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英明教授应用“治未病”思想防治糖尿病经验

邱英明教授应用“治未病”思想防治糖尿病经验

1浙江大学丽水医院/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丽水323000

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医院/福建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福建厦门市中医院,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浅述邱英明教授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关键词】中医药,治未病思想,糖尿病,邱英明。

邱英明教授业医30余年,应用祖国医学“治未病”思想在临床中预防糖尿病,收到良好效果,受到病患好评。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多年,现将邱师治未病思想总结如下:

1.糖尿病病因病机的演变

邱师认为:糖尿病当属中医“消渴”范畴。“消渴”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素问·通评虚实论》所云:“凡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又如《灵枢·五变》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素问·藏气法时论》载“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灵枢·本藏》“脾脆善病消瘅”;《慎斋遗书·渴》“盖多食不饱,饮多不止渴,脾阴不足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消渴之证,古有上、中、下之分,谓皆起于中焦而及于上下”。邱师认为先天不足,或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或房劳过度,或过服温燥均可致消渴,病机总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为纲。

2.中医“治未病”思想

邱师认为:“治未病”思想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祖国医学独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治未病有以下几层含义:其一为未病先防;其二为欲病救萌;其三为既病防变;其四是是瘥后防复。邱师认为: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研究工作,与现代医学治疗糖尿病强调的三级预防有异曲同工之妙,并强调:要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必须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1未病先防

邱师认为:未病先防是指要普及糖尿病预防知识,密切监控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2.1.1起居有节

邱师提倡人应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推崇“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方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当代社会,职场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速,应酬觥杯交错,嗜食肥甘厚腻,熬夜贪凉喜饮等,阻碍脾胃运化,酿生痰浊内热,导致气机升降失常,精微不布而成糖尿病,因此邱师提出:糖尿病防治要先从摄生起居谈起。

2.1.2运动适度

吾师常言:现代人以车代步,久坐少动,日久伤脾,脾运失司,聚湿成痰,或为浊膏,终成消渴。临床常指导病人练习“气功、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实践表明:适量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内精气流通,使身体强壮,抵抗力增强,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2.1.3情志调摄

邱师认为:糖尿病的预防,调摄情志尤为重要。《内经》指出:“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宽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邱师强调“精神内守,邪不可干”。临床上常劝导病人要保持乐观情绪、思想闲静、心无旁骛,保持“精神内守”的状态,如此方可使情志调畅,阴阳协调、气血和顺,从而达到“邪不可干”的目的,防治疾病发生。

邱师认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中除年龄和家族史为不可控因素外,其余(包括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等)均可通过积极的行为(如积极减重治疗,药物规范控制血压、血脂,糖耐量异常干预,不良生活方式纠正,规律作息生活习惯等)干预而控制,从而达到预防糖尿病的目的,正如《灵枢·本神》中提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2.2欲病救萌

邱师认为:糖尿病的欲病阶段即糖调节受损(亦称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属中医“脾瘅”范畴,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如能及早诊治,往往能够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并将大幅度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减少病死率、致残率,减少社会经济负担。邱师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发现脾瘅以“脾虚湿滞证、湿热证、及气阴两虚夹湿热瘀证”三型常见,并以“参芪菝葜饮[1](黄芪、白术、太子参、山药、鸡内金、山楂、佩兰、菝葜)、邱氏菝葜饮(菝葜、玉米须、上己菜、乌梅)、复方玉泉饮[2-3](黄芪、太子参、生地、山药、丹参、山茱萸、白芍、葛根、僵蚕、枸杞、苍术、酸枣仁、鸡内金、陈皮)”对应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2.3既病防变

对于糖尿病而言,邱师认为:“既病防变”就是对已形成的糖尿病进行积极干预,尤其是对新诊断的患者要早期治疗,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而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各种危侯。糖尿病新发,病邪轻,正气足,病位浅,邪易祛;应用综合疗法,防止疾病由浅人深,使机体气血畅行,提高正气的抗病能力,早治已成之病,免生变化之弊;强调“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邱师认为:消渴病机遵循“燥热伤津→阴津亏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发展历程,日久生痰生瘀,正气渐衰,致气血阴阳失调,血瘀内生。邱师临证着重病情演变,不拘泥一方一药,力求理法方药统一,早期截流防变,在疾病初始阶段防其逆转。邱师在临床实践中,以“脾主升津论”、“五脏气阴相关论”、“精气转化论”等相关理论,总结出了糖尿病临床可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脾虚湿蕴、脾虚阴火”五大证型,分别对应予以“复方玉女煎(太子参、生地、白芍、知母、石膏、麦冬、石斛、牡丹皮、淡竹叶、上杞菜、僵蚕)、复方玉泉饮[2-3](太子参、黄芪、白芍、山茱萸、生地、山药、枸杞、丹参、葛根、苍术、酸枣仁、僵蚕、鸡内金、陈皮)、加味肾气汤(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仙灵脾、细辛、黄芪、枸杞、五味子)、芪精丹兰汤(黄芪、黄精、丹参、佩兰、党参、淮山药、葛根、苍术、茯苓、薏仁、山楂、僵蚕)、芪精连芩汤(黄芪、黄精、黄连、黄芩、太子参、葛根、山药、柴胡、桑叶)”治疗糖尿病,及预防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2.4瘥后防复

邱师认为糖尿病因其血糖极易随饮食、运动、情志等变化,更应该注意瘥后防复。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明显,极易合并感冒、肺部感染等急性病,其应激反应亦可引起血糖波动,故而如何防止并发新疾亦是重要。邱师在临床实践中在调养精神、合理饮食、适度锻炼、规律起居的同时,再合理运用中医药药膳进行调理,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促进患者体质恢复。邱师临床经常以药代茶或以粥代药或以药膳与之,如消渴速溶饮(鲜冬瓜皮、西瓜皮、瓜蒌根)、参麦瘦肉粥(瘦肉、党参、生地、麦冬)、参芪竹鸡汤(竹丝鸡、瘦肉、黄芪、党参)等,促进病人康复,疗效满意。

3.小结

总之,邱师认为:“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临床实践中未病之时,节饮食,调情志,适运动;既病之后,守病机,遵辨证,调整体,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无论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还是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出现,或是防止并发症的加重,都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阮祺.参芪菝葜饮对脾虚湿滞型糖耐量减低者的疗效观察[D],福建,福建中医药大学,2008.

[2]曹红霞,林燕,蔡恩照,等.邱英明治疗消渴病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1,(33):194.

[3]阮祺,邱英明.邱英明治疗消渴经验浅析[J],吉林中医药,2007,27(l2):10.

标签:;  ;  ;  

邱英明教授应用“治未病”思想防治糖尿病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