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甘肃省民勤县甜瓜生产区试验基地有机管理措施下的甜瓜地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动态变化、土壤线虫及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有机管理措施对甜瓜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有机田中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均明显多于常规田,其中放线菌总体呈下降趋势。真菌区系:在有机管理措施下甜瓜土壤中,在常规田和有机田不同生育期,镰刀菌(Fusarium)、疫霉(Phytophthora)、丝核菌( Rhizoctonia)是甜瓜土壤中的优势真菌类群,其中镰刀菌占在35.1%以上,最高可达到40.35%。在有机田和常规田土壤微生物的共同变化特征是以花期为分界线,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且在同一生育期,有机管理措施中镰刀菌(Fusarium.sp)、丝核菌(Phizoctonia.sp)、疫霉(Phytophthora.sp)、丝核菌(Phizoctonia.sp)等真菌数量明显多于常规田管理。细菌区系:无论是有机田还是常规田,在甜瓜不同生育期土壤中的优势细菌种群是Mq1、Mq2,还有一定数量的Mq3。这表明Mq1、Mq2细菌类群在甜瓜地的适应性较广,是该环境最适宜的类群,构成优势种群,并达到一定的种群密度。Mq1在有机田土壤中的数量在各生育期都高于常规田,而Mq2的变化不很明显。其他种群在有机田和常规田土壤中的变化均不明显。除Mq1、Mq2、Mq3外,其余种群所占比例都很少,但这些种群在有机田和常规田中都有明显的差异。总体看来,有机田中细菌的数量要明显高于常规田。2.有机管理措施对甜瓜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的影响各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变化不论是有机田还是常规田,在不同生育期都比较明显,就平均数而言,各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是有机田多于常规田。在不同的生育期,硝化细菌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嫌气性固氮菌和好气性固氮菌总体呈上升趋势,其它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均在花期时达最大值,后逐渐下降。3.有机管理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在有机田不同生育期的活性均高于常规田,且在不同生育期达到高峰值。过氧化氢酶在各生育期变化平稳,转化酶在花期达到高峰值,而脲酶在成熟期达到高峰值。4.有机管理措施对甜瓜土壤线虫的影响在施入有机肥后,土壤线虫密度显著增加,土壤线虫总数在有机田多于常规田,在花期时达最大值。在前三个生育期呈增长趋势,成熟期减小,产后期略为增大。甜瓜地线虫种类繁多,五次调查从甜瓜根系及根际土壤中共分离鉴定出10个属2个种,分别为拟滑刃线虫属( Aphelenchoides.sp )、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sp)、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sp)、针属线虫属(Paratylenchus.sp)、拟毛刺线虫属(Paratrichodorus.sp )、茎线虫属(Ditylenchus.sp)、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 sp)、长尾滑刃线虫属(Seinura.sp)、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 sp)、半穿刺线虫属(Tylenchulus.sp)、剑属线虫(Xiphinema sp)、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chitwood)、短小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xigua)