亲本配合力及聚类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 2011(09)
- [29].粒用高粱新选亲本配合力分析[J]. 作物杂志 2014(06)
- [30].杂交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性状的配合力[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