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路基路面开裂成因

浅谈路基路面开裂成因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重庆401120

摘要:道路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其质量直接关乎车辆及行人安全。在道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些路段会出现路基路面开裂的现象,且成因不同,裂缝的形式也不同。检修人员应根据裂缝的特点对路基路面进行相应的维修维护。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路基路面开裂成因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路基路面;开裂成因

1、前言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裂缝的产生不仅影响公路的使用性能,同时对交通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路面或路基上出现的裂缝是威胁道路使用安全的隐患,在日常检查中就应该对这些裂缝予以及时处理,防止进一步扩大,而最根本的治理办法就是在道路建设之初规避裂缝产生的原因。

2、路面裂缝的成因

混凝土路面开裂一般与路面材料的特性、结构组成及形式以及交通荷载和各类环境因素的作用有关。为解决混凝土路面开裂问题,必须对其成因有一正确的认识。归纳起来,引起混凝土路面开裂主要有下述几方面原因。

2.1荷载型裂缝

荷载型裂缝,即主要由于行车荷载作用而产生的裂缝。面层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其受力状态是:车轮直接作用下的面层受到压应力,轮载边缘外的区域受到拉应力,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应力形成一个合应力。在这个合应力的长期反复作用下,混凝土路面发生疲劳效应,其抗弯拉强度降低,弹性模量减小,发生疲劳开裂。这种疲劳裂缝反映在面层上,往往不是单独的、稀疏的或较有规则的裂缝,而是稠密的、有时互相联系的裂缝,甚至是网状的裂缝。

2.2温度性裂缝

温度性裂缝分为低温裂缝和温度骤变裂缝两种。其中,低温裂缝主要因温度降低、路面材料收缩以及受车辆的碾压而形成。低温裂缝多出现于温度较低的恶劣天气条件下。该类裂缝产生时多以横向裂纹为主,并且初始位置一般都为道路的表面,然后逐渐延伸至路面内部。另外,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路面温度低于底层温度,那么不同的路面层就会出现不同的收缩量。收缩量一旦超出了路面材料所能承受的拉伸应力,也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温度骤变裂缝是因长期受太阳照射和昼夜温差产生的。由于道路在使用中长期处于太阳暴晒之下,对于温度较高的地区,太阳直射会导致地表温度较高,而夜晚温度下降,路面温度也随之降低。这样的温差会形成较大的温度应力,这种温度应力一旦超过路面的拉伸强度,道路表面就会开裂,因此,该类裂缝多因温差较大引发,在我国南北方地区均有出现。

2.3路基不稳

道路路基施工中,施工单位普遍结合区域性土质情况对路基类型、施工方法和施工材料等进行合理选择,也会在该过程中,对雨水沉降问题进行充分考量。施工人员也会依据具体道路工程情况,疏通路基排水,避免路基受雨水浸泡发生沉降。假定施工单位并未按照正确的方法对路基进行排水和施工,很容易增加路基含水量,即便经过多次碾压,也很难保障路基的稳固性。同时,它长期受到外部车辆荷载的干扰,使路基很难对路面变形问题进行承受,以至于出现路面开裂情况。

2.4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路面出现长度和宽度都较小的裂缝,而且裂缝的分布没有规律性,均匀交错,通常出现在混凝土路面投入使用的早期阶段。干缩裂缝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路面混凝土结构的水泥收缩引起的,当干缩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路面的质量造成严重损害。当外部温度较高时,路面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蒸发速度快于结构内部的水分蒸发速度,形成了较大的温度差,所以容易在路面形成裂缝。

2.5路面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开裂

如果道路工程施工中,不能够结合具体工程情况,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规划和设计,也容易出现路基路面开裂问题。道路工程设计中,需对路面设计进行具体考量,在设计之初,就要对路面开裂的成因进行具体分析。施工单位既要对原有路段进行拓宽,更要修复和维护原有裂缝,增加该路段强度,确保路面整体强度及性能,从而对路面裂缝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3、路基路面开裂的防治措施

3.1加强路基建设时的质量控制

路基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就是路基路面建设强度不够,或者路面局部建设存在缺陷,导致路面完工后由于自然原因或者车辆碾压而出现开裂。因此,需要加强路基建设时的质量控制,使路面建设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3方面入手:①合理选择路基建设材料。路基材料的选择对整个道路的强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并不是所有土质都可以作为路基建设的材料,必须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②路基填土完成后必须进行压实度检测。压实度直接体现了路基强度,压实度的检测对确保路面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场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检查这一指标,使之符合设计要求,切实增强路基强度和路面的稳定性。③切实做好地下水位的控制。路面建设时,有的地段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距地表很近。这就给路基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地下水对路基建设产生影响,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地下水位,比如采用优质材料填充,或者对土质采取换填方式.

3.2提高路基工作区的强度和稳定性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影响路基工作区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小路基完工后发生的沉降量。

(1)路基工作区的强度主要是在填筑过程中形成的。必须严格控制路基的填筑工艺,确保路基强度。填筑材料首选石、砾、砂类土,其次选用含砾、砂低液限粘土,再次选用低液限粘土。粉质土和有机土不能用于填筑路基;

(2)压实度是反映路基强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施工中必须严格检测控制,使其达到规定值。填土层的厚度(松铺)不应大于30cm。检测压实度试坑要打到下一层顶面,凡是检测结果达不到规定值的要加强处理,或推除重填;

(3)降低地下水位是提高路基强度的重要措施。路面底以下80cm路床是路基的关键部位,它直接承受和吸收路面的扩散应力,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开挖后发现底下渗水,不论流量大小都要处理。填方地段要采用较好的材料填筑,土质差的地段要进行换填处理。

3.3温度裂缝的防治

对于温度裂缝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于水泥的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有效的预防由于水泥发生的水化热反应而导致结构裂缝的形成,从原材料的性能方面着手对温度裂缝进行预防。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环境的温度进行必要的控制,对于表面温度过高或者水分蒸发较快的地区采取适当的保湿处理,可以预防裂缝的发生。

3.4干缩裂缝的防治

对于干缩裂缝的防治,首先仍然需要加强对原材料质量和配比的控制,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气候环境和地质条件,以及施工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砂石和外掺剂,并且对用量进行控制,这是预防干缩裂缝的首要问题。其次,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要注意各种原材料的搅拌力度,并且对搅拌好的泥浆进行必要的干缩试验,确定配比的科学性之后,再进行施工。最后,在公路路面施工时,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控制,严格按照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质量。

4、结语

总之,城市道路混凝土裂缝具有非常大的破坏作用,不仅影响正常通车,还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从设计、施工阶段就要采取必要的裂缝预防,有效预防和减少路面裂缝的出现。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路面出现裂缝,就必须采取修补方式,控制混凝土路面裂缝,保证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通车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光政.浅谈路基路面开裂成因[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12):20-23.

[2]刘建宁.浅谈公路路面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风,2014(11):161.

标签:;  ;  ;  

浅谈路基路面开裂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